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过氧乙酸对鲍曼不动杆菌消毒灭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13:34
【摘要】: 目的 观察消毒剂过氧乙酸(PAA)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消毒后的活菌培养计数,探讨该消毒剂对A.baumannii的杀菌效果,同时过氧乙酸可能的杀菌机制。 材料和方法 采用实验室贮存的鲍曼不动杆菌,将其制成菌悬液,先用细菌浓度比浊测定法粗测其含菌浓度,然后以稀释液稀释至1×10~8 cfu/ml-5×10~8cfu/ml。3%牛血清白蛋白组54株鲍曼不动杆菌,0.3%牛血清白蛋白组8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二元包装过氧乙酸溶液,A液和B液以10:8(体积比)混匀,密闭放置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用碘量法测定其浓度,用无菌硬水配制过氧乙酸稀溶液。参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中和剂鉴定实验,选择3g/l硫代硫酸钠+10g/l吐温-80作为中和剂。取消毒试验用试管,先加入0.5ml鲍曼不动杆菌悬液,再加入0.5ml有机干扰物(0.3%牛血清白蛋白,3%牛血清白蛋白),置20℃±1℃水浴中5min后,用无菌吸管吸取过氧乙酸4.0ml注入其中,迅速混匀并立即计时,待作用至预定时间,用数字可调移液器吸取0.5ml上述混合液加入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作用10min后,吸取1.0ml样液加于无菌培养皿中(每管样液接种2个培养皿),将冷至40℃-45℃的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15ml倾注于已加入样液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置37℃的温箱内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试验分为3个过氧乙酸浓度组:0.005%(50mg/l),0.01%(100mg/l),,0.02%(200mg/l)以及5个作用时间(1min,3min,5min,15min,30min)。同时设立对照组:用稀释液代替消毒液,进行平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所得结果代表菌液原有浓度,以作为计算杀灭对数的初始浓度。试验均重复3次,计算各组的活菌浓度(cfu/ml)。 结果 1、过氧乙酸的含量:过氧乙酸A液和B液以10:8(体积比)混匀,密闭放置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其含量分别为182g/l、194g/l、188g/l。 2、中和剂鉴定试验:采用0.02%过氧乙酸和3%牛血清白蛋白,中和剂3g/l硫代硫酸钠+10g/l吐温-80,第1组无细菌,第2组菌落数158 cfu/ml,第3组菌落数56625000 cfu/ml,第4组菌落数57292000 cfu/ml,第5组菌落数60080000 cfu/ml,第6组无菌生长,第3、4、5组的组间菌落数误差率为2.4%。 3、3%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有机干扰物的各试验组的比较:三种浓度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0.005%过氧乙酸与0.01%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比较:0.01%过氧乙酸明显增高(P0.01);0.005%过氧乙酸与0.02%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比较:0.02%过氧乙酸明显增高(P0.01);0.01%过氧乙酸与0.02%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比较:0.02%过氧乙酸明显增高(P0.01)。 4、0.3%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有机干扰物的各试验组的比较:三种浓度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0.005%过氧乙酸与0.01%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0.02%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明显比0.005%过氧乙酸增高(P0.01);0.01%过氧乙酸与0.02%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比较:0.02%过氧乙酸明显增高(P0.01)。 5、3%牛血清白蛋白和0.3%牛血清白蛋白有机干扰物作用下的杀菌效果的比较:0.005%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3%牛血清白蛋白组明显低于0.3%牛血清白蛋白组(P0.01);0.01%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3%牛血清白蛋白组与0.3%牛血清白蛋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0.02%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3%牛血清白蛋白组与0.3%牛血清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过氧乙酸浓度0.005%-0.02%范围内,随着浓度的提高,灭菌效果逐渐增高。 2、对医院物品和器械进行消毒时选择0.01%过氧乙酸作用5分钟或0.02%过氧乙酸作用1分钟可达到满意灭菌效果;0.01%过氧乙酸作用10分钟或0.02%过氧乙酸作用5分钟可达到灭菌状态。 3、有机干扰物(牛血清白蛋白)可影响低浓度(0.005%)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但对高浓度(0.01%,0.02%)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应用所研究的消毒剂于临床,评估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效果,以达到指导临床工作,降低感染率、缩短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病人的费用,减少不动杆菌耐药菌株在病人中的传播,预防和控制暴发流行。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1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美兰;;略谈过氧乙酸的稳定性与合理使用[J];医药导报;1986年05期

2 刘育京;过氧乙酸灭菌器[J];中国消毒学杂志;1994年01期

3 徐华良;屈海民;刘长春;王伊琴;冯永胜;李培锋;关红;哈斯苏荣;张爱荣;;强力消毒灵过氧乙酸过氧乙酸配伍甲醇消毒效果的比较试验[J];内蒙古兽医;1994年02期

4 唐君兰;过氧乙酸对手术器械残余血的处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1995年05期

5 李增艳,王春娜;过氧乙酸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冯三祥;云存德;朱秋茹;孙勇;;过氧乙酸的配制及稳定性观察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1983年01期

7 廖德祥;;过氧乙酸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J];贵州医药;1991年04期

8 黄之奇;过氧乙酸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02期

9 孙泉文;过氧乙酸对实验动物饲养盒的灭菌效果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李冬娥;过氧乙酸巧除湿化瓶水垢法[J];护理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艳飞;王俊瑞;顾海彤;尚欣荣;曹晶晶;王玫;鲁辛辛;;医院爆发流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关键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罗宇芬;赖伟华;潘梦莹;;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临床用药分析[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立颖;黄磊;徐国宾;夏铁安;;碳氢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曹阳;马全玲;魏殿军;赵猛;;天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卢雅敏;邹安庆;侯佳惠;费静娴;郭美艳;周铁丽;;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评价[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史莉;;1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7 唐吉斌;翁伟;周东升;吴志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董琳;张同强;王志远;李海燕;;儿童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刘天祥;薛晓东;张永明;;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耐药性传递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宋英娇;;神经外科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4例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六所 汤立合 孙宇 解放军总医院 申琳;正确使用过氧乙酸[N];中国老年报;2003年

2 周奇;如何正确使用过氧乙酸杀菌[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曲振虎;请慎用消毒液[N];闽西日报;2005年

4 王宏生 郭春杨 本报记者  陈占军;幼儿园消毒液爆炸谁之过[N];中国商报;2006年

5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沈們;过氧乙酸高效杀菌 配制使用有规范[N];保健时报;2005年

6 通讯员朱水英 记者李水根;鲍曼不动杆菌研究获多项创新成果[N];健康报;2010年

7 祝建芳邋朱水英 特约记者 俞欣;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新耐药基因[N];健康报;2008年

8 杨青;用过氧乙酸要注意开窗通风[N];健康时报;2003年

9 陶庆春;警惕鲍曼不动杆菌[N];健康报;2006年

10 王乐意;山西将用10天建成万吨过氧乙酸装置[N];中国化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一骐;中国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威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闫中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多态性及耐药基因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许攀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与“耐药岛”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丁;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悦;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W61耐药与播散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皮博睿;多重耐药菌消毒剂抗性和精氨酸代谢移动元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马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李红斌;麦草化学机械浆高白度漂白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10 周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星;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郭普;蚌埠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β-内酰胺类药物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赖智双;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秀丽;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5 关晓宣;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临英;抗菌药物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和体内抗菌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周云;多种外排泵抑制剂逆转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1年

8 蒋颜;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培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及调控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20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320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