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基于遥感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人体舒适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5 18:46

  本文关键词:基于遥感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人体舒适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大学》 2013年

基于遥感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人体舒适度研究

李仕峰  

【摘要】:人体舒适度指数可有效表征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的影响。本文试图基于Landsat TM/ETM+影像,以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为例,获取大尺度区域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并探讨地表参数变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首先,从遥感影像上获取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不透水表面丰度、地表反照率、地表净辐射等地表参数,并分析了它们的时空演变,结果发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区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逐渐降低,而不透水表面丰度逐渐增加,地表反照率呈小幅上升趋势,地表净辐射呈上升趋势;其次,利用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水汽指数分别代替传统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中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并获取了研究区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运用空间剖面和归一化的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冬季感觉最为舒适,夏秋季,城区范围内的人体舒适感要低于郊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值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后,探讨了研究区人体舒适度时空演变机理,利用EXCEL软件对各地表参数与人体舒适度指数做相关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人体舒适度与不透水表面的相关性最强,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45和0.42;与地表反照率的相关性最小,1990年相关系数为0.06,二者基本不相关,2000年呈微弱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2008年呈正向关,相关系数为0.38;此外,人体舒适度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33和0.35;与地表净辐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36和0.37,说明不透水表明的增加是造成研究区人体舒适度时空演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人体舒适度指数值的升高可能会加剧研究区夏秋季人们的热不舒适感,但却提高了冬季的人体舒适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88;P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净;;利用TM遥感影像和DEM估算山区地表反照率[J];冰川冻土;2010年03期

2 李红;卢振兰;李德志;周燕;宋云;柯世朕;孙玉冰;王春叶;赵鲁青;李立科;;上海崇明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2期

3 梁益同;陈正洪;夏智宏;;基于RS和GIS的武汉城市热岛效应年代演变及其机理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4 谢雯;任黎秀;姜立鹏;;基于MODIS数据的旅游温湿指数时空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5 倪猛;陈波;岳建华;刘仰光;;洛河流域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其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6 钱乐祥;崔海山;冯艳芬;;非渗透表面对广州主城区地表热特征的影响[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7 陈云浩,李晓兵,谢锋;我国西北地区地表反照率的遥感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8 刘三超,张万昌,蒋建军,赵登忠;用TM影像和DEM获取黑河流域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9 刘宇;匡耀求;吴志峰;黄宁生;周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广东东莞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5期

10 甘春英;王兮之;李保生;梁钊雄;李志文;温小浩;;连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建龙;王家强;彭杰;伍维模;;基于渭库绿洲地区ETM+遥感影像地面温度反演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2 金苏毅;江洪;;基于遥感手段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3 李京忠;殷学勇;蔡清华;王洪明;;基于TM影像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以兰州市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4 郭倩;沈润平;荣裕良;;基于EOS/MODIS数据的裸土多层土温遥感反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5 谭桂容;蔡哲;徐永明;;基于Landsat影像的南京地区热岛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6 刘少军;张京红;蔡大鑫;田光辉;;植被指数变化与地表反照率的关系研究——以海南岛西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7 李荣平;张建平;;科尔沁沙地地表反照率遥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8 王德平;岳志春;郭北玲;马文敏;;基于人体舒适度的城市绿地面积的确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9 姚小英;蒲金涌;刘晓强;;“丝绸之路”东段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10 杨尚英;胡静;;气象灾害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欢;张智勇;;一种基于ENVI的区域环境分析方法[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王继;王训霞;;利用Landsat5 TM6数据进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帅;丁圣彦;梁国付;;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以中牟县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曹阿娜;李先华;黄微;;太白山地区遥感影像的地形校正及土地利用分类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覃志豪;李文娟;徐斌;张万昌;;利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6 张万昌;刘三超;蒋建军;赵登忠;;基于GIS技术的黑河流域地表通量及蒸散发遥感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7 刘三超;张万昌;;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及遥感集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8 徐劲学;范志伟;;TITAN IMAG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在寻找矿产资源上辅助决策应用——以新疆油田勘探开发区为例[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赵晶晶;黄慧萍;李晓松;裴亮;吴炳方;;基于TM6城区冬季地表温度反演方法探究[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10 徐竟成;朱晓燕;李光明;;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周边滨水区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A];纺织空调除尘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邓睿;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瑛;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岸生态修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冯晓刚;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文渊;从热红外遥感获取断裂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飞;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地地物光谱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文娟;应用遥感方法估算区域实际蒸散量的时空变异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维骏;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茜;空气电离生成气对黄瓜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新芝;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区植被信息监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平;科尔沁沙地土壤表层水分遥感反演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林冬青;杭州3家疗养院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景观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高玉川;环境卫星热红外相机水表面温度反演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莹莹;城市热岛变化特征及其与下垫面之间的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燕;贵州避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张雍雍;基于城市热岛缓减定量模拟的效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木,秦其明,朱黎江;基于6S模型的可见光、近红外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徐希孺,柳钦火,陈家宜;遥感陆面温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3 章文波,符素华,刘宝元;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胡毅,朱克云,江毓忠;成都及附近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钱妙芬,叶梅;旅游气候宜人度评价方法研究[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郭成香,石凤云;四川省夏季气候舒适度的探讨[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乔平林;张继贤;王翠华;燕琴;刘正军;;区域蒸散发量的遥感模型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6年03期

