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03 12:22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鼠疫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及流行病学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张晓媛  

【摘要】: 在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着一些以一段相同或相似的核苷酸序列为重复单位(也称为核心序列),首尾相连重复的序列,被称为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由于重复数的不同,而造成生物的多态性。目前,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菌株鉴别、基因分型等方面。 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为鼠疫菌)染色体基因组序列长度约为4.59~4.66Mb,编码4037~4198个开放读码结构(ORF),GC含量为47.6~50.0%。除此之外,鼠疫菌还含有6MD(pPCP1)、45MD(pCD1)和65MD(pMT1)3个质粒,其中6MD和65MD质粒为鼠疫菌所特有,编码相关的致病基因和毒力决定因子。鼠疫菌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在鼠疫菌基因组中存在着较大量的串联重复序列,而同一位点的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的鼠疫菌株间存在着多样性。根据鼠疫菌的这一特点,试验选取了16个VNTR位点对我国各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生态型的213株鼠疫菌和1株EV菌进行了串联重复序列分析。通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子量计算、测序和序列比对获得重复数,最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在16个VNTR位点中,.有的位点的核心序列发生了突变,且突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突变位置固定,只发生置换或颠换而没有插入和缺失的发生。另外,我国鼠疫菌的重复数存在不连续的情况,并且有的位点某一种重复数的菌株只有1个(所有位点均没有出现重复数为15的情况)。 通过对所得16个VNTR位点多态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将VNTR位点进行了优化组合,确定了可用于鼠疫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的10个位点。基于10个VNTR位点的MLVA结果显示,214株鼠疫菌被分为14个群,74个MLVA型,说明我国鼠疫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的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比较我国鼠疫菌的生态型和MLVA型,结果显示二者吻合较好,基本上建立了鼠疫菌生态型和MLVA型的有机联系,MLVA型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鼠疫菌的生态型。同时,最小生成树提示了我国不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进化关系。 首次将MLVA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云南玉龙的突发鼠疫疫情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玉龙菌株16个VNTR位点的重复数完全相同,为同一MLVA型,提示它们来源于同一流行过程。聚类结果显示云南玉龙菌株与青藏高原型菌株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为进一步确定当地潜在鼠疫疫源地的性质和感染来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Q933
【目录】:

  • 缩略词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3
  • 材料与方法13-24
  • 一、材料13-19
  • 二、实验方法19-24
  • 实验结果24-50
  • 1.遗传标记在CO92全基因组中的位置及其毗邻的基因24-27
  • 2.我国鼠疫菌16个VNTR位点的重复数27-43
  • 3.我国213株鼠疫菌及EV菌在16个VNTR位点中的主要特征43-45
  • 4.我国鼠疫菌及EV菌MLVA基因分型结果45-50
  • 讨论50-55
  • 1.我国鼠疫菌VNTR的特点分析50-53
  • 2.我国鼠疫菌MLVA型与其它分型方法的比较53
  • 3.应用MLVA进行云南玉龙疫情的溯源分析53
  • 4.我国鼠疫菌MLVA型的意义和总结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86
  • 综述86-95
  • 参考文献92-95
  • 致谢9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俊洁;夏淑婷;王鹏;宋志忠;;鼠疫耶尔森氏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年03期

    2 王晔茹;徐潇;崔生辉;李凤琴;;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在细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娜;中国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王梅;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菌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连续,海荣,魏建春,孙莲芝,俞东征;鼠疫耶尔森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年06期

    2 黄芳,俞东征,海荣,蔡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3 俞东征,海荣,董兴齐,李敏,夏连续,史献明,魏建春,崔百忠,王鹏,孙连芝,张志凯,胡源,张恩民;中国鼠疫菌种资源遗传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11期

    4 魏建春,俞东征,海荣;中国鼠疫菌核糖体型地理分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11期

    5 宋亚军,郭兆彪,张敏丽,王津,杨瑞馥,赵铭山,丛显斌,张春华;鼠疫耶尔森菌中国分离株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6 海荣,魏建春,蔡虹,周艳,张建华;四川石渠县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石丽媛;于国林;董兴齐;海荣;俞东征;;云南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指纹图谱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12期

