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机理及其防制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高效氯氰菊酯 切入点:德国小蠊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媒昆虫,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对我国的侵害程度日趋严重。目前,化学防制是控制德国小蠊等病 媒昆虫种群数量的主要手段,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为新一代的杀虫剂,自20 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及病媒昆虫防制中。但已有多种昆虫对此 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昆虫抗药性已成为制约许多病媒昆虫化学防制的关键因 素。德国小蠊等蜚蠊类的化学防制及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及时、准确地 确定昆虫抗药性的发生、发展及抗性水平对制定合理的化学防制策略至关重要, 对杀虫剂毒性机理的研究和快速准确的抗药性检测方法又是此项工作的基础。 本文以德国小蠊敏感品系为实验动物,参照国标GB 13917.1---13917.8-92 《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并稍加改进,首先确定了实验条件下 高效氯氰菊酯对于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半致死浓度,并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高 致死率不超过30%的高效氯氰菊酯五种亚致死浓度的药物溶液。观察了不同浓度 的药物溶液对于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行为影响和致死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高效 氯氰菊酯能严重影响德国小蠊正常的运动和平衡能力,并对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具 有较强的致死作用,且呈现浓度一效应关系 实验室内测定了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在施用五种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 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时,乙酰胆碱酯酶(AChE)、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_(ase)、Ca-ATP_(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活性的时序变化,进一步探索高效氯氰菊酯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德国小蠊体内不同 酶活性间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德国小蠊体内的这6中酶均为高效 氯氰菊酯的重要靶标,对AChE、Na-K-ATP_(ase)、Ca-ATP_(ase)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并 具有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对于SOD、GPX表现为显著的 诱导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药物的诱导作用与高效氯氰菊酯的浓度呈现正相关关 系,不同浓度下的诱导作用在时间效应上存在差异。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引 起德国小蠊体内不同酶活性的时序变化提示,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过程
[Abstract]:Blattella germanica, a worldwide important vector insect, has been known since 20th century. Since 90s,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our coun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t present, chemical control is to control Blattella germanica and other diseases. The main means of population size of vector insects,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as a new generation of insecticides, since 20. In 80s, it wa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vector insect control. Insecticides have become resistant to insecticides, and insect resistance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many vector insects. Chemical control of cockroaches such as Blattella germanica and its related stud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imely and accurat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level of resistance to insecticides in insects i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rational chemical control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insecticides and the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re the basis of this work. In this paper, sensitive strain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referring to GB 13917.1-13917.8-92. Laboratory efficacy Test method of Pesticide Registration for Sanitary insecticides and some improvement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first determined. The semi-lethal concentration of cypermethrin against sensitive strain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was determined by repeated experiments. Five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cypermethrin with a mortality of no more than 30% were observed. The behavioral and lethal effects of the drug solution on sensitive strain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were studied. Cypermethrin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movement and balance ability of Blattella germanica, and is sensitive to the strain of Blattella germanica. It has a strong lethal effect and shows a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Five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cypermethrin in sensitive strain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were determined in laboratory. At 24 hours, 48 hours, 72 hours, 96 hours, 120 hours and 144 hours,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cetylcholinesterase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 Na-K-ATPase / Ca-ATP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Further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high efficiency cypermethrin and its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Blattella germanica.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zyme activity and ag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6 enzymes in Blattella germanica were highly efficient. An important target of cypermethrin, AChEN Na-K-ATPase,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ACHEN Na-ATPase. It h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effect and time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induction effect of drug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cypermethr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ypermethrin were induced by cypermethrin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different enzyme activities in Blattella germanica suggest that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ar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1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义,霍新北,马民,付荣恕;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超氧化物歧化酶诱导作用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5年01期
