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救护车出车次数、医院急诊人次与每日气温变化的关联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昆山市救护车出车次数、医院急诊人次与每日气温变化的关联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2年
昆山市救护车出车次数、医院急诊人次与每日气温变化的关联性分析
管愉
【摘要】:背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伴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逐步升高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温度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每日温度变化与人群健康事件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大部分均以死亡率为健康指标,仅能反映温度对健康影响的“冰山一角”,即最严重的健康影响。医院急诊人次被认为是可靠的发病率指标,已有数个研究建立了温度与医院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但医院急诊人次有时也可能会受到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等的影响。近年来,已有研究尝试建立温度与救护车出车次数的关联。 目的: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技术,研究江苏省昆山市每日气温变化与救护车出车次数和医院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评价救护车出车次数作为一种健康指标在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适用性。 方法:从江苏省昆山市急救中心搜集2008-2009期间救护车的每日出车次数,从中医院收集每日急诊人次,从气象局收集每日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Poisson回归,运用自然立方样平滑函数,控制时间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季节性趋势、星期几效应、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拟合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其中时间平滑函数每年的自由度为8,湿度的平滑函数自由度为3。首先绘制温度与救护车出车次数和医院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根据关系形状决定以温度的线性或非线性形式纳入时间序列模型。以当日和前一日平均温度的均值(1ag01)作为暴露水平,估计温度的超额风险。作为敏感性分析,还计算了单日滞后0、1、2、3、4、5、6、7天的温度效应;评估了模型拟合结果对时间平滑函数自由度(4、5、6、7)选择的敏感性。应用R2.14.1软件中的mgcv软件包拟合时间序列模型。 结果:温度与救护车出车次数和医院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形状和斜率近似,即在20℃时存在一明显的拐点。当日均气温高于20℃,温度与救护车出车次数和医院急诊人次均存在线性递增的关系,当日和前一日平均温度(1ag01)每升高1℃引起救护车每日出车次数升高3.01%(95%CI:1.49%,4.53%);医院每日急诊人次增加2.82%(95%CI:1.11%,4.52%)。当日均气温低于20℃时,滞后三日内的温度对救护车/急诊人次不存在显著性关系,但滞后4日后,温度降低将升高医院急诊人次。敏感性分析发现,本研究所运用的统计学模型较为稳健。 意义:温度对救护车出车次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近似于医院急诊人次,提示救护车出车次数可能也是一种可靠的健康指标。本研究成果还可能对当地卫生部门,建立高温健康预警平台,合理规划和分配医疗急救资源和急诊资源,保护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群暴露于极端高温的情况还会增多,再加上人口逐渐老龄化等因素,更应该加强研究,从监测到预警再到防护等方面着手,增强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结论:时间序列研究发现高温(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能显著地升高江苏省昆山市的救护车每日出车次数和医院急诊人次,低温(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对医院急诊人次存在显著但滞后的影响。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救护车出车次数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健康终点,用以反映环境有害因子(如温度)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然而,本研究的成果尚需在更多的地点加以验证。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比如空间流行病学分析、效应修饰因子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海东,陈秉衡,贾健;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第三讲 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续二)[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年04期
2 宋桂香;江莉莉;陈国海;陈秉衡;张蕴晖;赵耐青;蒋颂辉;阚海东;;上海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5期
3 刘利群;潘小川;郑亚安;Wichmann HE;Franck U;;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7期
4 钟堃;刘玲;张金良;;北京市寒潮天气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2期
5 贾洸怡;刘欣;徐怡;董英;赵耐青;;上海市大气污染对三级医院日医保急诊人次的影响[J];中国医院统计;2009年01期
6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1期
7 周晓农;;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4期
8 钱颖骏;李石柱;王强;杨坤;杨国静;吕山;周晓农;;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4期
9 唐荣;苏维;;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5期
10 刘方,张金良;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飞;;丽水市2004年以来气象灾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6期
2 周剑能;;台州市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3 代海燕;那顺;李兴华;娜日苏;;内蒙古东北部森林可燃物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4 洪霞;余卫东;;商丘市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5 郑建飞;;丽水市2006年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6 郑有飞;牛鲁燕;;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高锋;王宝书;孙鸿雁;王乙汀;;近60年长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陈燕;;南阳盆地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9 孔维财;;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10 冯妍;何彬方;周后福;;安徽省近45年最高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庆合;付桂萍;吴世安;康红飙;;信阳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陈潇潇;彭华青;;气候变暖背景下无锡地区降水的变化[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汪婷;;昆山市50年最高气温变化特征[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荣裕良;马琳;;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吴昊旻;王红雷;杨爱琴;;气温对长三角地区季节变化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mpacts on the Asian monsoon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20th century[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周鑫;郭正堂;秦利;;近百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对亚洲季风降水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吕新刚;乔方利;夏长水;;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逸群;王洪源;张志刚;王旗;;北京城区大气PM_(10)对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次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健;郑碏;陈伟;费维扬;;二氧化碳减排的紧迫性及其分离技术的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社区老年人群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五年纵向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仕玉治;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婧;环南极企鹅海豹的有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丽艳;中国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伟;三峡库区紫色砂岩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章大全;中国年代际干旱趋势转折及预测[D];兰州大学;2011年