    2 吴明寿;郭英;钟佑宏;王鹏;于国林;董兴齐;刘海洪;郭兆彪;戴二黑;宋亚军;杨瑞馥;;云南鼠疫耶尔森氏菌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年02期

    3 陈虹;杨文;李富忠;蒋和柱;许光荣;李光清;严冬丽;罗志丹巴;段勇军;邓佳云;祝小平;汪立茂;;青藏高原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危害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年06期

    4 杨海;胡蝶;雷新耀;王戬;蔡正华;汪祖富;;地理隔绝对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和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形成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1期

    5 石丽媛;王鹏;叶蕊;张蓉;;鼠疫疫苗株脉冲场凝胶电泳操作规范的建立[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年03期

    6 孙飞龙,杨水云,吴明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PCR反应体系的快速优化[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柯碧霞;谭海玲;邓小玲;刘美真;陈经雕;钟豪杰;李柏生;柯昌文;;广东省福氏志贺菌F4c的病原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05期

    8 周晓磊;刘振才;丛显斌;李群;王子军;;鼠疫预测预警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年05期

    9 朱俊洁;夏淑婷;王鹏;宋志忠;;鼠疫耶尔森氏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年03期

    10 骆利敏;李明;王文敬;芮勇宇;陈瑶;;中国布鲁氏菌核糖体的基因多态性[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显斌;江森林;;中国鼠疫疫源地的研究与监测[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浦昀;三种鼠传疾病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宋亚军;鼠疫耶尔森氏菌布氏田鼠疫源地菌株9100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初步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戴二黑;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分型与适应性微进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傅术琳;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产酸相关基因及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倪斌;鼠疫耶尔森菌质粒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致病相关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涛;猪链球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及多价疫苗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2 张玲;实时定量PCR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和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3 崔步云;布鲁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赵振祥;布鲁氏菌的脂肪酸分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温建新;极端环境微生物三种功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申小娜;鼠疫耶尔森菌编码序列及田鼠型鼠疫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7 苗志刚;巴尔通体脂肪酸分类鉴定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朱鹏;基于液态悬浮芯片的鼠疫耶尔森氏菌SNP分型[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蓉;云南省鼠疫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及流行病学意义[D];大理学院;2013年

    10 张正芳;中国布鲁氏菌分离株REP-PCR基因分型研究与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来玺,杨子平,任静,李蕾;鼠疫菌溶源性的检测[J];地方病通报;1986年01期

    2 赵飞,徐菲莉,海啸;鼠疫噬菌体对氯仿的敏感性[J];地方病通报;1987年04期

    3 郭英;张丽云;夏连续;张志凯;蔡虹;马凤琴;张建华;海荣;宋志忠;;云南省玉龙县鼠疫菌的生化特性[J];地方病通报;2008年03期

    4 董国润,李敬海,段家伟;用鼠疫噬菌体诱导鼠疫菌L型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0年04期

    5 李书宝;中国鼠疫监测现状及疫情态势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年05期

    6 谷爱娣,樊振亚;3种对人致病性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年04期

    7 夏连续,海荣,魏建春,孙莲芝,俞东征;鼠疫耶尔森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年06期

    8 洛桑群增;西绕若登;;西藏人间鼠疫流行态势与控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4期

    9 宋志忠;夏连续;梁云;郭英;鲁亮;王国良;蔡文凤;张正飞;和映天;张福新;董兴齐;于国林;王健;俞东征;;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年01期

    10 邹艳波;迟秀娟;赵斌;;鼠疫噬菌体试纸方法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亚军;鼠疫耶尔森氏菌布氏田鼠疫源地菌株9100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初步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崔玉军;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库及鉴定溯源系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李艳君;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组多态性研究及快速鉴定溯源系统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小娜;鼠疫耶尔森菌编码序列及田鼠型鼠疫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兆彪,张敏丽,汪晓辉,王津,杨瑞馥,张春华,丛显斌,张景林;用UDPE技术检测和鉴定鼠疫耶尔森氏菌[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年05期