8 马志勇;沈涛;张军海;李成名;;基于植被覆盖度的植被变化分析[J];测绘通报;2007年03期

9 陈云浩,史培军,李晓兵,何春阳;城市空间热环境的遥感研究——热场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测量[J];测绘学报;2002年04期

10 方圣辉,刘俊怡;利用Landsat数据对武汉城市进行热岛效应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苗苗;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华明;成都城市环境气象服务系统[J];四川气象;2002年03期

2 吴兑;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讨论[J];气象科技;2003年06期

3 刘惠民;夏季高温期间空调房间人体舒适度研究[J];气象;1998年07期

4 邸瑞琦;从人体舒适度看内蒙古地区夏季高温天气[J];内蒙古气象;2000年01期

5 陈桂标;人体舒适度的预报方法[J];广东气象;2000年04期

6 李源,袁业畅,陈云生;武汉市人体舒适度计算方法及其预报[J];湖北气象;2000年01期

7 许东蓓,王小勇,黄玉霞,杨民,何金梅;兰州市人体舒适度预报系统开发研制[J];甘肃气象;2003年01期

8 刘玉梅,王江;采暖期人体舒适度的气象学特征[J];黑龙江气象;2000年01期

9 沈福,吕长虹,龚建福;酒泉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初探及预报[J];甘肃气象;2002年03期

10 赵桂香,张光满,陈红萍,郭彩萍,原源;榆次人体舒适度预报方法研究[J];山西气象;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鹏;马玉霞;;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儒;马玉霞;;近40年甘肃省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3 于庚康;徐敏;于堃;黄亮;;江苏近三十年人体舒适度指数气候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4 毕家顺;;昆明城市环境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段晨旭;李建新;李慧;孙昊;段培永;;基于人体热舒适度模型的模糊温度控制器[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春红;杨元琴;;人体舒适度研究和预报应用[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7 李树岩;潘学标;;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Web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刘桂才;王善芳;李树军;崔建云;张芹;袁静;;潍坊市近49年三伏时节气候特点与舒适度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李成;秦俊;徐永荣;胡永红;;不同绿化广场的冬季人体舒适度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关磊;邱继玲;尚新梅;;济宁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戴升;[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吴晓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通讯员 杨玲 廖春花 见习记者 苏梓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余晓芬;[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王龙 通讯员 王昱;[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瑾 张明禄;[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王瑾;[N];中国气象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肖辉;[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记者 陈露;[N];张掖日报;2009年

10 徐景花;[N];中国气象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琪;大尺度被动微波辐射计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钟若飞;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数据处理与地表参数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3 李应林;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马敏劲;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对化学追踪物质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买买提·沙吾提;干旱区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与预警网络传输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6 王黎明;吉林省西部区域遥感蒸散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7 涂钢;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邓孺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反演及冷热源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9 周文艳;陆面过程模式中植被冠层四流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董安正;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仕峰;基于遥感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人体舒适度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乔慧;辽南城市群人体舒适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颜;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测量系统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侯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人体舒适度动态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秀娟;基于人体舒适度的家庭环境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林莹;居住区绿地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人体舒适度评价初探[D];西南大学;2010年

7 闫瑛;区域气候变化及其与地表参数相关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杜小瑾;中央空调轮停技术在夏季缺电形势下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9 张靓靓;新疆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的分析与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王治;基于模糊理论的环境监测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遥感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人体舒适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76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