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几丁质酶和杀虫晶体蛋白对蚊虫协同毒杀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1 11:51
【摘要】: 球形芽胞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和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成功应用于疾病媒介蚊虫生物防治的好氧芽胞杆菌。它们的杀蚊活性都依赖于在芽胞期产生的晶体蛋白,球形芽胞杆菌的晶体蛋白是由二元毒素(Binary toxins,Bin)组成,重复使用单一的二元毒素易致蚊幼虫产生抗性;而Bti的晶体蛋白则由多种毒素蛋白组成。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几丁质酶(Chitinase,EC 3.2.1.14)可水解昆虫中肠围食膜上的几丁质,使围食膜成型延迟或形成穿孔,有利于其他毒素更好的发挥作用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为探究几丁质酶在蚊虫防治中的具体作用,,本论文对几丁质酶对蚊虫的毒力、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几丁质酶同晶体毒素蛋白对蚊幼虫的协同毒杀作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测定了高产几丁质酶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e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的杀蚊活性,证明几丁质酶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具有一定的毒力,但毒力较低,其LC_(50)和LC_(90)分别为8.99μg/ml和28.5μg/ml。同时,单独的几丁质酶对蚊幼虫还具有一定的后致死作用。当几丁质酶与二元毒素共同作用于敏感致倦库蚊幼虫时,几丁质酶表现出明显的对二元毒素的增效作用。 采用特异性PCR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芽胞杆菌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和酶活性进行了检测,表明所有球形芽胞杆菌标准血清型菌株均不含几丁质酶基因和不产生几丁质酶,26株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野生菌株有25株可产生几丁质酶活性,而苏云金芽胞杆菌的31个标准血清型菌株和31个野生型菌株中只有4个野生型菌株不含有几丁质酶基因和不产生几丁质酶。 对筛选出的三株高几丁质酶活性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T04A001、T13003及Gr-9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三个几丁质酶基因具有98%相似性,其编码的蛋白均由四个高度保守的主要功能域组成,即信号肽区、催化区、粘蛋白Ⅲ型类似区及几丁质结合区。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来源于T04A001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chiAC ORF在T7启动子控制下的原核融合表达。重组菌株E-pETC21在1 mM IPTG诱导的条件下可大量表达产生几丁质酶,酶活最高可达到约420 U/ml。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E-pETC21在产生70 kDa ChiAC表达带的同时,还可产生两条大小分别为40 kDa和29 kDa的降解带。 将chiAC分别在自身营养期启动子和二元毒素芽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下在杀蚊细菌野生菌Bti IPS78和Bs 2297中表达,得到的重组菌株分别在营养体时期和芽胞形成期能表达产生几丁质酶。几丁质酶在营养期的大量表达对重组菌株Bti-pBC的芽胞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随之也影响了重组菌株对蚊幼虫的毒力,但对重组菌株2297-pBC的芽胞形成及杀蚊毒力则没有显著影响。几丁质酶在芽胞形成期的表达对重组菌株Bti-pabC和2297-pBbC生长和芽胞形成没有影响。生物测定表明,在芽胞期表达几丁质酶的重组菌株对库蚊幼虫的毒力较野生菌株高。由于表达的外源几丁质酶对二元毒素的增效作用,重组菌株2297-pBbC对抗性蚊虫的毒力比野生菌株高约4,700倍。为今后为几丁质酶在蚊虫的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文】:

几丁质酶和杀虫晶体蛋白对蚊虫协同毒杀作用研究


几丁质酶和杀虫晶体蛋白对蚊虫的协同毒杀作用菌体一端膨大,因此抱子囊呈鼓糙状;在抱子囊成熟后,其伴抱晶体和芽胞仍保持结合状态,两者同被包在芽胞外膜内(图1一1)121。图1一1球形芽胞杆菌的晶体131球形芽胞杆菌在1904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种被确立,直到1964年Kenen才分离筛选到第一株对蚊幼虫有毒力的球形芽胞杆菌菌株(S俪nK)[’l。尽管这株低毒力菌株需要七天才能使蚊幼虫致死,然而使球形芽胞杆菌作为蚊幼虫病原菌由此而开始为人们所了解。此后人们一直持续不断的筛选对蚊幼高毒力的球形芽胞杆菌菌株。1976年,singer等首次分离到一株高毒力菌株1593[sl。之后便有更多的具有高效杀蚊活性的球形芽胞杆菌菌株被分离,如2297I’l、2362Iv]、认B59[8l和c3一1[91等。Bs通常采用DNA同源性分析,鞭毛血清抗原分析和对噬菌体敏感性实验等方法进行种内鉴定。DNA同源性分析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是总组成定量其分子量的大小,二是G+C的摩尔百分比(GC%),所有的有毒菌株都具有较高的DNA同源性(>79%)。因为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

几丁质酶和杀虫晶体蛋白对蚊虫协同毒杀作用研究


和硫酸钱沉淀法得到的几丁质酶经过透析后,测得其蛋白浓度为200林创加1,几丁质酶比活力为 500Ulml。SDS.PAGE分析显示,沙雷氏菌s3菌株的几丁质酶主要由大小约58、51、39、29及 21kDa的五种几丁质酶组成(见图2一l)。图2一11:标准分子量R叹einM出火er;2:纯化的几丁质酶s.m。甲亡e‘c曰”s3菌株纯化的几丁质酶。2.2.2二元毒素的晶体提纯液体双相法提纯得到的B.甲 haericoC3碑1菌株伴胞晶体经过冷冻干燥,称重得其蛋白量,一20℃保存。使用时溶于适量双蒸水。SDS.PAGE分析显示晶体主要由 42kDa和 51kDa的二元毒素组成。 kDa1266.24535赢)翰澎鬓图2一2纯化的二元毒素1:标准分子量P旧 telnMaJ业 er;2:BsC341菌株提纯晶体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18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杰;废弃虾蟹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1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521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