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诱导麻醉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诱导麻醉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咪达唑仑 丙泊酚 继发性癫痫 暴发抑制现象 皮层脑电图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诱导麻醉时对术中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的影响,探讨继发性癫痫患者诱导麻醉阶段镇静类麻醉药物的选用方案。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8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根据诱导麻醉阶段镇静类用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诱导麻醉阶段镇静类麻醉药物选用方案:A组(咪达唑仑,0.2mg/kg)、B组(丙泊酚,2mg/kg)、C组(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mg/kg),维持麻醉阶段各组均采用吸入1%七氟烷和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4~11mg/kg.h。病灶切除前行第一次ECoG监护(监护1),病灶切除后行第二次ECoG监护(监护2)。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监护1、监护2中暴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BS)波形的发生率;术毕后根据诱导麻醉到监护1所用的时间分为a(1h00min~1h30min)、b(1h31min~2h00min)、c(2h01min~2h30min)、d(2h31min~3h00min)四段,比较各段三组患者BS发生率。结果1、监护1中,三组患者BS发生率分别为:A组68.3%(41/60)、B组25.0%(15/60)、C组28.3%(17/60),经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BS发生率高于B组及C组(P0.0167),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67)。2、监护2中,三组患者BS发生率分别为:A组5.0%(3/60)、B组3.3%(2/60)、C组3.3%(2/60),三组患者B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时间段三组BS发生率:a、b段(即时间小于2h时)三组组间BS的发生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发现,A组大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无统计学差异。d段因数据量小,并入c段分析(即时间大于2h时),三组患者B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33.3%(3/9)、B组9.1%(1/11)、C组16.7%(2/12))。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镇静类诱导麻醉用药宜选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
【关键词】:咪达唑仑 丙泊酚 继发性癫痫 暴发抑制现象 皮层脑电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0
- 1 材料与方法10-11
- 1.1 一般资料10
- 1.2 术前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检结果10-11
- 1.3 患者分组及ECo G监护方式11
- 1.4 统计学处理11
- 2 结果11-13
- 2.1 一般资料11
- 2.2 监护1中三组患者BS发生率11-12
- 2.3 监护2中三组患者BS发生率12
- 2.4 开始诱导麻醉到行监护1所用的时间(下述简称时间)与各组患者BS发生率12-13
- 3 讨论13-15
- 全文图片15-16
- 结论16-17
- 参考文献17-19
- 文献综述19-31
- 参考文献26-31
- 致谢31-32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真;中风后继发性癫痫52例临床探讨[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2 李泽;继发性癫痫的常见病因[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3 王金杰;丁涛;;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4 徐英;夏峰;;老年人继发性癫痫31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7年23期
5 范小莲;张志雄;吕衍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并继发性癫痫一家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6 张新文;;56例继发性癫痫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冯向营,王峰雪;卒中继发性癫痫119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12期
8 吴穗,王思荣,魏正怀,邱琅;血镁与继发性癫痫[J];临床医学;2000年09期
9 万国兰,闫新义,李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探讨[J];现代康复;2001年01期
10 张友华,谭丽云,向美媛,陈乃招;1例压力改变致继发性癫痫发作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森阳;李晨;刘学文;;140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病因学与共病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郁峰;;神经元移行异常导致继发性癫痫两例[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彭桂兰;;小儿脑损伤并继发性癫痫56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征;;颅痫宁治疗脑外伤后继发性癫痫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晨;刘学文;郎森阳;;颅脑外科手术相关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萍;;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浅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7 胡远申;;48例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临床与脑电图分析[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8 刘永红;刘学东;王津存;邓艳春;赵钢;;托吡酯治疗老年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唐素霞;顾玲;;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增光;杨卫东;岳树源;雷平;江荣才;张建宁;;BOLD-fMRI指导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运动皮层区肿瘤及继发性癫痫[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引起癫痫的常见病因及诊断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王天才;癫痫发病有诱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丹阳;成年期首发癫痫患者的病因再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兆斯;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诱导麻醉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图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贺健安;VEEG及影像学检查在继发性癫痫中的价值及其相互关系[D];中南大学;2006年
4 陈旨娟;联合应用Co-SEP、MEP和ECoG监测指导中央区继发性癫痫外科手术[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郝志东;联合Co-SEP,Co-MEP,,ECoG及术中唤醒指导功能区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6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