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北京市海淀区中暑病例分布特征及气象判据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23:44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中暑发病人数与关键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该地区的中暑等级气象判据。方法分析北京市海淀区3家医院2009—2011年236例中暑病例的分布特征;以同期逐日13个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派生出当日与前1~4 d各要素的累积平均值及发病前1~4 d各要素值,共117个气象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影响中暑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中暑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男女性中暑高峰年龄均为20~49岁。温度是导致中暑的决定性因子,日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累积平均温度、前期温度均与中暑发病人数呈正相关(P0.01),其中累积温度效应大于当日及滞后温度效应。累积4 d平均气温(T4)、连续变温天数(TD)、相对湿度、降水对7月和6、8月日均中暑人数均有影响。以T4、降水日(RD)、TD为指标,建立了中暑等级气象判据,7月和6、8月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8.8%和70.5%。结论中暑等级气象判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为有关部门及市民提供出行服务指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玲玲;陈正洪;李松汉;王瑛;卢明;;城市居民中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暴雨灾害;2007年03期

2 谈建国;宋桂香;郑有飞;;1998 和 2003 年上海市夏季人群死亡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6期

3 张国高,贺涵贞,吴扬,吕裕强,龚晓亮,邬堂春,陈德权,龚鹏飞,陈胜,石武祥;职业卫生中热休克蛋白的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年02期

4 王喜全;龚晏邦;;“城市干岛”对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0年11期

5 井然;钱捷;弓景波;梅竹松;王新兴;钱令嘉;;热应激大鼠心脏损伤与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10期

6 张德山;邓长菊;尤焕苓;赵娜;;北京地区中暑气象指数预报与服务[J];气象科技;2005年06期

7 陈正洪;何玲玲;王祖承;;武汉市居民中暑综合气象指标分析[J];气象科技;2007年06期

8 焦艾彩,朱定真,陶玫,胡洛林,茅志成;南京地区中暑天气条件指数研究预报[J];气象科学;2001年02期

9 王迎春,葛国庆,陶祖钰;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8夏季奥运会[J];气象;2003年09期

10 郑祚芳,王迎春;北京夏季持续高温过程特征分析[J];气象;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晓春;吴颖娟;王妍;李彩红;党冰;;2009年春末初夏持续高温天气分析及预报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贺哲;;河南省高温偏多和偏少年环流特征及其与OLR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郑洪玉;徐东升;王银龙;格根图雅;王辉;;呼伦贝尔市2010年6月下旬高温天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4 史军;崔林丽;田展;;上海高温和低温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5 何喜军;石源;;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11期

6 朱立柏;黄厚华;;乌司他丁治疗中暑9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4期

7 肖嗣荣;张可慧;刘芳圆;穆仲义;;石家庄市高温热浪与“三大火炉”城市的对比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8 谭晓风;丁颖;于晓华;;中暑预防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09年06期

9 丁婷;钱维宏;;Geographic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gional Dry and Wet Heatwave Events in China during 1960 2008[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年02期

10 陈武;胡淳焓;胡桂萍;;丽水市医院儿科急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谊;张姝丽;韩超;穆启占;;北京区域生活气象指数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建立[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崔庭;吴古会;岑启林;熊方;杨玲;;2009~2010年黔西南州特大干旱成因分析[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晓霞;薛德强;李长军;;济南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A];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吴菲;李树华;张丽红;刘剑;;不同比例乔灌草型绿地生态效益差异的研究[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5 刘彬贤;白玉荣;;逐日花粉浓度预报[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杨晓霞;薛德强;;济南高温闷热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戈;寿绍文;张广周;常保强;白家惠;;2005年6月河南省中部异常高温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贺哲;李平;乔春贵;王蕊;梁钰;谷秀杰;;郑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史印山;姚学祥;谷永利;顾光芹;;京津冀高温天气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何玲玲;陈正洪;;武汉市居民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统计特点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娟;不同室内热经历下人体生理热适应对热反应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2 谈建国;气候变暖、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及其健康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春;气候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其评价[D];新疆大学;2011年

