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0 12:24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08年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

孔春玉  

【摘要】: 近年来尽管我国汽车交通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有约10万人死于车祸。我国汽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是汽车与交通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采集详实、可靠的事故数据对汽车交通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深刻理解汽车交通事故的本质和规律是减少伤亡、提高道路使用者安全性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目前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缺乏结合车辆交通伤数据的深入研究。因此,开展深入的汽车交通事故分析和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探索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的规律,为我国的汽车安全、交通安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是一件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长沙地区采集和整理2000~2006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建立分类事故数据库,开展深入的交通事故调查和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探索长沙地区汽车交通事故的规律、人—车—环境的特点以及交通损伤的分布特点。进而对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更好地改进车辆的安全性设计及行人损伤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湖南大学与长沙交通管理和医疗急救部门合作成立了事故调查研究小组,在长沙地区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事故调查活动。首先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制定了数据取样标准。数据来源于长沙市交通警察管理部门和医疗急救单位。根据取样标准,事故数据采集包括两大部分:(1)长沙市交警事故数据,(2)医院交通伤临床诊断数据。从长沙市交警事故数据库共采集到长沙市2000~2006年的汽车道路交通事故19 687起;从医院病案数据库中采集了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交通伤详细案例200起。首先采用Excel软件建立了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并对19 687起事故(警察数据样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体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区域分布,事故类型,事故现场情况,时间分布,肇事车辆类型,环境信息,人员信息等。本论文在总体分析基础上,采用交警数据(4 761起行人事故)、医院综合数据(200例)对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和交通伤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分类统计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损伤部位和类型、损伤严重度、损伤等级AIS评分分析、ISS损伤严重度分析、损伤部位与损伤严重度分布、年龄与损伤严重度分布。 在本论文中进而采用长沙地区142例行人交通伤案例与德国汉诺威地区GIDAS数据库中的206例行人交通伤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对比分析内容包括:年龄和性别特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损伤等级AIS评分分析、ISS损伤严重度分析、损伤部位与损伤严重度分布、年龄与损伤严重度分布。 本文对所有交警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了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如下: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占24.2%,自行车事故占9.4%,与郊县相比,市区的事故率更高;2000~2006汽车交通事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午2~3点,晚上8~9点是事故的高峰时段;事故车辆类型以轿车和三轮摩托车为主;驾龄不超过5年的司机占80%以上。事故受害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事故以轻伤为主,受伤者有近5成是21~40岁的成年人,中老年死亡率较高;下肢和头部是主要的损伤部位,且下肢多于头部。 对交警与医院交通伤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长沙市行人事故与交通伤的特点如下:肇事车辆以小型客车为主,其次是货车和三轮摩托车;混合式路段是行人事故高发路段;平面交叉口路段的行人事故远远多于立体交叉路口路段;青壮年和老年行人事故多于儿童行人事故;行人事故中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以轻伤为主,老人以重伤为主,儿童和老人的死亡率高于青壮年;头部和下肢是主要的损伤部位,头部多于下肢,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下肢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上肢和胸部也是常见的损伤。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深入的汽车交通事故调查研究的方法,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特征,行人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分析等。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中33.6%是汽车与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行人、骑自行车者)发生碰撞的事故;事故车辆类型以轿车为主;低驾龄的驾驶人员事故风险性较高;平面交叉口路段的行人事故多于立体交叉路口路段;交通伤类型以头部和下肢伤为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18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14-18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18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18-20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内容简介18-20
  • 第2章 交通事故分析与交通伤流行病学20-26
  • 2.1 交通事故分析20-21
  • 2.1.1 交通事故分析的意义及内容20
  • 2.1.2 哈顿矩阵模型20-21
  • 2.2 交通伤流行病学21-26
  • 2.2.1 损伤监测系统与事故数据分析21-22
  • 2.2.2 损伤评估标准和体系22-26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26-33
  • 3.1 长沙市2000~2006年交通事故数据的采集和整理26-29
  • 3.1.1 长沙市交警事故数据27-28
  • 3.1.2 长沙市医院交通伤数据28
  • 3.1.3 数据整理及数据库的建立28-29
  • 3.2 数据分析方法29-30
  • 3.3 数据样本材料30-33
  • 3.3.1 警察数据样本30-32
  • 3.3.2 医院数据样本32
  • 3.3.3 德国GIDAS数据样本32-33
  • 第4章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统计分析33-57
  • 4.1 警察数据样本总体分析33-45
  • 4.1.1 事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33-37
  • 4.1.2 事故车辆类型37
  • 4.1.3 事故环境信息37-41
  • 4.1.4 事故人员信息统计及分析41-45
  • 4.2 行人事故样本分析45-57
  • 4.2.1 事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46-49
  • 4.2.2 事故车辆类型49-50
  • 4.2.3 事故环境信息50-53
  • 4.2.4 事故人员信息统计及分析53-57
  • 第5章 长沙市汽车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57-69
  • 5.1 医院数据样本总体分析57-61
  • 5.1.1 年龄分布57-58
  • 5.1.2 性别分布58
  • 5.1.3 损伤部位分布58-59
  • 5.1.4 损伤严重度分析59-61
  • 5.2 行人交通伤案例对比分析61-69
  • 5.2.1 年龄分布62-63
  • 5.2.2 性别分布63-64
  • 5.2.3 损伤部位分布64-65
  • 5.2.4 损伤严重度分析65-69
  • 第6章 讨论69-75
  • 6.1 深入的汽车交通事故调查研究方法69
  • 6.2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特征69-71
  • 6.2.1 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69-71
  • 6.2.2 驾驶员与交通事故71
  • 6.3 行人交通事故和交通伤的分析71-73
  • 6.3.1 行人交通伤的致伤原因71-72
  • 6.3.2 速度与损伤风险72-73
  • 6.4 本研究的局限性73-75
  • 总结与展望75-78
  • 参考文献78-83
  • 致谢83-8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莉,杨济匡,李伟强,方海峰,赵智;汽车碰撞行人交通伤害特点分析[J];汽车工程;2005年01期

