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6 22:18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非自杀性自我伤害 在校初中生 生活事件 教养方式 应付方式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生自伤意念和行为的发生情况,分析自伤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避免自伤行为的有效途径。 对象与方式:以辽宁省大连市市内四区初一到初三的1463名11-15岁在校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初中生自伤筛查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应付方式问卷、渥太华自伤调查问卷,进行三个阶段的问卷调查评估。 结果:1.初中生蓄意自伤检出率为5.4%,男、女差异不显著。13岁自伤行为发生率最高(2.2%),首次自伤平均年龄为12.24±1.344。初二、初三自伤率较高(2.2%,2%)。80%自伤者的自伤意念来自于“自己内心”。自伤部位以“手部”居多,自伤方式以“切割皮肤”为主(12.0%)。2.7%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伤达到“释放情感”的作用。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考虑到自伤马上就去做”(χ2 = 5.442,p=0.025);2.“人际关系”(t=2.082,p=0.039)和“学习压力”(t=4.033,p=0.000)在自伤行为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显著。“调节情绪与释放压力”是初中生开始自伤的主要理由。过去1年内自伤12次以上的初中生更倾向于为了“明确自己与他人的人际界限”而进行自伤。少于12次者多为“寻求兴奋或激动感觉”而自伤。3.父母高学历是孩子自伤的危险因素,而父母的“情感温暖”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子,自伤行为组的青少年较对照组在能否感受到父母“情感温暖”上有明显差异(父t=-3.839,p=0.000,母t=-4.007,p=0.000)。有自伤行为的初中生在面对问题时“自责”(t=-1.208,p=0.000)、“幻想”(t=3.577,p=0.011)、“退避”(t=0.725,p=0.001)的应付方式较正常对照组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以下因子——“求助”、“退避”、“合理化”、“健康适应”、“学习压力”、父母“情感温暖”、父母“偏爱被试”、父亲的“惩罚”、父亲的“否认”以及父亲学历——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初中生自伤的预测因子。4. 100%的自伤初中生采用“读书、听音乐”等精神放松方式抵制自伤,且60%的初中生认为这种方式最有帮助,通过“看电视、玩游戏”抵制自伤者为78.5%,但其个人认为帮助不大。46.7%的自伤者认为自己不需要治疗,32.0%认为自救即可,29.3%从未治疗。 结论: 1.在校初中生自伤情况时有发生,13岁为自伤高发年龄段,主要的自伤方式为“自我切割”,主要伤害部位为“手部”。自伤对青少年“释放情感”作用甚微。 2.人际关系欠佳、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缺少对青少年进行情感关怀,给青少年施加更大的学习压力,青少年自身缺少应付事件的能力是促使青少年自伤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因此为“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而选择自伤。 3.青少年自伤行为隐秘,缺乏求医欲望,加之就医渠道不畅通,因此大部分自伤者认为无需治疗,一部分选择“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我伤害 在校初中生 生活事件 教养方式 应付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181.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对象和方法11-15
  • 结果15-29
  • 讨论29-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综述38-55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勇;徐来荣;丁可;张学军;王红飞;;医院急诊室接诊的自杀自伤病例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2 刘久才;自杀(伤)行为的干预手段[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06期

3 叶尘宇,季建林;边缘型人格障碍伴自伤行为的心理治疗原则[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6期

4 王玲;王丹;;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5 王皓翔;李芳健;王家骥;麦锦城;王心旺;李亮昌;方耀华;;广州市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09期

6 彭国胜;;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青年探索;2009年05期

7 李建军;日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特点[J];青年研究;1997年11期

8 李卓;林丹华;;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分析——以山西太原的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08年07期

9 张安慧;陶芳标;;青少年中的自我伤害行为[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1期

10 孙莹;陶芳标;许韶君;朱鹏;黄锟;苏普玉;;安徽省农村中学生自伤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68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