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湖羊交易市场从业人员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20-07-13 14:47
【摘要】:背景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后引引起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以20世纪中期最严重,70-80年代后连续保持下降态势,而90年代中期至今其疫情呈上升趋势。据浙江省2000--2007年对职业人群检测显示,总阳性率为1.19%(299/25197),阳性率逐年升高,并于2003年出现金省近20年来首例布鲁菌病急性病例,2005年和2006年发生局部暴发疫情。羊传播发病的病例临床经过比较典型、病情偏重,因病羊引引起或有羊相关产业的接触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92.65%(63/68)。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当地养羊业发达,流动人口多,自2010年发现布病首例病例后,发病人数及疫情波及范围有上升趋势。目的通过对桐乡市湖羊市场上的从业人员这一重点人群的进行监测并对资料整理、统计,调查布病人间感染情况,分析人间布病感染、发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同时,通过调查也可间接反映该市场动物检疫的情况,为后续开展动物疫情检测、加强牲畜免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桐乡市各湖羊交易市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5周岁及以上且从事半年及以上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对采集的从业人员的血清标本使用虎红(RBPT)进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感染,以凝集度为1:100(++)者为阳性病例。阳性者采血进行血培养,菌株送浙江省布病防治中心进行菌种鉴定,确定是否为羊种布病。确认为羊种布病阳性感染者作回顾性二次调查及现况调查,着重询问发病时间、发病症状、有无病羊接触史等情况。采用Excel录入数据资料,对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地域等采用x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阳性者采血进行血培养,菌株送浙江省布病防治中心进行菌种鉴定,确定是否为羊种布病。确认为羊种布病阳性感染者作回顾性二次调查及现况调查,着重+询问发病时间、发病症状、有无病羊接触史等情况。再对确认为羊种布病的感染者进行再调查,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桐乡市2010-2013年共检测湖羊市场从业人员610人,阳性确诊病例34人,总的阳性率5.57%。四年感染率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发病病例的人体症上看,以低热(74.19%)、关节酸痛(67.74%)、乏力为主(51.61%)3、从时间上分析,主要发病时间在5月(25.81%)、6月(22.58%);从季节上讲34例感染者以夏季出现的感染者最多(9.95%),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有统计学意义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有性别(x2=5.44,p0.05),年龄(p0.05)工种(p0.05),工龄(x2=6.10,p0.05)及所从事的市场地域(p0.05)。5、从业人员布病感染危险因素,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α=0.05检验水准,可能构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OR=0.393,95%CI=0.178-0.884),年龄(31-59, OR=0.254,95CI=0.081-0.796),工种(加工人员,OR=3.211, 95%CI=0.178-0.884)及有无流产子畜接触史(有,OR=3.544,95%CI=1.729-2.764),而操作有无保护措施是其保护因素(有,OR=0.231,95%CI=0.070-0.76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之间影响,与布病感染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流产子畜接触史(有,OR=5.198,95%CI=2.078-13.000),而操作有保护措施是其保护因素(有,OR=0.161,95%CI=0.045-0.577)结论1、布病的流行与季节和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工种、工龄相关。2、本病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接触流产子畜是布病的危险因素,从业人员操作戴手套等保护工具是布病的保护因素,即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其感染和发病的可能性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6.7;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谌秋华;;羊布鲁菌病1例[J];人民军医;2006年12期

2 杜巨才;薛云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布鲁菌病86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10期

3 花德英;;布鲁菌病的治疗及方法[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10期

4 邢进;王金锋;赵宝华;;布鲁菌病及其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3期

5 吕才福;;青海省海南州1958年-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3期

6 梁宝宏;;白城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8期

7 王强;杨冬梅;梁捷;;杜蒙县布鲁菌病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3期

8 杨飞飞;王淑梅;黄玉仙;陈明泉;蒋卫民;翁心华;;布鲁菌病9例附文献复习[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5期

9 刘健鹏;杨增岐;马杰;王军卫;王仲智;乔文军;刘小东;;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10 张爱华;张斌;;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279例布鲁菌病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海君;付跃娟;范顺富;汪建明;陈凌;郭玉香;徐叶进;盛棋跃;;浙江金华地区布鲁菌病六例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颖洁;刘月琴;张英杰;;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陈海;李春辉;朱兰兰;杨小敏;黎海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羊种布鲁菌[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布鲁菌病1例报告[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王凌航;杨涤;郜桂菊;赵红心;;艾滋病合并布鲁菌病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艳;王新卫;陈陆;赵军;杨霞;王川庆;刘红英;常洪涛;姚慧霞;;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筛选与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方华;牛布鲁菌病的防治[N];农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魏平;接触牲畜,当心布鲁菌病[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铮;北大医院汪波——果断诊断罕见疾病“布鲁菌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包头市第三医院肝病二科主任医师 宋敏利;莫把布鲁菌病当成“类风关”[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珍;内蒙古代表建议:加强草原牧区人畜共患流行疾病防控[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蕾;几种布鲁菌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曼;负载布鲁菌WboA-S_2株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的活化作用的体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吕蓓;湖羊交易市场从业人员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李慧;一起布鲁菌病的调查分析及布鲁菌病检测方法的比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孙岩;布鲁菌免疫磁珠富集试验研究和内蒙布鲁菌病危险因素调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陈科睿;2010-2014年靖边县羔羊与种公羊布鲁菌病检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艳;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志国;实时多重荧光PCR快速鉴别布鲁菌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云涛;北方某地区牛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9 王婷;布鲁菌LPS提取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周华亮;布鲁菌Omp19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275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1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