2 刘颜;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测量系统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陈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敏;2002年7月15日华北地区酷热事件的诊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李春刚;北京2008年奥运会安全举办潜在危险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余永江;基于人体与环境热量平衡模型的中暑等级预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崔文广;深井热害对矿工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余兰英;重庆夏季高温干旱期间居民疾病谱表现特征及其发病规律性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潘晓红;我国东部地区30年夏季(6-9月)高温闷热天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雨鸿;北京夏季高温特征、成因及其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可群;王海军;王凯;陈正洪;许杨;;我国中部年、季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2 张尚印,宋艳玲,张德宽,王守荣;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3 史军;丁一汇;崔林丽;;华东地区夏季高温期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地理学报;2008年03期

4 季崇萍;刘伟东;轩春怡;;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5 陈月娟,张弘,周任君,武海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与亚洲地表温度之关系[J];大气科学;2001年04期

6 慕巧珍,王绍武,朱锦红,龚道溢;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J];大气科学;2001年06期

7 罗美娟,刘文英;南昌城市高温热浪气候分析[J];广西气象;2005年02期

8 谈建国;郑有飞;彭丽;顾松强;史军;;城市热岛对上海夏季高温热浪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8年S1期

9 乔盛西;;武汉中暑人数与体感温度、CDH的关系以及中暑发病的预报[J];湖北气象;1992年02期

10 何权,何祖安,郑有清;炎热地区热浪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冬明,郁世芳,陆建军,肖东海,徐仁权;农村大规模灭鼠后残存鼠分布特征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年02期

2 段智变;董改香;温晓庆;江汉湖;;兔小肠吸收纳豆激酶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营养学报;2008年02期

3 解清;欧阳荔;黄宁华;刘洋;张经华;王京宇;;轻稀土元素在大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J];中国稀土学报;2008年06期

4 张金良 ,潘起潜 ,谢建胜;基本消灭肺吸虫地区人群皮试阳性率年龄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年06期

5 杨继先;何忠绪;;鄂西土家族居住区HBsAg亚型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1年01期

6 袁方;顾国贞;张瑜;王萌;朱墨桃;丰伟悦;关铭;;低水平甲基汞暴露后汞在大鼠母仔亚细胞水平的分布特征[J];毒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7 张德军,田潇;印江县77例淋病患者分布特征的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1年03期

8 徐红艳,宋琦珍;锡山市13年主要传染病季节分布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年05期

9 岳倩;兰亚佳;;某钢铁厂10年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2期

10 胡伟江;周安寿;;某钢铁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佩柱;潘瑞芳;;秦皇岛紫外线特征和日晒疾病预防[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席林华;刘培宁;;肠道病毒感染的季节和年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姜建惠;张建英;;中国饮用水源砷污染分布特征与可持续管理对策[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陈彩粼;洪荣涛;陈武;欧剑鸣;蔡少健;张莹珍;詹美蓉;严延生;;福建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5 熊鸿燕;林辉;徐辉;史春梦;许斌;张耀;马翔宇;程立庆;黄国荣;;四川地震灾区某小学一起结膜炎暴发事件的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6 詹福初;郑金春;;常山县2004年螺情分析与防制对策[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7 任先平;梁培劲;;湖北省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爆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8 巩纯秀;米杰;曹冰燕;;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血糖分布特征[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陆建荣;黎燕;汪惠群;钱小平;;1978-2004年富阳市农村食物中毒分析与防治策略[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小姝;赵虎;吴爱红;申素芳;;河南省部分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调查分析[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王英;怎样防止面部“T”区出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记者 张洁;我省调查表明:超过1/4的吸烟者曾尝试戒烟[N];湖北日报;2006年

3 魏萍;我国开展食品饮用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N];健康报;2008年

4 蒋建蒙;蒙自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N];红河日报;2008年

5 马全祥;心情愉快家庭和睦者健康长寿[N];北京社会报;2007年

6 计轩;我市育龄妇女可享受免费健康检查[N];安康日报;2008年

7 仲崇山;解开地球化学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之谜[N];新华日报;2004年

8 顾久荣;卢龙县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N];中国人口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雅娟;澄迈长寿村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健康意义[D];海南大学;2013年

2 姚应水;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3 王丽;典型乡镇饮用水源有毒污染物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吴正勇;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酚类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笑;我国一般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分布特征及基准值[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文静;PBDD/Fs及PCDD/Fs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5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555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