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
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
惠珊
【摘要】:背景 2007年以来,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经异性性传播报告病例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09年全国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病例数已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44.9%。提示异性性传播可能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途径。根据艾滋病流行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艾滋病呈现以异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时,当地暗娼和孕产妇的抗体检出率也较高。然而2009年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则显示:暗娼及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IV抗体检出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地区孕产妇HIV抗体检出率仍为0。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结果所反映疫情状况的差异引发大家对中国艾滋病异性性传播病例来源的广泛关注,我国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主要构成是怎样的,是以经固定性伴传播、商业性伴传播还是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为主?与此同时,近年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抗体检出率水平逐年升高,哨点监测数据显示,该人群已婚和在婚比例已超过30%,由男性双性恋造成的异性性传播不可避免。那么由双性恋男男性行为者造成的异性性传播在我国艾滋病的异性性传播构成中占多大比例? 目的 了解可能造成调查对象HIV感染的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经各种异性性传播方式感染HIV者流行病学及性行为特征,从而为相关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6-8月,选择不同疫情严重程度及地理分布的广西、四川、重庆以及黑龙江四个省份。将各省异性性传播报告病例数较多且较集中的地区作为调查现场,分别为广西南宁、四川成都、重庆及黑龙江省,对所调查地区2009年报告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异性性传播方式、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等。同时对部分HIV感染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对县区级疾病控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主要内容为: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性行为特征、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首次随访的看法等。小组访谈主要内容为:首次随访主要方式、困难及建议,HIV感染者传播途径判定等。 结果 共调查符合纳入标准及知情同意HIV感染者676例,男性394例,女性282例。其中自报为经商业性伴传播者占47.6%(322/676);经固定性伴传播者占28.1%(190/676);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占24.3%(164/676)。 经商业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中,男性占73.9%,50岁及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35.1%。其发生商业性行为频次及商业性伴数量均较其它年龄组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其它年龄组低。调查对象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行为者居多,占64.5%,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中高档场所低。 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以30岁以下年龄组居多,为54.9%。女性占54.3%。调查对象非商业临时性伴中有58.5%有除调查对象以外的其他性伴,10.4%有吸毒行为,6.7%有卖淫行为。 经固定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以女性居多,占85.3%。其中有6人是经男性双性恋阳性配偶感染HIV,占女性固定性伴传播的3.7%,占女性异性性传播的2.1%。 结论 所调查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以经商业性伴传播为主,经商业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行为居多,且调查对象在低档场所中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这与2009年我国暗娼哨点监测结果一致,提示我们应加大对低档暗娼及嫖客的干预、监测和检测力度。对于50岁及以上年龄组HIV感染者增多原因需开展进一步深入调查。 本次调查中,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以低年龄组者、女性居多,年轻人性行为活跃,且形式多样,需利用多种平台加强针对其干预。 经固定性伴传播HIV感染者以女性居多,开展针对HIV单阳家庭女性配偶的防艾宣教、抗病毒治疗以及VCT工作对于防控艾滋病经固定性伴传播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中,由双性恋男男性行为者造成的HIV异性性传播在所调查地区报告病例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但由于此次调查未能核实调查对象临时性伴及商业性伴中是否有双性恋的男男性行为者,由双性恋男男性行为者造成的HIV异性性传播仍不可忽视。可以考虑利用感染者组织、男男同性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对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传播情况开展进一步调查。 本调查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定比例的艾滋病传播途径错报,可能与部分HIV感染者不愿暴露自己的高危行为特别是同性性行为有关,可以考虑在首次随访中纳入感染者组织,以加强与HIV感染者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病例报告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胜军;何玉芳;周晓红;吕鑫;冷志伟;;200例HIV感染者异性性伴类型及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3年07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民;妇女与艾滋病/性病[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年01期
2 潘新莲;柳智豪;江超穗;梁旭;陈坚;陈凤肖;;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与相关行为干预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1期
3 董海原;王艳军;;艾滋病“盯上”老年人[J];健康向导;2010年02期
4 汪宁;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流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科技导报;2005年07期
5 李文杰;侯启年;覃锐;陈曦;;张家界市永定区1995-2008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6 徐勤,吕繁,朱昊,原野;中国老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年06期
7 徐勤,吕繁,原野,朱昊,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8 张群,王艳;中国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年05期
9 何益新,王勇,阮玉华;固定性伴侣间HIV性传播的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4期
