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负担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pidemiological burden of non-typhoi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fection in Guangzhou and to propose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for food-borne diseases. Methods 9 active surveillance hospitals for food-borne diseases were set up in 6 districts of Guangzhou. The sampling rate of diarrhoea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almonella and the sensitivity of laboratory tests were investigated in 12 month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whole city were calculated. Random sampling of diarrhoea was carried out in 3 districts of Guangzhou to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diagnosis of diarrhoea cases, and the reporting rate of salmonella infectious diarrhea in hospital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was monitored b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Using the pyramid model of epidemiological burden of food-borne diseases, the actual incidence of Salmonella infection was estimated by multiple correction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od-borne disease active and passive surveillance data for disease burden analy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sampling rate of diarrhea cases in 12 months was 38.34%, the detection rate of Salmonella was 28.24%, the sensitivity of laboratory test was 87.5%, the diagnosis rate of diarrhea cases was 23.91%, and the reporting rate of salmonella infectious diarrhea was 42.98%. The sampling rate is 38.34%, the detection rate is 28.24%, the sensitivity of laboratory test is 47.5%, and the reporting rate is 20.94%. It is estimated that 64,586 cases of salmonella infection in Guangzhou (95%CI:44 136 / 101,921).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508.5 / one hundred thousand (95%CI:347.5~802.5/ one hundred thousand), only 171 cases were reported passively in the whole city in the whole year, and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1.3 / one hundred thousand.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incidenc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under-5 age group (3 583.2 / one hundred thousand) and the lowest in the 15-year-old 24-year-old group (23.5 / one hundred thousand). Conclusion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yramid model of disease burden in the field of food-borne disease burden research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ive surveillance improves the sampling rate, detection rate, laboratory sensitivity and reporting rate of food-borne diseases, especially specific pathogens, which is helpful to make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estimation of burd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rden of non-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fection was heavy in Guangzhou, especially in the population under 5 years ol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皖南医学院;
【基金】:中美新发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子项目6(1U2GHH00018-01)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A2013069)
【分类号】: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用文献综述法估计我国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疾病负担[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7期
2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勤;;2010年广州市天河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J];当代医学;2011年34期
2 黄静;梁建华;王斌;谢慧;冯继军;周阳彬;刘力;申幸福;胡乐群;;恩施市25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调查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6期
3 黄兆勇;唐振柱;;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J];应用预防医学;2012年02期
4 周藜;朱玫;周倩;陈依江;汪思顺;;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粉微生物污染水平分析[J];贵州医药;2012年01期
5 于传宁;汪思顺;周亚娟;刘怡娅;朱姝;;2004—2011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年06期
6 宋晓昀;蒋希宏;李瑞;王凡;张磊;郑晓南;;一起不明致病原因腹泻暴发的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4期
7 贺琳博;;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J];电子制作;2014年02期
8 袁丹;吴日明;王华洪;;岳阳市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9 叶玲清;陈伟伟;杨毓环;马群飞;洪锦春;;福建省2010年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10 包贤艳;黄坚;白海涛;李师勤;;北海市2010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雪莲;王志琴;张晓红;翟少华;袁浩翔;秦菊;;肉品中两种致病菌的双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丽荣;魏泉德;林毅雄;谭爱军;郑予柯;方艳梅;肖慧洁;;食源性致病菌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的研制[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振东;杨克趋;王洁;;如何做好专科医院检验科管理[A];2013海南省第五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何洁仪;李迎月;邓志爱;林晓华;余超;;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特征性分析[A];2012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万义;副溶血弧菌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基因分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余水静;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靶点发掘系统及数据库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4 汪雯;虾仁中副溶血弧菌杀菌技术的微生物预测模型与定量风险评估[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雪莲;新疆某屠宰场羊肉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及肉品中两种致病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燕;副溶血性弧菌免疫检测新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3 王红;苹果和梨果表面酵母多样性及其食用安全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4 丁勃;山东省凉菜类餐饮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5 吴伟华;几种天然食用成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协同抑菌效果及其损伤机理[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6 王欢;合肥地区鸡肉中沙门氏杆菌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锦泓;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欣彤;上海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tdh基因的克隆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世杰;杨杰;谌志强;张伟;李君文;;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刘秀梅;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3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云;;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菌株及流行趋势[J];传染病信息;1998年03期
2 刘家发;朱建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3 向晓冬;赵兵;简桂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3期
4 张金菊;彭华;郝鹤军;;北京市昌平区布利丹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1例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8年12期
5 陈新华;;控制食源性疾病需要全球的努力——一项应予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J];国外医学情报;1997年22期
6 贺连华,吴平芳,刘涛,王瑞端,陈妙玲;深圳市熟食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2期
7 戴月,袁宝君;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模式初探[J];江苏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8 史宁,程慧娟;辐照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8期
9 任玉华,田海霞;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J];职业与健康;2005年12期
10 鲍雯;;食源性疾病猛于“添加剂”[J];防灾博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控制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丽萍;姚琳;周德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晁蕊;;一起食用青皮红肉鱼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余水静;周强;李宵;史贤明;;主要食源性致病细菌特异性靶点数据库SMDB[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许军海;;建立健全放心肉、蛋、奶的卫生保障体系[A];“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论文集[C];2011年
6 侯为道;傅小鲁;;影响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监测与控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索玉娟;于宏伟;凌巍;贾英民;;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肖峰;陈伟;;现代食品微生物控制面临的挑战[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方泽珊;;预防和监督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学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智成;;试论食源性疾病报告、举报或投诉的登记受理[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尚丽;食源性疾病监测将实行网络直报[N];大同日报;2010年
2 记者 吕静;食源性疾病实现四级网络直报[N];本溪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丽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系统开通[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记者 傅之庭 通讯员 陈春 陈婷;国检首个食源性疾病研究室在大榭设立[N];宁波日报;2010年
5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宋斌;健全食源性疾病防范监测机制[N];光明日报;2011年
6 记者 钱峰;开展食源性疾病症状监测[N];健康报;2009年
7 刘彩霞;英国发布《食源性疾病控制策略》草案[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吴一福;谈食源性疾病的危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新华;食源性疾病正不断增长[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乔婷;食源性疾病全球关注的问题[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雪丹;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胡玉山;食源性病原菌分子分型及其寡核苷酸膜阵列检测技术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保伟;食源性沙门氏菌特性及耐药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姬华;对虾中食源性弧菌预测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D];江南大学;2012年
5 王耀;肉制品和乳制品中致病菌检测技术体系建立及李氏菌分型鉴定与溯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韩立鹏;脂类食品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生成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孟赫诚;广州市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姜晓冰;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健舜;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分子进化与酸应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巢国祥;副溶血性弧菌传播特征、O3:K6流行克隆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多位点序列种群遗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传玲;食源性疾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2 吕静;卢湾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3 罗旭;军队医院食源性生物安全监控体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刘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5 邵坤;山东省食源性沙门氏菌监测及分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徐冬e,
本文编号:2452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45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