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清代山西省共计疫灾之年82个,即平均每3.27年便有1年发生疫灾,疫灾频度达30.60%。在帝纪变化上,清中期以前,各王朝疫灾频度持续下降,并维持了清中期(1723~1820)近百年的疫灾稀疏期。此后,各王朝疫灾频度波动上升,以同治、光绪、宣统3朝最高,分别达到76.92%、55.88%和66.67%,远高于其他各朝。清后期(1821-1911)的近百年间疫灾之年多达45个,占到清时期疫灾之年的半数以上;在季节变化上,疫灾之年和疫灾县域的季节分布皆以夏秋季为主,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在周期规律上,十年疫灾指数趋势线可划分出1650~1699年、1700~1779年、1780~1889年和1890~1909年4个疫灾周期。十年疫灾县数与十年疫灾面积均以1870s达至整个清代山西省的顶峰。受“丁戊奇荒”影响,年际疫灾县数与年际疫灾面积以1877、1878年连续2年最高。疫灾连续年数最大为8年,共2次,分别发生于同治时期(1865~1872)和光绪时期(1876~1883),整体呈“高-低-高”分布趋势。 空间分布方面:在府际分异上,山西省20个府级政区中有19个受疫灾波及,其中太原府疫灾频度最高,达9.7%。以太原府为界,晋中南部疫灾频繁,晋北地区较少流行;在县际分异上,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疫灾流行的空间特征各异,以平定、凤台2县疫灾频度最高,均有10个疫灾之年;在总体特征上,82个疫灾之年共计83个县域累计273县次受疫灾影响。重疫县少,轻疫县较多,呈“金字塔”式分布。在疫灾重心上,不同时期疫灾重心变迁先北后南,均落于太原府境内。在疫灾热点区上,太原、泽州、蒲州等府州为疫灾热点区。 区域环境方面:在自然环境上,瘟疫灾害与气温、地形、降水等具有相关性,疫灾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河谷盆地地区;在社会环境上,瘟疫灾害与城乡经济、人口密度、人口流动、农业开发、驿路交通以及社会动乱密切相关。疫灾高发区往往城镇经济繁荣、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高、农业开发强度大、交通便捷。战争致疫主要发生于1644年,致疫面积5843km2。 气候变迁方面:在灾害周期上,疫灾高发期处于“明清宇宙期”和“清末宇宙期”内,是灾害群发周期之于人类社会的具体表征;在寒暖变化上,气候越寒冷,疫灾爆发频率越高;在干湿变化上,每一个疫灾分期内均交织2个以上旱涝阶段,偏旱期内疫灾发生频率较高。 自然灾害方面:清代山西省水、旱、蝗、地震、霜雪以及饥荒等灾害频仍,疫灾与之具有伴生、衍生关系,而其中又以“旱-蝗-饥-疫”灾害链最常见。十年疫灾指数与十年旱灾、水灾、蝗灾、地震、饥荒指数拟合度较高。多灾并发,疫区广大,灾情深重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88;K249
【目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志,袁嘉祖;近600年来我国的旱灾与瘟疫[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朱凤祥;;清代政府行为与疫病灾害的关系[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3 李海蓉,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150年来中国鼠疫的医学地理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4 任慧子;曹小曙;;公元前1831年-公元1980年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时空分布及其类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5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6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7 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8 杨林生,陈如桂,王五一,谭见安;1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的时空分布规律[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9 程杨;李海蓉;杨林生;;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10 刘毅;吴绍洪;徐中春;戴尔阜;;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分级方法论探研——以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联喆;明清山西疫病流行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3 孔祥成;;“变救为助”与“以贷代赈”——1931年江淮大水农赈理念及其机制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汪志国;;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5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6 孙嵬;崔娟;臧冬初;史树森;;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东亚飞蝗卵孵化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魏文迪;;农业风险的认识与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8 曹成全;陈申芝;张知锦;;不同含水量的人工饲料对东亚飞蝗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9 朱凤祥;;我国清代自然灾害与小农经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10 朱凤祥;;自然灾害对清代小农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破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应斌;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暴红博;曾国荃与天京之役[D];湘潭大学;2010年
4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惔如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芳芳;明朝官方禳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7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