    2 李书宝;中国鼠疫监测现状及疫情态势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年05期

    3 刘振才,海荣,李富忠,李超,丛显斌,高崇华,汪立茂,魏柏青,陈洪舰,陈虹,于晓涛,李存香,石映祥,许光荣,李光清,吴国康,严冬丽,李敏,曹淑兰,张春华,魏建春,蔡虹;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年06期

    4 魏建春,海荣,蔡虹,俞东征;鼠疫耶尔森氏菌inv基因中IS1541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5 魏建春,海荣,孙连芝;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菌脉冲场电泳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年04期

    6 黄芳,俞东征,海荣,蔡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忠;俞东征;海荣;魏建春;马凤琴;蔡虹;张建华;郑玉红;付秀萍;张志凯;张恩民;徐冬蕾;;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9期

    2 田国忠;海荣;俞东征;魏建春;马凤琴;蔡虹;张建华;郑玉红;付秀萍;张志凯;张恩民;徐冬蕾;;利用串联重复序列研究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分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8期

    3 邹祺;张伟宏;张雷;张善锋;;河南地区汉族85份无关个体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7期

    4 袁泽轶;张琳琳;张国范;;基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EST数据库的串联重复序列特征分析[J];海洋通报;2010年01期

    5 熊磊;聂刘旺;;不同产地中华鳖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及结构比较[J];生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6 赫崇波;曹洁;刘卫东;周遵春;葛陇利;高祥刚;王效敏;;圆斑星鲽及相关种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J];遗传;2007年07期

    7 高祥刚;孙凡越;李云峰;鹿志创;韩家波;赫崇波;;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线粒体D-loop区异质型研究初探[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S1期

    8 孔杰,高焕;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J];科学通报;2005年13期

    9 张琳琳;李莉;张国范;;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EST串联重复序列的组成和分布[J];海洋科学;2011年04期

    10 陈曦,陈江野;白色念珠菌ALS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晓瑜;于姗姗;周立石;董晓丽;许辉;;角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控制区的全序列结构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朱元鼎教授诞辰110周年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旭波;张全启;齐洁;王志刚;王兴莲;;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W性染色体基因组的初步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贾永前;钟凌;李瑞;杨玲;孟文彤;倪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分析及FLT3-ITD重组载体的构建[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汪德生;罗明星;史开志;曾佑玲;李永明;;应用PCR技术鉴别诊断马立克氏病[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段肖翠;靳霞;刘静;王晓燕;吕占军;;L1不同片段正、反序列影响基因表达研究[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山丹;孙敏;张为远;李坚;;染色体异常疾病产前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曹丽华;麻宏伟;罗阳;王丽波;王述森;;应用STR连锁分析和TPPCR方法进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基因诊断[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夏继飞;乔丽平;尚月丽;姚大伟;杨德吉;;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鸡马立克肿瘤分子诊断的研究初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毳;李继萍;柴宝峰;;微卫星标记的发展及植物研究中的应用[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陈晓;任倩;杨珣;王爱国;傅金恋;;猪MUC1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勇;[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吉春;外源性肿瘤抗原MUC1串联重复序列多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高焕;中国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3 栾生;日本囊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张玲玲;栉孔扇贝fosmid文库的构建及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子贤;人类Y染色体回文序列的进化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6 裔传灯;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着丝粒BAC克隆的筛选及其在种间杂种研究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7年

    7 阮晓红;大菱鲆(Turbot)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宋国立;棉属8个基因组物种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及其起源与演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胡大利;模拟人微卫星DNA的寡核苷酸对人免疫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旭波;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雌鱼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伟伟;频谱分析识别串联重复序列[D];燕山大学;2010年

    2 周建民;几个串联重复序列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及与水稻籼粳分化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陈仲中;耐辐射球菌中串联重复序列以及非编码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宋来鹏;三疣梭子蟹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张代臻;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皓秋;杭州地区伤寒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菌株分子特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高露;利用中高度重复序列对栽培稻与几个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张炜;利用小麦SSR研究其近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微卫星序列的进化[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9 孙佳莹;软件SSRMINING1.0的编制以及大豆(Glycine max)EST-SSR的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曾艳华;薏苡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鼠疫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及流行病学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32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