2 马义;马民;周天鸿;霍新北;;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Ca-ATP_(ase)抑制效应[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9期
3 李玉兰,王剑春;高效氯氰菊酯对蟑螂和家蝇的药效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年05期
4 曹官时;;两种化学杀虫剂防制家蝇和德国小蠊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10年03期
5 姜志宽;赵学忠;殷先友;李玉兰;;高效氯氰菊酯对卫生害虫的药效测定[J];医学动物防制;1992年02期
6 范新天;沈艳;沈孝兵;;2种剂型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酶活性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0年04期
7 霍新北,于国防,马义,刘峰,张世水;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诱导[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11期
8 郑朝阳;刘硕;吕京静;曹志贤;;昌平区餐饮业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年02期
9 肖太钦;2.5%迪克微胶囊制剂杀灭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论坛;2005年02期
10 王秀丽;;七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J];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昌春;王梅;段劲生;孙明娜;胡本进;林真;石立;高同春;王成应;;高效氯氰菊酯在板栗中的残留试验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洪杰;张金桐;缪武阳;付新翠;;“拜灭士”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实验室及现场杀灭效果观察[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卫华;武正军;;德国小蠊成、若虫对五种杀虫剂敏感性差异及在列车杀虫中的应用(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洲;耿艺介;黄达娜;薛彩芳;张仁利;;RNAiCYP4G19基因表达对德国小蠊抗药性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国光;王莉霞;徐海娟;郑立庆;;高效氯氰菊酯对原生生物群落的毒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罗斌;张晓龙;杨慧宁;王振东;;T751对德国小蠊毒杀效果观察[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韩亚娟;高业成;蒋洪;;伏蚁腙饵剂对小黄家蚁、德国小蠊防治效果评价[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张仁利;赵霞;黄达娜;耿艺介;高世同;李晓恒;胡章立;;德国小蠊耐药基因CYP4G19的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9 张晓龙;冯丹;罗斌;杜云静;;德国小蠊雌虫咽侧体的动态变化[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爱军;陈志龙;孙俊;;高效氯氰菊酯滞留喷酒防制抗性家蝇的研究(摘要)[A];纪念六足学会创建八十周年、江苏省昆虫学会四十周年论文集粹[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风;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研制成功[N];农资导报;2007年
2 曹智辉 邹云;“德国小蠊”韶城撒野[N];韶关日报;2005年
3 陈清教 林为亮 黄伟民;74只德国小蠊“驾”机飞入厦门[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4 王梅红邋孙裴;大成抢抓高毒农药退市机遇[N];农资导报;2008年
5 记者 陈岩邋通讯员 李保华 许凌 胡庆洪;二季度农药抽检合格率为89.9%[N];湖北日报;2007年
6 邓国军邋胡庆洪;湖北二季度农药抽检合格率为89.9%[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刘共华;湖北上季抽检农药九成合格[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于丹;治辣椒钻蛀性害虫应尽早用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9 本刊记者 杨立;秋天 把家中蟑螂清理出户[N];成都日报;2005年
10 方圆;防治小麦蚜虫[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华;烟粉虱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抗性的生化和分子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杨惠;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及其生物合成影响因子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黄恩炯;八种昆虫对蓖麻毒素和相思豆毒素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袁玉伟;菠菜中常用农药残留动态及其限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彭国雄;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守柱;昆虫酚氧化酶免疫学功能及其对杀虫剂等外来干扰因子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贺晨;多重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国境口岸蜚蠊携带病原菌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Patcharaporn Vanichpakorn;[D];西南大学;2010年
9 谭伟龙;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kdr)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10 周嘉良;斜纹夜蛾耐药性和生殖对重金属铅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理[D];中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义;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机理及其防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冯海燕;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及其降解酶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霍京;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学军;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祝莹;德国小蠊对大型有毒真菌生物杀虫剂的反应[D];沈阳大学;2010年
6 徐小玲;植物性物质对德国小蠊的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韦薇;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主要病媒生物分布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监测[D];广东药学院;2011年
8 刘春华;一种生物源杀蟑胶饵的研制[D];中山大学;2012年
9 张晓龙;德国小蠊对氯菊酯击倒抗性与基因频率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秦珑;不同种群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差异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58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58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