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调查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安徽省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分析 乙脑病毒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的虫媒病毒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乙脑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是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病死率高,可达30%,约有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我国属于乙脑的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每年因乙脑而造成的死亡和残疾达数千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安徽省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我国乙脑的高发省份,近年来随着疫苗的使用安徽省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全省每年仍有数百例病例报告,局部地区还呈现小范围流行。因此系统分析安徽省近年来乙脑流行趋势,研究当地蚊虫媒介中携带乙脑病毒状况,以及检测和分析临床病例标本中乙脑病毒感染情况,对于制定安徽省乙脑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安徽省2004-2011年乙脑报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了解目前安徽省乙脑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其次在安徽省自北向南选择三个标本采集点采集蚊虫标本及发热病人临床标本,开展病原学调查,以了解当地乙脑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发热病人中乙脑病毒的感染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4-2011年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4-2011年安徽省乙脑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如下, 1.安徽省在2004-2011年间共报告乙脑病例16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359/10万;报告乙脑死亡病例50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102/10万。8年当中,以2006年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 2.2004-2011年间,安徽省17个地市均有乙脑病例报告,位居报告病例数量前四位的依次为阜阳市、六安市、毫州市和安庆市,这四个市占安徽省报告乙脑总例数的59.1%。 3.安徽省乙脑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每年的7、8月份是乙脑的高发季节。 4.安徽省乙脑病人在各年龄组中均有分布,但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2%。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0.52。职业构成比例最高的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学生和幼托儿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乙脑疫苗的广泛推广,与2002年前相比,近年来安徽省的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是局部地区仍有流行,特别是阜阳市、六安市、毫州市和安庆市仍然是安徽省乙脑的高流行区,应在当地加强乙脑的综合防控,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安徽省乙脑发病人群仍以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为主,应当引起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强化这部分人群的免疫接种,减少免疫空白。二、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调查 2010年夏季在安徽省自北向南选择了三个蚊虫标本采集点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为当地乙脑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结果如下, 1.2010年夏季在安徽省阜阳市、淮南市和安庆市采集3属3种共计7651只蚊虫标本;其中以三带喙厍蚊为主,是当地的优势蚊种。 2.将蚊虫标本分为155批进行研磨处理,通过组织培养法得到11株阳性分离物,均能引起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同时产生病变。经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11株分离物均为乙脑病毒。 3.安徽省新分离的11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并且同我国上海市及浙江省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安徽省乙脑病毒新分离株与疫苗株在E基因区区段存在14处氨基酸差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均不属于抗原决定的关键位点。 本研究首次从安徽省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并阐明了新分离乙脑病毒的分子特征和进化地位,提示基因I型乙脑病毒已经在安徽省流行,要在当地加强此型乙脑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检测和监测。 三、2010年安徽省发热病例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本研究于2010年7月至11月间在蚊虫标本采集点当地的医院采集发热病人血清标本和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热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并对这些临床标本开展乙脑抗体实验室检测,了解当地发热病人中乙脑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如下, 1.2010年夏秋季在安徽省安庆市、阜阳市、淮南市当地医院采集548份发热病例的临床标本,其中血清标本514份,脑脊液标本34份。 2.对548份标本使用乙脑IgM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1份阳性标本,其中血清标本5份,脑脊液标本6份;乙脑抗体阳性率为2.0%。 3.安庆市检出2份乙脑IgM抗体阳性标本,病人的年龄分别为18岁和63岁;淮南市检出9份阳性标本,患者均为10岁以下儿童。11例乙脑IgM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病均集中在乙脑高发的夏秋季节。 本研究从发热病人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人标本中检测到乙脑病毒抗体,由于这部分病人是以发热或病毒性脑炎收治入院的,并不在乙脑病例的上报范畴之内,提示安徽省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脑的漏诊和漏报情况,今后应在当地加强乙脑的实验室检测和诊断,尽可能减少乙脑的漏报和误报。 本课题的意义 本研究对安徽省2004-2011年乙脑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从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等几方面入手首次系统地阐明了安徽省乙脑流行的特征和趋势,明确了安徽省乙脑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首次在安徽省分离到基因I型乙脑病毒并阐明其分子特征,为当地乙脑的防控提供了病原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在安徽省发热病人的临床标本中检测到乙脑病毒抗体,提示当地存在乙脑的漏诊和漏报情况,突出了加强乙脑实验室检测和诊断的必要性。本课题的实施为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政策的指定,免疫规划策略的调整,乙脑实验室诊断的强化及网络直报系统的完善等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和病原学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32;R18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荣辉;朱函坪;张晓锋;徐芳;杨章女;姚苹苹;朱智勇;;浙江省猪血清中乙脑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抗体的测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2期
