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2016—2018年太原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及监测系统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9 01:01
  <正>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在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为主要特征,AFP监测是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或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的重要防控措施[1]。本研究通过对2016—2018年太原市AFP病例报告发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全面掌握AFP病例监测情况,完善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质量,持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0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2.2 地区分布:
        2.2.3 性别、年龄分布:
    2.3 免疫史
    2.4 监测系统质量分析
    2.5 病例分类
    2.6 病毒分离
    2.7 诊断分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2017年郑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范张洁,李锋,韩同武.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9(05)
[2]2012—2017年濮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J]. 运玉霞,李秋荣,聂占普,邓永村,隋煜.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06)
[3]2013—2017年株洲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J]. 梁桢.  江苏预防医学. 2018(04)
[4]郑州市2014—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 范张洁,李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6)
[5]巴彦淖尔市2008—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果分析[J]. 耿春梅,刘建国,杜瑾.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3)
[6]福建省厦门市2004~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马姗姗,郑惠能,林勇,刘红莲.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6(06)
[7]河南省2004-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张肖肖,王长双,刘会娟,马雅婷,路明霞,肖占沛,张延炀,刘国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08)
[8]中国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 樊春祥,温宁,汪海波,余文周,郝利新,马超,苏琪茹,张勇,祝双利,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3(01)
[9]中国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 汪海波,温宁,樊春祥,郝利新,马超,马静,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2(02)
[10]中国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 张荣珍,杨俊峰,王晓军,刘晓强,左树岩,张兰香,周军,于竞进.  中国计划免疫. 2001(06)



本文编号:3484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3484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