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6 06:13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9年

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

毕秀娟  

【摘要】: 生态地理区划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空间分异性划分为具有相对一致生态因素综合特征与潜在生产力的区域,从而作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综合农业规划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山东省省委、省政府遵循生态地理区划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态山东”战略构想,按照区域生态特点及主导生态功能,将全省划分为5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随后,又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确定了全省“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在生态理念、指导思想、建设重点等方面均是“生态山东”战略构想的新发展。然而,划分主要是从自然生态学、人文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和地学等角度对山东省的生态系统及其复合体进行的分类和区划,未能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和区划。疾病也是人类环境的一部分,它也是一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现象。传染病发病水平也是一种标志人类健康的生态学指标,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类生态健康的状况和趋势。因此,在“生态山东”和“一体两翼”战略构想的框架内,需要完成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 本研究以山东省2003年-2007年前十位重点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作为山东省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的指标,首先根据地理界限分析结果确定生态地理区划的区域界线,进而以区域为单位,结合“生态山东”和“一体两翼”区划结果,以及各区域内地貌、水文地质、河流水系、气候、农业气候、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农业、林业等生态地理学特征,对各区域命名,从而形成特定的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 主要研究结果: 1.按照2003年~2007年HFRS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平原区HFRS低度发病区、鲁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HFRS高度发病区、鲁东平原丘陵区HFRS中度发病区、胶东低山丘陵区低度发病区。 2.按照2003年~2007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病毒性肝炎中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西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病毒性肝炎高度发病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胶莱平原区病毒性肝炎中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沿海区病毒性肝炎高度发病区。 3.按照2003年~2007年痢疾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北平原区痢疾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北黄河三角洲痢疾高度发病区、鲁西鲁南平原区-鲁东南山地平原丘陵区痢疾低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区痢疾高度发病区。 4.按照2003年~2007年感染性腹泻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鲁西南平原湖区感染性腹泻高度发病区、鲁西北平原-鲁北滨海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感染性腹泻低度发病区、胶北低山丘陵区感染性腹泻高度发病区。 5.按照2003年~2007年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黄河三角洲地区肺结核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肺结核高度发病区、鲁中平原山地丘陵区-鲁北沿海低山丘陵区中度发病区、东部沿海低山丘陵区肺结核中度发病区。 6.按照2003年~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平原区流行性腮腺炎低度发病区、鲁中发病带状区流行性腮腺炎高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南丘陵平原区-胶北低山丘陵区带状流行性腮腺炎低度发病区、东部沿海低山丘陵区流行性腮腺炎中度发病区。 7.按照2003年~2007年麻疹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麻疹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麻疹高度发病区、鲁西部分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黄河三角洲-胶东丘陵区麻疹低度发病区。 8.按照2003年~2007年猩红热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生态地理区域:黄河以北鲁西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猩红热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猩红热高度发病区、黄河以南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猩红热低度发病区、胶东沿海山地丘陵区猩红热高度发病区。 9.按照2003年~2007年淋病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4个区域:鲁西北平原区-鲁北滨海平原区淋病低度发病区、鲁中山地丘陵区淋病高度发病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淋病低度发病区、胶东低山丘陵区淋病高度发病区。 10.按照2003年~2007年梅毒年均发病率的地理界限分析结果可以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省会经济圈梅毒高度发病区、鲁西北平原区-鲁西南平原湖区-鲁北滨海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梅毒低度发病区、胶东沿海低山丘陵区梅毒高度发病区。 结论: 1.山东省前十位传染病发病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结构性特征,据此可以进行山东省生态地理区划。 2.不同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特征有所差异,但同类传染病(如肠道传染病等)的生态地理区域具有相似性,反映了其独特而稳定的生态地理学影响因素. 3.各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图为进一步研究传染病的生态学影响因素,制定区域化传染病防治规划,优化区域性的传染病防治卫生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以疾病空间结构异质性的地理界限分析为基础,确定传染病生态地理区划界限,进而结合社会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指标,定义并划分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疾病生态地理区划方法。 5.地理界限分析技术中的wombling方法与疾病发病水平等值线图相结合是确定疾病生态地理区域界线的有效方法,适用于空间连续性资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188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符号说明14-15
  • 前言15-19
  •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9-29
  • 结果与分析29-76
  • 讨论76-83
  • 结论83
  • 创新与不足83-85
  • 附录85-133
  • 参考文献133-138
  • 致谢138-1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9-14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4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乃玲,虞孝感;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体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2 傅伯杰,刘国华,孟庆华;中国西部生态区划及其区域发展对策[J];干旱区地理;2000年04期

    3 李国胜;郭兆成;;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影响的评价方法[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4 杨勤业,吴绍洪,郑度;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2年04期

    5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6 吴绍洪,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7 周志跃,刁承泰,陈菲,陈敏,吕韬;重庆市土地生态区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8 王如松;生态健康的科学内涵和系统调理方法[J];科技导报;2005年03期

    9 李永洁;编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思考[J];人文地理;2003年04期

    10 张光灿,刘霞,郭春利,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区划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张弢;范建红;雷汝林;;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 屈国胜,王茹,邓彪,柳林,鲁绪会;安康农业系统可持续性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贾良清,欧阳志云,张之源;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赵文智,程国栋;生态水文学——揭示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水文学机制的科学[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6 李世东,沈国舫,翟明普,李俊清;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立地分类定量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徐树良,赵源源,蒋理,赵旺胜;金标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年03期

