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贵州省平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30 00:20

  本文选题:伤寒 + 副伤寒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平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平坝县2005-200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特征,对暴发或聚集性病例采取现场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对村(居)民个人习惯和环境相关因素采用现况调查。结果平坝县伤寒副伤寒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10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学生和农民居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流行优势菌型。暴发主要危险因素为饮用水被污染;病前2周喝生水(OR=6.42,χ2=11.28,P0.01)聚集性甲型副伤寒病例的危险因素与每周喝水大于15次以上有统计学联系(OR=10.55,χ2=4.71,P0.05);饭前偶尔或不洗手(OR=2.81,χ2=3.92,P0.05)为散发病例的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蓄水池无消毒设施,改厕率低(9.11%),多数厕所粪便未无害化处理;城区餐饮店食品卫生合格率偏低,人群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2.61%,66.56%喝生水。结论平坝县伤寒副伤寒传染源广泛存在,应严格管理传染源,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针对个人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开展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或暴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in Pingba County. 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id paratyphoid in Pingba County from 2005 to 2008.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outbreak or aggregation of cas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in Pingba County was the highest in June-October. The incidence was mainly in young adults, students and farmers were the majority, and Salmonella paratyphoid A was the predominant type.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the outbreak were drinking raw water 2 weeks before the disease (OR6.42, 蠂 ~ 211.28 / P0.01),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concentrated paratyphoid A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rinking water more than 15 times a week (OR10.55, 蠂 ~ 2 + 4.71% P 0.05), and occasionally or not washing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OR 2.81, 蠂 ~ (2.92) P 0.05)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poradic cases of paratyphoid A (P < 0.05).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ed the hidden dangers of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There were no disinfection facilities in the cisterns, the rate of changing toilets was low (9.11%), the feces of most latrines were not treated harmlessly,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food hygiene in restaurants in urban areas was low. The rate of knowledge about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control was 22.61% and 66.56%. Conclusion the infectious source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is widespread in Pingba County.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manag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and food hygiene, and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abits of personal hygiene and the behavior of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pidemic or outbreak of typhoid paratyphoid fever.
【作者单位】: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平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25) 贵州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项目(黔科合S字【2007】1037)
【分类号】:R181.3;R51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晓青;冯子健;张静;;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研究[J];疾病监测;2008年01期

2 陆朝国;石作宏;陈梅;罗月雪;蒋巧英;;贵阳市伤寒流行因素调查及控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3 姚光海;王涛;田克诚;游旅;马青;韦小俞;唐光鹏;王定明;;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9年03期

4 陶沁,何平,谢阳,潘家秀;贵州省1951~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原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9期

5 龚震宇,谢淑云,柴程良,莫世华,江夏明,叶方友,黄宝定,陈志明,胡富宇,张宗祥,陈忠妙,FontaineRE,曾光,陈坤;浙江省某沿海城市2004年甲型副伤寒疫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9期

6 许世文,吕太富,张玉琼,何平,潘忠伦,邹志霆,周健先,胡伟;水城钢铁厂甲型副伤寒流行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静静;谢志强;康锴;穆玉姣;陈豪敏;;河南省2011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14期

2 魏承毓;我国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趋势及对防控对策之探讨[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3 朱文玲;徐也晴;徐恩洁;应波;;新疆饮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1年06期

4 李秀傼;莫蒋明;高志媛;;2005~2011年阳朔县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广西医学;2013年05期

5 杨进;廖和壮;李永红;房天喜;张振开;秦卫文;汤洋;张静;;桂林地区学校伤寒副伤寒干预效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3年06期

6 刘晓青;冯子健;张静;;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研究[J];疾病监测;2008年01期

7 金忠平;王平;潘金仁;;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7期

8 童卫胜;单宇敏;;2002-2008年浙江省临安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05期

9 阳波;闫梅英;阚飙;;伤寒副伤寒传播的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疾病监测;2012年06期

10 李永红;林玫;廖和壮;;2004-2010年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对比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崇淼;水环境中肠道病原体的PCR检测方法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晓青;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2 王佳佳;桂林市伤寒、副伤寒疾病发生的地理因素分析[D];桂林工学院;2008年

3 阴珊珊;泰安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与流行特征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承毓;我国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趋势及对防控对策之探讨[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2 曾竣,唐振柱,张杰,陈伟,王鸣柳,全文郎,何斌;1990~2000年桂林市伤寒调查报告[J];广西预防医学;2004年02期

