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情感和传染病传播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个体的情感和传染病传播理论研究
【摘要】:传染病模型已经广泛应用在信息传播和扩散领域,而这里的信息可以包含很多种类型,既可以是网络舆论信息,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和人们的情感。本文主要以传染病感染理论为主线,研究情感传播和传染病传播两个方面的传播现象和理论,探索基于个体的情感传播方法理论,以及基于公交设备的传染病感传播方法理论。 第一大部分是对基于个体的情感传播方法理论的研究。由于公众情感对提升社会幸福感、创造力以及工作效率至关重要。个体间的情感传播规律对理解和进一步预测居民情感波动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对人群长期细致的观测数据,现有的研究主要大都集中于居民宏观情感传播规律的研究,然而从个体日程行为数据出发,个体微观情感传播规律的研究工作却往往被忽视。 考虑到个体接触和情感传播的特点: (1)无源性:个体即使当时没有负向情感,也具有让接触者感染负向情绪的能力。例如,一个教授(此刻心态很平静)在和其博士研究生讨论该研究生近期工作表现时,当教授指明该博士研究生近期表现不积极,这种态度可能使该研究生不能按期毕业的时候,该研究生当天很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因而本文在这里放宽这一假设,为无源传播提供了概率性的触发条件,即没有被感染负向情绪的个体也可以让接触者感染负性情绪。 (2)混杂性:考虑负向情感的动态网络传播过程,个体传染能力每天都可能有变化。并且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因而本文主要排除生理疾病对模型的干扰。 本文试图从个体长期微观层面角度,对情感微观动态传播规律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如下三个尚未被存分研究的问题: (1)如何测量一个人的负能量感染能力? (2)如何通过日常行为区别脆弱的人和刻薄的人? (3)情感是如何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的? 本文试图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初步解决方案。并利用麻省理工大学的社会演化数据集(MIT Social Evolution)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第二大部分是基于公交设备的传染病感传播方法理论的研究。考虑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差异,尤其是人们选用公交系统出行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公众的公交出行率不足9%,而我国由于私家车普及程度、文化差异等原因,普通居民出行优先选用公交系统方式。北京、上海、天津、长春等城市的公交出行比普遍在20%以上,因而在以美国为首研究的传染病模拟器,大都不考虑居民在公交车上的感染性。而如果为中国为研究对象,高公交出行率的特征使得公交系统在传染病爆发的过程中,不容忽略。因而针对上述传染病监控中的应用需求和挑战,本文提出对传染病的异构网络模拟器构建进行研究,基于传染病模型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考虑公共交通中居民相遇的情况,为传染病监控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发现在公交设施上的感染概率显著影响着疾病的传染规模。果居民出行率比较低,在公交设施上的防疫措施效率越低。
【关键词】:传染病 情感 公交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81.3;R51
【目录】:
- 提要4-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16-18
- 1.4 论文组织结构18-19
- 第2章 相关知识19-43
- 2.1 SI 模型19-20
- 2.2 SIS 模型20-21
- 2.3 SIR 模型21-23
- 2.4 LDA 主题模型23-26
- 2.5 隐马尔科夫连接图模型26-31
- 2.5.1 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的简要历史26-27
- 2.5.2 解决马尔科夫模型的算法历史27
- 2.5.3 HMMs 的数学基础27-28
- 2.5.4 HMMs 的基本问题和算法28-30
- 2.5.5 解码问题和 Viterbi 算法30
- 2.5.6 学习问题30-31
- 2.6 GIBSS 抽样31-34
- 2.6.1 蒙特卡洛的基本思想32
- 2.6.2 抽样方法32-34
- 2.7 MIT SOCIAL EVOLUTION 数据集34-37
- 2.8 基于个体的传染病模拟方法37-41
- 2.9 结束语41-43
- 第3章 居民负能量的计算测度和居民情感交互模式研究43-55
- 3.1 引言43-44
- 3.2 相关工作44-45
- 3.3 问题定义45-46
- 3.4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主题模型46-47
- 3.5 LDA 主题模型47
- 3.6 多模显性特征47-48
- 3.7 基于多模显性特征的前向神经网络48
- 3.8 实验48-54
- 3.8.1 MIT Social Evolution 数据集48-49
- 3.8.2 交互模式挖掘49-52
- 3.8.3 用户角色类别识别52-54
- 3.9 结束语54-55
- 第4章 一种基于情感传播无源假设和动态特征的个体负向情感动态传播模型55-69
- 4.1 引言55-56
- 4.2 相关工作56-57
- 4.3 问题定义57-58
- 4.4 个体负向情感动态传播模型58-60
- 4.4.1 负向情感动态传播的隐马尔科夫连接图模型58-59
- 4.4.2 GIBBS 抽样59-60
- 4.5 实验60-67
- 4.5.1 MIT SOCIAL EVOLUTION 数据集60-61
- 4.5.2 模拟实验场景设置61-62
- 4.5.3 网络分析62-64
- 4.5.4 基于模拟数据的验证64-65
- 4.5.5 基于真实数据的验证65-67
- 4.6 结束语67-69
- 第5章 一种基于公共交通的传染病爆发模拟器69-83
- 5.1 传染病模型71-73
- 5.2 阈值分析73-74
- 5.3 测试与分析74-81
- 5.4 结束语81-8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3-87
- 6.1 总结83-84
- 6.2 展望84-87
- 参考文献87-9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90-93
- 致谢9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卫民;钱毓英;;民生新闻传播与社会幸福感评估——基于浙江省媒体语料库的实证分析[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2 杨凯;胡兆龙;;基于侥幸心理的自愿接种模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朱莉;侯志瑾;于媛芳;;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的日记式追踪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祖正虎;许晴;张文斗;徐致靖;刘巾杰;程瑾;田德桥;黄培堂;郑涛;;计算流行病学框架[J];军事医学;2014年02期
5 杨钟亮;王健;陈育苗;;基于表面肌电的头部运动体态语言情感识别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年09期
6 陈申鹏;徐文文;李磊;;基于公众咨询的深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年04期
7 黄显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微格教学中体态语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林君焕;刘箴;陈月芬;;多智能体环境下的情绪决策模型[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5年04期
9 丁芳;范李敏;;尴尬情绪:回顾与展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林常青;;他人觉察的尴尬程度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卫民;;基于民生新闻语料库对社会幸福感的评估分析——以“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杭州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2 刘策;杨靖;;基于互联网客服行为对消费者体验的影响[A];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斌;煤矿事故领域知识元及相关模型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王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瑶;社会网络特征分析与社团结构挖掘[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肖云鹏;在线社会网络用户行为模型与应用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何晓丽;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与人际互动影响的线索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鲁斌;几类复杂网络度量性质和拓扑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莹;在线新闻评论的情感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黄玉晶;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恐惧情绪感染神经生理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徐强;场景对面部表情加工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尹剑春;急性正念运动对不同情绪图片刺激下情绪反应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梦俏;世界海运复杂网络中心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张洪强;随机森林算法应用于肌电信号的情感识别[D];西南大学;2013年
3 刘俸汝;基于皮肤电情感识别的情感调节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李静;大学生人际自立与人际应激事件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3年
5 代琨琦;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6 黄硕;中文情感知识库构建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黄雨萌;基于肤色和改进Snake的E-learning表情特征提取[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谢文秀;基于情绪认知的智能CAI课件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吴紫娟;评估EAPToolkit软件对中国留学生的适用性[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10 张献英;幼儿羞耻发展及其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4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52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