2 王环宇;潘晓玲;付士红;王雷;李铭华;Ichiro Kurane;梁国栋;;我国新分离乙脑病毒02-76株的全基因序列特征[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年03期
3 贾凤兰;黄祯祥;;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胞免疫实验研究Ⅰ.乙脑病毒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反应的测定[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孟庆云;杨玉清;杨玉珍;高治义;陈静;杨君兰;刘济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蚊、猪和人群中传播动态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1984年02期
5 周志军;余健;朱华松;吕文莉;阳万高;孙文;程均福;闽宏亮;;人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年03期
6 李薇;孙振鹏;孙燕;白萍;王玉琳;;转瓶培养与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乙脑病毒的比较[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8年04期
7 李解权,徐嘉昌,郑启格;神经系统乙脑病毒感染持续时间的探讨[J];河北医学;2000年09期
8 曹玉玺;持续表达乙脑病毒亚病毒颗粒的一株哺乳动物细胞系的传代和特性[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年03期
9 邓淑珍;张海林;李金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2期
10 黄丽娟;张海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宁;赵武;陈云霞;梁家幸;肖爱欢;李斌;刘芳;何颖;梁保忠;姚瑞英;黄安国;蒋玉雯;黄伟坚;;猪乙脑病毒RT-nested-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张海林;自登云;龚正达;;云南省乙型脑炎病毒宿主和媒介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王静林;张海林;周济华;梁国栋;;云南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健毅;董红军;倪虹霞;;宁波市三带喙库蚊携带乙脑病毒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茂宁;赵武;李斌;陈云霞;梁家幸;肖爱欢;刘芳;何颖;梁保忠;姚瑞英;黄安国;蒋玉雯;黄伟坚;;猪乙脑病毒RT-nested-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高正琴;贺争鸣;邢瑞昌;卫礼;王吉;;乙脑病毒嵌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曹齐树;钱平;朱巧艳;钱苏红;李静逸;林飞宏;李祥敏;孙艳芳;陈焕春;;山西省猪源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静林;张海林;周济华;梁国栋;;云南省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钱爱东;顾万军;孙明;王淑敏;何昭阳;;猪兰耳病病毒和日本乙脑病毒二联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伟杰;曹三杰;文心田;黄小波;;猪乙型脑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乙脑病毒四川分离株PrM/E基因的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灵巧;我国存在两种基因型别乙脑病毒[N];健康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孙燕明;乙脑病毒不能在人际间传播[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3 王有国;乙脑病毒自述[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小雪;蚊子传播的乙脑病毒[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麟 通讯员 黄显斌;拒绝乙脑 呵护健康[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副主任医师 陈继培;夏秋防乙脑[N];保健时报;2003年
7 亚子;夏秋时节 须防乙脑[N];广东科技报;2003年
8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李兴旺;主诊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N];健康报;2007年
9 子娟;蚊子出没防乙脑[N];云南科技报;2000年
10 杨杰;预防乙脑的最好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晓玲;乙型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及基因重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2 汤德元;乙脑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全长基因克隆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3 黄庆生;乙脑病毒全长cDNA的扩增、克隆及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转录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孙艳芳;乙型脑炎病毒对小鼠组织的嗜性及影响的形态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栾泰龙;广东信宜市果蝠携带乙脑病毒的调查[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常彩芳;乙脑病毒非结构4A蛋白编码基因重组构建与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许丽娟;重庆市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崔杰;关于蝙蝠携带冠状病毒以及乙脑病毒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慧丽;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6 王伟杰;猪乙型脑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乙脑病毒四川分离株PrM/E基因的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沈名锋;来源于Vero细胞的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纯化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7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23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