3 李世竣,田克诚,张王琼;贵州省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型别及耐药性监测[J];贵州医药;1994年02期

4 游旅,张玉琼;贵州省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流行株的耐药性变迁及意义[J];贵州医药;2004年04期

5 田克诚,阚飙,吕太富,游旅,张玉琼;贵州省2000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16SrRNA基因型分析[J];疾病监测;2001年12期

6 宋伟,黄其宇,胡祥标,张思华,刘素芹,张陆珍;一起伤寒食物型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3年01期

7 闫梅英,梁未丽,李伟,阚飙;1995-200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的流行分析[J];疾病监测;2005年08期

8 龚震宇;柴程良;陈恩富;谢淑云;莫顺堂;林君芬;韦余东;陈坤;曾光;;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J];疾病监测;2006年01期

9 王鲁茜;阚飙;;伤寒、副伤寒的全球流行概况及其预防控制[J];疾病监测;2007年07期

10 李世浚;贵州省1951~1993年伤害流行概况[J];疾病监测;199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瑞丹;高晓芳;陈洁;魏国荣;徐成润;伍伟平;陈碧芬;陈雪婉;;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9年03期

2 张振开;黄少新;邓玄;赵日秀;;桂林市15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4期

3 裴红生;北京市1949-1993年伤害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1994年08期

4 郭海强;刘红波;曲波;孙高;;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季节趋势模型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5 杨工,季步天,高玉堂;饮食、营养素与结肠癌——基于全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J];营养学报;1992年04期

6 张斌;;盈江县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年01期

7 姚光海;王涛;田克诚;游旅;马青;韦小俞;唐光鹏;王定明;;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9年03期

8 徐耀初;洪浩;林斌;陈琳;胡旭;吴剑南;蒋顺宗;;淮安市居民食道癌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0年05期

9 杨珉;郭秀卿;刘晓章;张宜福;李祥方;;四川农村婴儿和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1991年02期

10 韦莉萍,桂希恩,杨自成,万建成,柯亨宁;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冠生;胡小琪;吴瑾;马文军;;中国城市儿章少年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蔡美琴;王少墨;王永娣;;养老院老人营养现况调查及膳食改进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汪涛;来学惠;李雷;陈楚莹;何斌洪;;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及感染率现况调查[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陈戊申;吕伟传;王廷哲;杨炳长;叶临湘;;2006年深圳市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现况调查[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冠生;;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成立五周年[C];2003年

6 谭玉婷;高玉堂;刘大可;杨工;舒晓鸥;郑苇;项永兵;;上海市区中老年女性人群的体力活动模式研究[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韩蓁;李芬;王亚文;严凤亭;张富昌;孙瑛;;秦巴山区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围产期危险因素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王文绢;;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成立五周年[C];2003年

9 仇家军;张庆东;姚彤;喻荣彬;王伟;朱华斌;朱凤才;田华;;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曹桂华;;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在现况调查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姜雨孜邋见习记者 陈玲;我市召开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N];杭州日报;2008年

2 黄言;农村学校疾病流行之源[N];广西日报;2005年

3 黄显斌;亲密爱人须防四类传染病[N];科技日报;2007年

4 黄显斌;夫妻须防四类传染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通讯员 邓艳春 马小垒 李新建;全国首个校区伤寒综合干预项目落户全州[N];桂林日报;2005年

6 帅联;食品卫生是预防关键[N];珠海特区报;2008年

7 尹文;《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现况调查报告》发布[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杨六香;夏季,,保护好你的胃肠[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雷士骋;大蒜可降脂 胃热应忌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爱吃荞麦不易得糖尿病[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家有;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王斌;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体内脂肪酸组成谱及其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袁聚祥;煤矿工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孙捷;德惠市饮酒与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德环;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2 王华峰;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佳佳;桂林市伤寒、副伤寒疾病发生的地理因素分析[D];桂林工学院;2008年

4 詹惠春;诺瓦克样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朱晓霞;杭州市民工子弟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红影;早产儿初中阶段智力与行为问题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7 刘军;农村已婚育龄期妇女带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唐亚丽;江门儿童、成人腹泻中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郭晓雷;山东省居民伤害流行病学及其经济负担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邓爱萍;广东省女性吸毒者HIV相关危险行为及感染HIV危险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8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08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