8 连英立;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9 范伶俐;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军;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葛明;不同炭质多孔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比较[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啸;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卢振龙;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立娟;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和婉;论建立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廖蜜;利用MSU/AMSU资料分析中国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陈佳芝;中外媒体气候变化报道研究(1988-2010)[D];暨南大学;2011年
9 严青华;广东省居民对热浪的健康风险认知及适应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朱飞鸽;上海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岛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绍合;贺建林;;从抚养比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取向[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2 程杨;杨林生;李海蓉;;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3 曾四清;全球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年01期
4 徐金芳;邓振镛;陈敏;;中国高温热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综述[J];干旱气象;2009年02期
5 吕山,周晓农;全球气候变暖对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的潜在影响[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年05期
6 杨坤;王显红;吕山;张玲;贾铁武;李兰花;邓瑶;周晓农;;气候变暖对中国几种重要媒介传播疾病的影响[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04期
7 WHO;崔彦红;高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2008年世界卫生日主题[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年03期
8 刘学恩;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年03期
9 张燕;;气候变暖威胁人类健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董蕙青,李雄,安爱萍,郭琳芳,覃天信,徐永芳,谢庆玲;南宁市脑卒中疾病死亡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国玉;;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方向[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美,陈廷聪;套管针穿刺术在急诊科的应用与护理[J];淮海医药;1996年04期
2 张晓河;万丽;;加强急诊病人的登记管理[J];医学研究杂志;1998年12期
3 苏雪娥;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管理方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2期
4 张德全,付英姿,付武装;对急诊科就诊病人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紧急处理[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干建新!310009杭州,张茂!310009杭州,陶祥洛!310009杭州,李天琅!310009杭州,吴雪海!310009杭州,施小燕!310009杭州,陈怀红!310009杭州,江观玉!310009杭州;急诊科开展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初步报告[J];急诊医学;2000年04期
6 冯向阳;急诊工作中医患矛盾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01期
7 李启芬,刘诗翔,赵怀壁,李青;急诊科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8 马润芬,罗学斌,赵红,陈凯,黄志军;急诊内科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9 谢丽娟;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02年09期
10 陈自力;急诊医疗在我院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姿;;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丽;;套管针在急诊科抢救中的应用[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刘颖青;;应对SARS急诊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燕;张小华;;浅谈急诊科护生带教[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桂英;沈荣华;;急诊科新护士阶段培训的探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霞;;浅谈急诊科护生带教的体会[A];河南省护理教育新理论与技能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7 张建梅;;PBL对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国生;吴敏水;;加强急诊科管理工作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刘铨;;加强院内急诊工作的认识和存在问题[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邓跃林;;英国急诊医学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mily;[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常平;[N];海南农垦报;2007年
3 通讯员 赵展兴;[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汪波;[N];保健时报;2005年
5 邓为;[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言安;[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尹琳;[N];健康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金书;[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驻京记者 付宇锐(实习) 金丰杰;[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通讯员 普兴礼;[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钱远宇;2005-2007年北京地区三甲医院急诊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药敏变迁及临床特点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梁实;深圳市急救死亡患者情况及影响救治因素的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蒋晨阳;早期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价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祖辉;广州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继海;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树云;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D];四川大学;2003年
2 卢敬梅;急诊危重患者家属需求现状调查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美玲;急诊科的性能评估和能力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广宁;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周玉华;急诊医护人员对复苏期间家属在场的态度调查[D];吉林大学;2009年
6 严首春;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陶丽丽;北京市急救医疗体系院前院内衔接的现况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8 凌鹏;MEWS对急诊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陈冬冬;急诊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李子剑;建立在MEWS上的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与急诊常规监护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昆山市救护车出车次数、医院急诊人次与每日气温变化的关联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4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