10 王亮;张婕;刘飞;战勇;吴玉华;;黑龙江省某市区男男性接触者一般情况和HIV高危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智亚;;BBS互动与艾滋病自愿检测的动力——基于某艾滋病专题BBS的实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何建刚;豆正东;吴忠恕;;芜湖市及其周边地区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学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3 李艳;林鹏;Roger Detels;付笑冰;邓仲明;刘勇鹰;;场所与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性行为比较和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4 杨鲁光;宋秀萍;丁心平;孙良;段禹;范萍;;阜阳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行为以及HIV感染状况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5 林云明;;台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男同性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1期
6 沈必成;朱强;李燕琼;刘岭;李娜;王红光;易东;;楚雄市艾滋病高危女性人群综合干预效果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19期
7 姚远;熊鸿燕;李大兴;李南;易辉容;龙前进;;重庆市九龙坡区流动性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实践与评价[J];重庆医学;2012年15期
8 刘佳;高峰;鲁凤民;庄辉;;HIV/AIDS全球流行现状[J];传染病信息;2006年05期
9 汤梦君;韩嘉玲;;中国艾滋病配偶间传播的现状与影响因素[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9年Z2期
10 杨旭;易东;丁贤彬;;某市1000名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梅英;龚诚华;戴丽萍;姜宜海;黄丽娟;翁帆;邱小玲;李丽;刘奇;;435名男男性接触者(MSM)HIV和梅毒感染的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An overview of researches on HIV infection,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MSM in China[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琳;蔡文德;吴肖冰;谭京广;石向东;甘永霞;程锦泉;;2006~2007年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STD/AIDS感染情况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4 张国航;李飞;;MSM人群的网络使用与性活动发生方式变化[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玫珍;山东省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变化及抽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文育锋;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歧视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俊杰;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五类高危人群传播规律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5 臧春鹏;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传播流行的影响[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苏莹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邵春红;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及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刘芳;中国性犯罪立法之现实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晓凤;两种抗结核方案的卫生技术评估及住院结核病人属性特征与治疗转归的对应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高一飞;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D];中山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华;江苏省部分地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唐卫明;用同伴推动抽样法对南京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进行抽样调查[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攀;国内外艾滋病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99-2008年)[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黎;江苏省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姜思宇;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分析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6 夏俊瑞;七城市同性恋酒吧中MSM人群高危性行为及其生活质量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左谦;北京市两处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武军;艾滋病高发区某综合性大学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重辉;临汾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TP及HCV感染现状及性行为特征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艳;陈树昶;程洁;许珂;丁建明;苑航;宋姝娟;李西婷;李欣;罗文杰;陈卫永;胡锦锋;孙青;;杭州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疾病监测;2010年11期
2 潘晓红;徐云;陈琳;杨介者;;浙江省HIV-1抗体阳性夫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6期
3 李彬;王英;张帆;高冰;雍立真;韦丽琴;;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7期
4 赵媛媛;;拱墅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10期
5 席胜军;何玉芳;周晓红;;下城区CSW、MSM和IDU人群艾滋病干预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09期
6 阮建军;骆淑英;朱碧香;陶静波;;义乌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青;;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小儿HIV感染及艾滋病临床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2 徐勤,吕繁,朱昊,原野;中国老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年06期
3 徐勤,吕繁,原野,朱昊,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4 布雷德·埃德蒙森;艾滋病、老龄化与美国的卫生保健[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7年05期
5 夏国美,伯雷斯·斯科特;论中国艾滋病的立法框架[J];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6 孙忠贤,艾于勤,徐楚材,吴宏光,丁国兴,李跃;张家界市某村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06期
7 李飏;HIV/AIDS流行进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5年10期
8 张礼崇;;个旧市城市社区降低静脉吸毒者高危行为控制HIV/AIDS流行综合干预措施[J];卫生软科学;2006年01期
9 张顺祥,张世英,Abdulah ASM,蒋立新,田华伟,张雪,李学云,沈珉;暗娼和嫖客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1期
10 张世英,张顺祥,Abdulah ASM,蒋立新,田华伟,张雪,李学云,沈珉;暗娼和嫖客艾滋病KAP对比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云;李林;李宏;鲍作义;李韩平;王哲;庄道民;刘永健;刘思扬;;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2 李晓杰;夏雪山;武部豊;草川茂;;昆明地区吸毒人群和异性性传播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5期
3 惠珊;许艳;王璐;郭巍;葛琳;秦倩倩;丁正伟;丁国伟;;164例经非商业临时性伴感染HIV者性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9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