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福建省某自然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23:44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沿海某自然村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HCV株基因特点,探讨与HC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传播途径。 方法:以该自然村所有自愿参加调查村民为对象,进行HCV感染相关素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被调查者血清,检测抗-HCV与HBsAg,RT-PCR扩增抗-HCV阳性者血清HCV NS5B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来自Genebank的参照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对HCV进行基因分型,描述其基因序列同源性。 结果:调查并抽取血样1009人,抗-HCV阳性率28.15%(284/1009);HBsAg阳性率16.25%。女性抗-HCV阳性率较男性稍高(30.56% vs.25.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最低为≤10岁年龄组2.14%(3/140),最高为50~60岁年龄组56.70%(55/97),抗-HCV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未婚者抗-HCV阳性率3.35%(13/388),已婚者阳性率为43.64%(27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22.34)。无明确家族史抗-HCV阳性率为20.70% (95/459) ,有家族史者阳性率为34.36%(189/550)(P 0.001,OR=2.01),其中配偶感染HCV者抗-HCV阳性率达69.18%(110/15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配偶、儿女、兄妹感染HCV的家族史及在乡村诊所拔牙治疗史是HCV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284份抗-HCV阳性样品经RT-PCR扩增、基因测序成功108份样品,主要为1b 88.89%(96/108)和2a 11.11%(12/108)两个基因亚型,未发现有其它亚型存在,在亚型内大部分感染的HCV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与参照序列相比较,该自然村的HCV感染株与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的HCV基因同源性较高。 结论:该自然村抗-HCV阳性率为28.14%,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部分为2a亚型,感染者之间HCV基因存在高度同源性。年龄和HCV感染家族史为HCV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该自然村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传播途径不明的现实背景下,对现有的HCV感染者实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有效控制HCV进一步扩散重要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12.6;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凌;;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序列检测[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0年11期

2 Tabor E;侯莉;张景云;;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与结构——HCV所致肝细胞癌会议概述[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2年04期

3 陈华忠,蔡修熙;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3年02期

4 陈雷;曹爱琴;李继忠;韩维淑;计雪文;;应用“套式”PCR检测献血员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J];中原医刊;1993年05期

5 于建国;马国华;徐学芳;;36例血液透析病人抗—HCV检测[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6 李玉雨;李英信;李燕;李景源;金相哲;金海顺;白鹤贤;张金玉;吴京淑;;自然人群血清抗HCV抗体的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3年01期

7 金兆伟;张灵麟;;丙型肝炎病毒[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3年04期

8 王瑞,崔金凤,黄临萍;趋势重要的丙型肝炎[J];实用医技杂志;1994年01期

9 杨翔;;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4年06期

10 郑祖英;;丙型肝类——访传染病学专家刘克洲教授[J];健康博览;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春;张婧;常乐;刘家云;程晓东;苏明权;师长宏;贾战生;;一种模拟丙型肝炎病毒急性职业暴露感染模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计丹英;崔文英;丁嘉祥;张月;郭王;刘文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和护理预防措施[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龚作炯;;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及抗病毒靶位[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汪年松;盛晓华;张晓光;严艳;俞岗;崔勇平;唐令诠;;隔离丙型肝炎病毒标志阳性患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婷婷;陈姿喧;曾劲峰;章金刚;王文敬;边奕鑫;黎诚耀;;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自然康复与慢性感染的分子特征[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6 戚中田;赵平;;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与丙肝疫苗研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丁;;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徐元基;夏芳;凌世淦;陈德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的初步探讨[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徐元基;夏芳;凌世淦;陈德蕙;;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的初步探讨[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于立权;李鹏;崔玉东;朴范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贾晓惠 通讯员黄显斌 唐明山;我国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新基因[N];科技日报;2002年

2 王哲 薛晓玲 赵飞 袁源 孙国清 朱新朋;河南省部分地区HIV流行毒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及亚型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王江;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会伤害中枢神经[N];科技日报;2000年

4 肖鑫 朱晓军;抗体阴性不能排除感染丙肝[N];健康报;2003年

5 记者 张新生;巴拟推广自主研发新型验血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6 李向;癌症的危险因素[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7 编译 姚雨;新抗体可预防丙肝病毒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张加;FDA 批准HCV抗体快速血液检测试剂[N];中国医药报;2010年

9 梓桦;新型干扰素有望抑制非典病毒[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张汝金 肖鑫 本报记者 黄华敏;拼搏在医学科技前沿[N];解放军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华;表达HCV-NS3抗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卫星;酒精性肝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文军;四会市α和β地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洪沙;缺失突变HCV核蛋白DNA免疫效果的初步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胡巍;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及抑制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郑义;丙型肝炎病毒NS4B蛋白的功能[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立新;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非结构蛋白5A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8 许信刚;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囊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及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温晓玉;表达人干扰素调节因子重组杆状病毒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吕欣;嵌合型重组HCV cDNA的构建及体外转录RNA的感染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攸涛;福建省某自然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2 吉瑾;体外干扰素-α诱导的抗病毒作用与丙型肝炎病毒拮抗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宁;外周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测并应用基因芯片法对其基因分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4 朴莲淑;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D];延边大学;2006年

5 汤兆明;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6 赵月鸣;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许小亮;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QSG7701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D];暨南大学;2006年

8 梁勇;原卟啉钠提取工艺的改进及其对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9 沈才飞;不同缺失突变的丙型肝炎病毒核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师庆红;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55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