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群;许燕君;;浅谈基层疾控系统传染病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2 保根;;药膳预防春季传染病[J];食品与健康;2002年04期
3 张双立;潘婕;;北京市东城交道口地区10年学校传染病发病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7期
4 ;新品专区[J];中国卫生产业;2010年05期
5 陈大炫;;出差住宿须防传染病[J];现代营销;1996年04期
6 王学燕;龚健;雷芝樱;吴秀玲;;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置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7 王学燕;龚健;雷芝樱;吴秀玲;;广西2005~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6期
8 夏建宏;陈桂凤;李静娣;张安杰;;传染病护理人员伤害多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1期
9 杨柳;;准妈妈须防“胎儿传染病”[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年07期
10 赵斌;方菁;陈飒;;城中村与环境相关传染病危险因素探析[J];卫生软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家洪;薛文元;林如群;;对应分析在传染病分布研究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汪剑;张家峥;施萍;张华;;养好家犬的几项关键技术[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少兰;顾梅蕾;刘玉梅;;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门诊预防感染的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贵强;;传染病(感染病)的现状和展望[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5 刘建军;;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现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6 张红丽;;传染病门诊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绪敏;;传染病易感基因产业与未来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8 李长贵;;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9 杨洋;;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方法展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3:传染病的遗传易感性[C];2010年
10 马亦林;;近三年来传染病/感染病研究的新进展[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井;防春季传染病药膳[N];保健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陈静;得了传染病更不能讳疾忌医[N];保健时报;2005年
3 罗永浩;深圳:检疫不到位吃肉难放心[N];农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朱广菁;未来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主要影响因素达47种[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范珉菲;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启动[N];山西日报;2008年
6 刘涛;我市解除千余条传染病预警信息[N];太原日报;2008年
7 解放军302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黎明 黄显斌;夫妻间要防四类传染病[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记者 郑伟;我省强化措施防治春季传染病[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9 华跃;淮安全力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谭嘉 杨秋兰;科技:传染病防控的“千斤顶”[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偿;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乃中;世界水果果实害虫种类及其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江昌木;瓜实蝇种群系统与检疫防除综合技术[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马玉霞;甘肃省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刘勇;信息化合物在小蠹科昆虫检疫中的应用及相关鉴定数据库的初步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家赠;接触振子系统与接触粒子系统中的几类合作行为[D];上海大学;2009年
8 刘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气象流行病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潘秋惠;基于比特串的生物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岳华;新城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RNA干涉[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莺;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明道;十年来澳门地区病毒性传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3 杨宁;县、镇(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陈勇;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令保;昆山地区国境卫生检疫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万红莲;旅游与传染病的关系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舒国通;以不同人群为基础的传染病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胡明月;拱墅区传染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壮;四平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评价[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李丹;应用三种数学模型对传染病疫情进行预测和分布拟合[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5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57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