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2年中国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分析
本文选题:精神疾病 + 死亡率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2年中国居民精神疾病的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降低精神疾病死亡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整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应用Excel2000进行图表处理,绘制图表反应精神疾病在各地区居民中死亡率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农村以及城市、农村男女各年龄阶段精神疾病死亡率,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性别特点。结果 (1)2005-2012年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城市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起伏较大,而农村相对平稳;(3)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女性精神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4)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精神疾病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5~25岁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基本一致,25~49岁城市高于农村,50岁以后农村又明显高于城市居民;20~24岁、7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精神疾病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结论近年来,在我国精神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农村没有明显差异,20~24岁、70岁以上年龄阶段为精神疾病的警戒年龄阶段,应关注这两个年龄阶段的重点人群。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illness mortality in Chinese residents from 2005 to 2012,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Methods the data of China Health Statistics Yearbook were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by Excel 2000,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among resi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was plotted, and the urban, rural and urban areas were studied.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in different ages of rural men and women was analyzed in different years, different population and different regions. Results from 2005 to 2012,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of rural resident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in urban a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among rural residen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of urban residents fluctuated greatly.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s.)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in rural residents was almost the same.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in urban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residents aged 20 ~ 24 years and above 70 years.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diseases in urban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after 50 years of age.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is decreasing.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ge of 20 ~ 24 years old or over 70 years old is the warning age stage of mental illness. Theref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key population in these two age periods.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
【分类号】:R181.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远恩;魏敏;赵满意;祝美娟;汪翠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2 张加双;杨悦锁;杜新强;范伟;;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3 肖云;王秀花;;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张青;余志虎;;主体功能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蔡强;吴宁;;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1年03期
6 薛骞;柴可群;何徐军;吴国清;;益胃饮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体外迁移与侵袭能力及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吴建华;查丽艳;;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8 邓燕云;;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思考——基于四川、西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胡伟力;吴忠均;;学科目录修订中的护理学设置问题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02期
10 李琦;马维红;;乡镇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志芬;邢涛;尤秋菊;朱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便利性评价[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长生;;2008年某市剖宫产和顺产分娩住院服务利用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苏海军;;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4 张灿有;王黎霞;成君;张慧;;2009年全国肺结核门诊诊疗费用在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报销情况分析[A];2012年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曾庆明;景光光;;浅淡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A];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煜;;自杀行为何以被媒介建构?一项针对国内新闻网站自杀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刘蕊;张辉;勾昕;罗绪强;;我国污染物暴露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以重金属污染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万松;熊果酸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敦洁宁;5-氟尿嘧啶联合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春旭;医院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慧;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分析与需求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吴昊;我国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刘利;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赞;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赵锐;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建军;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所致中国成人受检者剂量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斓;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徐志均;H牙科医院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滕;危机冲击与改革突破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周巧灵;种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大肠杆菌瘤内抗癌作用[D];桂林医学院;2010年
5 王晶;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业飞;大体肿瘤体积评估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预后的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向小曦;广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公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郑慧蕾;纤维蛋白原和载脂蛋白A-Ⅳ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蔡艳玲;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丽;美国老年人健康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初;疾病死亡率与病死率误用辨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8期
2 段纪俊;常海燕;;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疾病死亡率预测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3 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张伟东;;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0期
4 李富忠,范宗华,,罗兴建;农民吸晒烟与疾病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6年01期
5 Matthew F Muldoon ,Stephen B Manuck ,Aaron B Mendelsohn ,Jay R Kaplan ,Steven H Belle ,崔会娣;胆固醇下降与非疾病死亡率:随机对照试验的汇总分析[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03期
6 詹tD;朱宝玉;李树森;付秀珍;杨心适;杨晓明;;河南省农民膳食营养结构与疾病死亡率的初步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1年02期
7 周天枢;陈崇帼;易应南;王志强;林如涛;张纯治;;福建省1973~1975年与1986~1988年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平均寿命增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统计;1992年03期
8 郭秀花,胡良平;我国居民1995年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8年06期
9 钱伟庆,林兴,黄穗媚,姚文,詹绍康,谢玲玉;上海市虹口区1991~1998年泌尿男生殖系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11期
10 陈西贵;公共汽车驾驶员心肌梗塞发病率和特殊疾病死亡率调查[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占丰富;文富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崣珂;曹幫歟;;西安市大l#PM_(2.5)污染
本文编号:1995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99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