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六安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鉴定与流行特点

发布时间:2016-10-19 19:11

  本文关键词:六安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鉴定与流行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六安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鉴定与流行特点

分享到: 本站编辑:admin 日期: 2010-08-31 21:58 点击:次

【中文摘要】:

 相关小儿内科学论文

  • 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特
  • 儿童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临床流行特
  •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特点、诊断
  • 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相关因素
  • 巢湖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 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
  • 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
  • 200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川崎
  • 疫苗时代儿童麻疹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
  • 1237例儿童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 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临床
  • 重庆地区儿童A族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调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临床
  • 艾滋病儿童的临床特点、生长发育及智力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
  •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婴儿期气质特点的初步

    【中文摘要】目的:采用病毒分离和RT-PCR法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标本进行系列检测,以对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对经微量中和试验确证的EV71分离株VP1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国内外EV71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绘制出进化树,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EV71毒株基因库及分子流行病学提供可靠资料。方法:(1)采集临床诊断为HFMD患儿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22份,采用病毒分离和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将待检标本按常规要求处理后接种RD细胞和HEp-2细胞,观察到特征性细胞病变后,收获病毒,采用微量中和试验和RT-PCR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在进行病毒分离的同时,将标本离心后,收集沉淀物进行RT-PCR。以每份标本核酸抽提物作为模板,分别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和EV71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标本和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2)将经微量中和试验和RT-PCR扩增并测序为EV71阳性的4株分离株VP1基因进行全基因测序,所得序列与网上公布的我国深圳、武汉、台湾、阜阳的EV71流行株,以及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EV71病毒株共计15株标准基因序列的VP1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种系进化树,并对该基因特征与分型进行分析。(3)对病毒分离和RT-PCR检测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等一般情况,以及发热、皮疹、发热和皮疹的先后关系,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临床表现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1)从22份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中分离出可疑肠道病毒6株,阳性率为27.3%,经微量中和试验和RT-PCR检测,以及VP1全基因测序证实分离株均为EV71病毒。VP1蛋白基因全长891bp,编码一个含297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4株分别命名为1-4-Luan-CHN-08、14-1-Luan-CHN-08、6-6-Luan-CHN-08和19-1-Luan-CHN- 08,VP1区全基因序列与检索到的15株EV71基因相关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种系进化树。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与EV71病毒A基因型代表株BrCr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96%,较为接近,差异率小于12%;与EV71病毒B、C基因型代表株比较,同源性在74%~82%,差异率在18%~26%。表明六安地区这次手足口病主要病毒流行株属于A基因型,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流行的EV71病毒株不属于同一基因型,至今国内未见报道。(2)本次22份标本中,咽拭子和疱疹液分别为14份和8份,其中RT-PCR检测为EV71阳性的10份,阳性率为62.5%(10/16);22份标本全部进行了病毒分离,EV71阳性的6份,占27.3%(6/22),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别(χ2=6.35,P<0.05),RT-PCR检测阳性率远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3)经检测确证为EV71感染所致HFMD患儿8名,占57.1%(8/14),男女性别比为5:3;从年龄来看,RT-PCR检测阳性的病例除两例年龄大于4岁(分别为5岁和7岁)外,其余均为4岁以下,占75%(6/8)。HFMD发病主要集中出现在5月上旬。8例EV71感染者中,手足口臀膝皮肤黏膜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皮疹或疱疹,其中1例有轻度的脑炎症状,6例还伴有发热症状,且发现这6例热患儿中有3例表现为先出疹后发热,1例发热和出疹同时出现,2例先发热后出疹。结论:(1)本研究显示EV71是2008年六安地区HFMD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分离株属于A基因型,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流行的EV71病毒株不属于同一基因型。而A型EV71已多年未在全球流行,必须引起高度关注。(2)咽拭子标本在用RT-PCR和病毒分离进行检测EV71时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推荐咽拭子应作为临床标本采集时的首选标本。(3)EV71不仅可致手足口病,同时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本研究确证为EV71感染8例患儿中,手足口臀膝皮肤黏膜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皮疹或疱疹,其中1例有轻度的脑炎症状,6例还伴有发热症状,且发现这6例热患儿中有3例表现为先出疹后发热,1例发热和出疹同时出现,2例先发热后出疹。

    【简要目录】:快速索取本篇简要目录>>> 【我要投稿】

    【全文提供】:快速索取本篇论文全文>>> 【论文辅导】

    本文出自:

    本文TAGS:

    上一篇: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下一篇:儿童支气管哮喘免疫耐受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六安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鉴定与流行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256

  •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46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