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1:03

  本文关键词: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小蠊 种群 温度 光周期 抗药性 防制策略


【摘要】: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蜚蠊目中分布最广泛的种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再加之德国小蠊的繁殖力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并具有迁移、扩散习性,尤其是杀虫剂的滥用而导致的抗药性,使德国小蠊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难治理的城市卫生害虫。因此,进行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研究,掌握城市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探讨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可为我们制定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整个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环境因子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试验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分别设置16℃,18℃,22℃,26℃,30℃和34℃6个温度梯度,温差为±0.5℃,光周期为LD12:12h,光照强度为4000lux,相对湿度为(65±5)% RH,观察德国小蠊生长发育情况,根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德国小蠊各虫态的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在光周期为LD16:8h、LD12:12h、LD8:16h,(光照强度均为4000 lux),和LD0:24h(全黑暗),温度均设置为26℃,温差为±0.5℃,相对湿度为(65±5)% RH培养条件下,观察不同光周期对若虫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史节律的影响。设置无水无食、有食无水和有水无食三组营养逆境条件,观察若虫的存活率。结果18℃下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历期最长,分别是产卵前期20.67±2.03d;卵期45.33±0.33d;若虫期109.67±2.91d;全世代175.67±2.91d。34℃下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分别是产卵前期4.67±0.33d;卵期10.33±0.67d;若虫期34.67±0.88d;全世代49.67±1.76d。德国小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74℃,有效积温为184.8日·度;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95℃,有效积温为732.7日·度;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99℃,有效积温为85.3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26℃有效积温为1031.1日·度。温度为26℃时,,若虫期发育速率LD16:8h>LD12:12h>LD8:16 h>LD0:24h,若虫成活率、单雌卵夹孵化均随光照时数的减少而下降,但LD12:12h和LD16: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虫比则随光照时数的减少明显下降;种群趋势指数(I)在LD16:8h时最大,为13.22,而LD0:24h时最小,仅为2.31。不同品系德国小蠊若虫3种逆境条件下存活时间不相同,无食无水条件下,存活时间最短,敏感品系第2d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仅为26.7%,最长存活时间为7d。现场品系第2d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90%,最长存活时间为14d。有食无水条件下,敏感品系第2d时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50%,最长存活时间12d。现场品系同样第2d时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93.3%,最长存活时间19d。有水无食条件下,敏感信息第4天时开始出现死亡,第20d时为53.3%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40d。而现场品系第20d时仍有66.7%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59d。结论环境温度和光周期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在德国小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适宜温度下,LD16:8h的光照是德国小蠊若虫生长发育更适宜的光照时数,德国小蠊的光周期反应模式属长日照类型,其若虫期在其生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逆境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第二部分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方法德国小蠊现场品系(R)采自济南市区4个采样点,分别标记为JN1、JN2、JN3和JN4,生测法采用药膜法测定若虫乙酰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并计算两种药物混配的共毒系数(CTC);生化法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试剂盒、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测试盒,测定乙酰甲胺磷与溴氰菊酯混配后AChE和GSTs活性变化。结果乙酰甲胺磷对不同采集点JN1、JN2、JN3和JN4德国小蠊若虫KT50分别为56.96 min、49.85 min、75.78 min和35.63min,抗性系数(R/S)分别为3.1、2.8、4.1和1.9;溴氰菊酯对不同采集点JN1、JN2、JN3和JN4德国小蠊若虫KT50分别为20.0841 min、13.56 min、24.03 min和10.65min,抗性系数(R/S)分别为5.5、3.8、6.7和3.0;两种药物混配后对JN1和JN2种群的CTC分别为125.5和130.9;结果还显示AChE和GSTs的活性与敏感性有关,并且若虫的酶活性高于成虫。溴氰菊酯与乙酰甲胺磷混配(1:10),70min后AChE活力从开始的0.8248(U/mgprot)降至0.4039(U/mgprot);GSTs活力从开始的290.004(U/mgprot)升至466.752(U/mgprot)。结论同一地区不同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种群区域性;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合理混配可有效提高杀虫效果。研究发现德国小蠊体内AChE及GSTs活性均高于成虫,这说明若虫较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相对要低,这就从德国小蠊的生理生化方面解释了德国小蠊若虫在其生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提示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对若虫的控制尤为重要。第三部分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探讨通过研究德国小蠊种群特性以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认为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应采取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尤其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应针对德国小蠊的生态学特点、活动习性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尽量缩小施药靶区,进行杀虫剂的混配使用和重点生境采取杀虫剂的生态选择性应用技术研究,以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德国小蠊 种群 温度 光周期 抗药性 防制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184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文献综述12-28
  • 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12-15
  • 1.1 形态特征12-13
  • 1.2 生活史13
  • 1.3 栖息习性与季节消长13-14
  • 1.4 食性14
  • 1.5 种群扩散14-15
  • 1.6 繁殖能力15
  • 1.7 危害15
  • 2. 德国小蠊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15-23
  • 2.1 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16-18
  • 2.2 影响抗性发展的因素18-20
  • 2.3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20
  • 2.4 德国小蠊抗药性现状与研究进展20-21
  • 2.5 德国小蠊种群抗药性的检测方法21-22
  • 2.6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治理22-23
  • 3. 德国小蠊种群控制策略23-28
  • 3.1 德国小蠊的侵害现状23-24
  • 3.2 德国小蠊难于治理的原因24
  • 3.3 化学防治是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的重要手段24-26
  • 3.4 综合防治26-28
  • 第一部分 环境因子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28-39
  • 1. 德国小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28-31
  • 2. 温度和光周期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史节律的影响31-36
  • 3. 德国小蠊不同品系若虫对营养逆境条件的适应36-39
  • 第二部分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39-53
  • 1.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抗药性的种群特性39-42
  • 2. 不同温度下德国小蠊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42-45
  • 3. 杀虫剂的混配对抗性品系德国小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45-53
  • 第三部分 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探讨53-56
  • 1. 德国小蠊的季节适应与控制适时探讨53-54
  • 2. 抗药性监测与化学杀虫剂的生态选择性应用54-56
  • 参考文献56-62
  • 致谢62-63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伟;洪兆祥;连维春;张述铿;吕安榕;;福建长乐辖区口岸蜚蠊本底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年06期

2 马义,霍新北,马民,付荣恕;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超氧化物歧化酶诱导作用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5年01期

3 吴福桢,郭予元;中国小蠊属

本文编号:856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856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