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附病例报告一例)
发布时间:2017-05-04 02:00
本文关键词: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附病例报告一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抑郁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国外研究推断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约20%,抑郁症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病死率增高,研究显示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在所有自杀死亡事件中,66%患抑郁症,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1993年WHO等组织将DALY减少作为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并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电抽搐治疗等。应用最多的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总的有效率只有70%。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主要集中于5—HT、NE及DA系统,按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方式进行分类,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MAOIs,SSRIs,NARIs,SNRIs,NASSA等。一些最新的抗抑郁药如5-HT_(1A)激动剂、褪黑素激动剂及作用于HPA轴的药物处于临床前期研究。电抽搐疗法是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70—90%,但因其产生一些严重副反应如认知功能损害而难以被接受。近10几年来,一项新的物理治疗技术——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使该技术有望成为能够替代电抽搐治疗的有效手段。临床上,15%的患者表现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or refractory depression,TRD),TRD是临床处理难题之一,对TRD处理、分级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抑郁症规范治疗过程。
【关键词】:抑郁症 流行病学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49.4;R181.3
【目录】:
- 第一篇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3-42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一.流行病学特点6-8
- 1.患病率与发病率6-7
- 2.自杀率7
- 3.其它7-8
- 二.抑郁症治疗8-28
- (一)药物治疗及进展8-15
- 1.抗抑郁药物分类8-13
- 2.药物相互作用13-15
- (二)心理治疗15-22
- 1.一般性或支持性心理治疗15-17
- 2.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17-18
- 3.认知疗法18-20
- 4.行为疗法20-21
- 5.家庭治疗21-22
- (三)电抽搐治疗22-24
- (四)经颅磁刺激24-28
- 1.rTMS治疗抑郁症的原理24-25
- 2.rTMS疗效相关因素研究25-28
- (五)其它治疗28
- 三.难治性抑郁28-32
- 1.定义:28-29
- 2.TRD相关因素29
- 3.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29-30
- 4.TRD的分级30-32
- 参考文献32-39
- 病例报告一例39-42
- 第二篇 神经可塑性与抑郁症(综述)42-53
- 一.神经解剖结构42-43
- 二.海马可塑性与抑郁症43-46
-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46-48
- 四.展望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志强,罗和春;抑郁障碍患病情况的中国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0期
2 毛薇,欧阳取平,王玉平;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8期
3 胡斌,卢小勇,魏波,陈宪生,涂远亮,余雪虎,李侃,邹圣军;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04期
4 王金荣,王德平,沈渔笛,张维熙,李淑然,陈昌惠,黄悦勤,涂健,宁佐喜,付力牧,纪丽萍,刘志广,吴化民,罗开林,翟书涛,严和獯,孟国荣;中国七个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年02期
5 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费立鹏,许毅,傅永利,顾卫,周夏江,王淑敏,张滢,俞敏;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唐牟尼,刘协和,韩海英,唐铭民,王艺峰,张烈珍;成都地区55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附病例报告一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34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