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10-26 08:08

  本文关键词: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会阴阻滞麻醉 分娩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不使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二组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情况、疼痛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81.65±14.32)min,胎头拨露到胎头、胎肩娩出时间(28.41±4.49)min;对照组第二产程(94.48±17.94)min,胎头拨露到胎头、胎肩娩出时间(33.34±4.36)min,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60.0%,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0.0%,对照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主要以Ⅰ度为主,无Ⅲ度裂伤情况,对照组会阴裂伤主要以Ⅲ度为主,有1例发生Ⅲ度裂伤,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科操作疼痛评分(3.5±1.0)分,对照组(4.8±1.2)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产妇对产科操作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80.0%的产妇不疼痛,仅有4.0%的产妇感到不可忍受,对照组有20.0%的产妇感觉不可忍受,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3.5±1.1)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阴道分娩的接生过程中,能够缓解镇痛,降低会阴侧裂率,缩短第二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关键词】会阴阻滞麻醉 分娩 疗效观察
【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技术项目(编号:2011070744)
【分类号】:R614.4
【正文快照】: 分娩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多用于初产妇,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后能使会阴、阴道及盆壁组织松弛,会阴皮肤肌肉弹性得到极大限度伸展,有助于胎儿娩出。再采取正确保护会阴方法,大大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减少会阴侧切率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沐群;;上颌结节阻滞麻醉引起眼部并发症二例报告[J];吉林医学;1987年03期

2 仇艳华,任利远;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阻滞麻醉的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04年04期

3 徐永康;;咪唑安定在区域阻滞麻醉中的辅助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7期

4 万炳芹;;球后阻滞麻醉致脑干麻痹死亡一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3年S1期

5 孙秀珍,王长军,尹孝平;阻滞麻醉在重睑术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6 黄家基;;鞘管阻滞麻醉290例在手指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年08期

7 高桂霞;;背景音乐在局部阻滞麻醉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0年03期

8 夏秀春;马晓泉;;屈指肌腱鞘管阻滞麻醉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年10期

9 柴琳琳;毕胜;李世荣;戴霞;袁希;;小区域阻滞麻醉在皮肤填充剂注射中的临床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23期

10 张禄野;;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评价[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文东;王萍;;屈指腱鞘内麻醉与上肢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对比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周毅;李汉忠;严维刚;;经会阴前列腺尖部单纯浸润麻醉与血管神经束阻滞麻醉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中的比较[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强;黄士明;孟路阳;王晓栋;娄尧强;王林君;丁季青;方晓民;刘钢花;解辉;;股神经定位阻滞麻醉在下肢大隐静脉手术的应用[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4 韩艳华;;Alcock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的临床分析[A];2013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举寿;刘树茂;王元贵;韩宝龙;赵秀玲;;囟门区阻滞麻醉结合小针刀治疗头痛400例[A];针刀医学论文精选[C];1999年



本文编号:1097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97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