    8 徐广才;康慕谊;赵从举;赵文武;秦艳红;;阜康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汤洁;赵凤琴;李昭阳;王晨野;;GI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盐碱化敏感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尚占环,姚爱兴,郭旭生;宁夏香山地区植物群落α多样性初步分析[J];草地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宏;陈红;熊亚星;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21例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振柱;钟格梅;;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形势和防制策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彭少麟;周婷;;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阮仁宗;张友水;Erle C.Ellis;;利用IKONOS进行局部景观生态的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敏;黄沈发;王虹扬;黄宇驰;;上海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高吉喜;韩永伟;;海城市国土资源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生态控制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杨绍金;陈斌;严毅;饶蕾;贺圆圆;彭磊;陈连璋;;湖北宜昌市2004年疫情及突发事件年度报告[A];中南地区第八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饶蕾;彭磊;陈斌;贺圆圆;杨绍金;;湖北省宜昌市二○○四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A];中南地区第八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万春雷;孙传寿;;药物超敏综合征误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白海海;海海杰;白乙拉;;蒙西医结合治疗新痹病的体会[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丙军;作物需水尺度特征复杂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凤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武晓东;内蒙古半荒漠与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研究、区域性危害区划及GIS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洪军;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生态空间构建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王艳;结缕草种群生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6 陈玉福;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的生态异质性[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7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学录;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系统耦合[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10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草场管理措施和草场退化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元素分布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年

    2 林涓涓;基于3S的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及其动态监测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郭义强;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杨泽龙;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干扰效应的多尺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付翔;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再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王水献;焉耆盆地典型试验区土壤水盐数值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丽;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实践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先松;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向荣;城市水涝灾害的生态机理分析与新型雨水排放系统的探讨[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维;基于遥感、GIS技术的青岛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乃玲,虞孝感;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体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2 潘峰,付强,梁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8期

    3 海米提·依米提,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熊黑钢;内流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对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影响的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4 牛叔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分区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国华,傅伯杰;生态区划的原则及其特征[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年06期

    6 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7 杨勤业,李双成;中国生态地域划分的若干问题[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8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9 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10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小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秀美;基于GIS的山东沂沭泗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及区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心倩;泰安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昕;以海防林生态功能区划为目标的敏感性及功能重要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4 华桂芳;浙北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仪普,刘文熙;Delaunay三角网与Voronoi图在GIS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工程;2002年03期

    2 燕乃玲,虞孝感;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体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3 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4 黄光宇,陈勇,田玲,闫田华,李萍萍,庄海波,肖刚,郑静;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5 彭朝晖;杨开忠;;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6 刘慧;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年04期

    7 “河北省生态与灾害研究”课题组;河北省生态区划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8 张军涛,李哲;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及区域划分指标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9 吴绍洪,郑度,杨勤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与生态建设战略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10 王黎明,王英,文辉,曾澜,李军;面向对象的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时空数据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Paolo GM ,任其文 ,蒋庆岳;离心强化固相免疫分析用于传染病快速诊断[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8年01期

    2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J];世界发明;2003年06期

    3 刘颖,陈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控制SARS疫情的模拟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2期

    4 徐付霞,董永权,李电申;SARS的传播模型[J];大学数学;2005年04期

    5 ;六种性病的本来面目[J];科学大观园;2007年05期

    6 钱颖骏;李石柱;王强;杨坤;杨国静;吕山;周晓农;;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4期

    7 文清;;新型袖珍复苏器[J];今日科技;1991年06期

    8 赵文杰;;为什么有个别人患过天花或麻疹等传染病以后会第二次重新患这种病呢?[J];生物学通报;1992年06期

    9 汪开治;;经水传播的传染病[J];生物学通报;1993年11期

    10 陆家训;禽畜吃抗菌素使人的传染病增加[J];广东科技;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洪;薛文元;林如群;;对应分析在传染病分布研究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汪剑;张家峥;施萍;张华;;养好家犬的几项关键技术[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少兰;顾梅蕾;刘玉梅;;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门诊预防感染的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贵强;;传染病(感染病)的现状和展望[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5 刘建军;;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现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6 张红丽;;传染病门诊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绪敏;;传染病易感基因产业与未来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8 李长贵;;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9 杨洋;;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方法展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10 马亦林;;近三年来传染病/感染病研究的新进展[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海燕;[N];民族日报;2009年

    2 叶剑 本报记者 梁明;[N];绵阳日报;2010年

    3 新华社;[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康宁;[N];张掖日报;2010年

    5 苗蓓;[N];南通日报;2008年

    6 宋常青;[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常怡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通讯员 尚实 记者 王慧慧;[N];安徽日报;2009年

    9 杨志俊;[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10 孙宜华 颜旻 顾晓昕 崔威 整理;[N];连云港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偿;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3 马玉霞;甘肃省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家赠;接触振子系统与接触粒子系统中的几类合作行为[D];上海大学;2009年

    5 刘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气象流行病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潘秋惠;基于比特串的生物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岳华;新城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RNA干涉[D];西南大学;2006年

    8 方立群;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9 黄宏宇;车辆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及节点运动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秦晓冰;PCV2核酸疫苗和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道;十年来澳门地区病毒性传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2 杨宁;县、镇(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雷莺;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勇;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令保;昆山地区国境卫生检疫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毕秀娟;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万红莲;旅游与传染病的关系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新秀;福建省生态地理区划及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舒国通;以不同人群为基础的传染病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胡明月;拱墅区传染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重点传染病的生态地理区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93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