    2 王正国,尹志勇,肖凯;我国2002~200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11期

    3 王正国;交通伤及其预防对策——庆祝2004年世界健康日[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莉;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海存;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世雄,赵新才;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流行趋势与特征[J];重庆医学;2004年07期

    2 王正国;21世纪的交通伤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3 雷鹏!730050兰州,张玉!730050兰州,荔志云!730050兰州,王钰!730050兰州,武弋!730050兰州,周杰!730050兰州;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伤伴脑疝形成伤员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4 孙海晨,吴学豪;交通伤的急救[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5 刘大维,谢伯林,周继红,李晓炎,朱佩芳,蒋建新,杨志焕;兔眼冲击伤后视网膜损伤的病理学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6 麻晓林,杨志焕,王正国,朱佩芳,金榕兵;209例肝脏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7 吴学祥,陈建明,蒋耀光;肺挫伤与SIRS、ARDS及其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8 陈建明,吴学祥,蒋耀光,范士志,李天星,胡德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在兔肺挫伤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9 郭晓丽,王正国,朱佩芳,谭浩,尹志勇,周继红,陈海斌,杨光瑜,刘大维;汽车侧面碰撞交通伤的伤情特点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10 万虎;邓世雄;赵新才;;骨盆生物力学性能与交通事故骨盆损伤机制[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国海;;对道路交通安全中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永刚;纳米HA与PA-6和p-PPS-m-PPSA高分子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鲁光泉;基于普通相机的交通事故现场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凡;完整胚胎脊髓移植联合BDNF对大鼠完全脊髓横断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唐阳山;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莉;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郭晓丽;车载动物碰撞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及治疗[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黄国平;女性服刑人员中精神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以及PTSD的心理学、认知功能、神经生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杨志发;高等级公路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与仿真[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建;汽车碰撞事故模型病态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覃频频;基于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建模与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理;军队医院住院创伤病人统计分析与骨折伤情的编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马进;铁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曙光;道路交通伤院内死亡原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刘媛;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耿明英;NF-κB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干预性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明恒;交通事故现场俯视摄影图几何校正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蒋松强;新疆高等级公路安全设施效益评估模型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8 郑文斌;交通事故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响因素、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价值及患者昏迷时间预测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9 刘利;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吴学祥;抑肽酶抑制兔肺挫伤早期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锐,陈荫三,高延令;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4期

    2 潘敏荣;过秀成;姜科;潘昭宇;;基于GIS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处理系统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2期

    3 胡新民,刘涛,张天华,黄勇,谢海巍,于涛;道路黑点识别与改善[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学尽,余建华;基于GIS的公路交通事故救援体系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徐京华;交通地理信息空间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梁艳平,邵春福;交通事故信息管理与时空分布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7 梁艳平;基于GIS的交通事故信息空间数据库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刘改芬,乌正赉,梁多宏,史新竹,王凤芝,韩松,于舰;驾驶员饮酒与机动车道路伤害的关系[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9 刘改芬,韩松,梁多宏,王璐,史新竹,王凤芝,乌正赉;2001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9期

    10 赵新才,蒋志全,汤建国,易启宏,王东,雷国富;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与安全带使用情况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小虎;城市交通紧急事件处理与安全系统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乔维高;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碰撞事故形态分析及行人伤害保护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莉;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宫秀军;贝叶斯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海峰;人体下肢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和验证[D];湖南大学;2004年

    2 危海烟;汽车与行人碰撞中下肢损伤防护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廖洪波;人—车碰撞时行人头部碰撞特点及其试验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方立群;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应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潘新民;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及人体损伤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6 陈学华;宁夏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耿广军;2000~2003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利;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赵海存;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郭春燕;道路交通伤害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蔚,杨芳;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路平,龚瑞庚;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规律与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程秀生,周刚,安迪·布伦;碰撞仿真技术在人体腿及膝关节与汽车保险杠碰撞研究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4 黄俊,方守恩,白玉琼;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5 裘炜毅,杨东援;基于多维分析技术的公路交通事故分析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0年04期

    6 陆秋明,黄世霖;汽车撞行人模拟计算研究[J];汽车工程;1999年03期

    7 杨忠振,孙卓;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管理和分析信息系统[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8 郑安文,郭健忠;重视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刘志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陈照章,成立,朱湘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A];第四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二届亚洲农机峰会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春玉;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与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春玉;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湖南大学

    相关作者

    >孔春玉

    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汽车交通事故调查与交通伤流行病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69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