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神经肽SP、NYP及其受体NK1、NPYR1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神经肽SP、NYP及其受体NK1、NPYR1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鼠 股骨骨折模型 外固定架 神胫肽Y 神经肽Y受体 P物质 P物质受体
【摘要】:近年来,骨科技术和器械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新的技术与成果面世,但创伤、感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骨不愈合等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医学难题。明确骨的形成、重建、塑形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及其生物学机制,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其治疗效果而言是基础和出发点。骨组织为一种带有神经支配、血管伴行的复杂的生物活性组织,能根据需要进行自我修复。骨折修复的过程涉及机体细胞因子、体液、多种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与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密切相关,充足的血液供应是保证骨组织愈合的先决条件;而完善的神经支配起到协调与反馈作用,保证其修复区域内环境的生物学稳定。血液供应的重建在骨及移植物保持生物学活性的重要作用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探讨并证实,此外,骨组织再生过程中神经因素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血管因素相比,神经因素如何影响骨折愈合、骨再生及其在骨代谢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远未明确。有学者进行关于神经因素对于骨折愈合、骨重建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已表明人长管状骨中有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存在,这些神经纤维与骨的重塑和生长有关;1960年,Gibson首次报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股骨骨折的病人,其骨折处有较多的骨痴形成,在骨痴的量以及骨痴的形成速度方面均比单纯股骨骨折患者多和快。此外,国外研究也证实神经因素对骨修复、骨折愈合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研究与实践结果证实神经因素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骨组织中的神经纤维主要为肽能神经。骨组织营养和代谢状况主要是通过肽能神经分泌的神经肽来介导实现,这些肽能神经大多与血管伴行,有少数游离神经末梢伸出并止于骨膜衬里细胞层、骨髓细胞团等,其作用的靶细胞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神经肽是机体各种组织生成的具有神经调节活性的肽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中,NPY是最具代表性的物质。SP和CGRP是感觉神经纤维分泌的两种主要神经肽;NPY由自主神经分泌。其中CGRP已有大量研究结果,作用及机制已基本明确。而对于SP、NPY的研究相对较少。神经肽SP属于一种可由骨骼感觉神经元分泌的速激肽,由11个氨基酸组成。在骨生理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3种SP受体分别为NK1受体、NK2受体、NK3受体,神经肽SP在许多生理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是通过NK1受体发挥作用。NPY主要由大脑弓状核合成,其阳性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骨髓、骺端、骨膜等代谢活跃区,在血管周围也可以观察到NPY阳性纤维的包绕。NPY通过作用于五种Y受体(Y1,Y2,Y4,Y5和Y6)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这五种受体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Y1、Y2受体与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增殖等密切相关,近年也有研究结果表明Y4也参与骨代谢。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 s)表达CGRP、SP、NPY受体,并且细胞实验证实外源性添加神经肽能通过其相关受体促进BMSC向成骨细胞方向增殖、分化,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成骨细胞上表达神经肽受体,以及神经肽参与骨折修复,骨代谢。那么随之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在骨折愈合过程神经肽与骨折愈合各阶段的分泌是否有量效关系,在骨折断端集中表达于哪些部位?这些都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而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神经肽的分泌需要有合适的动物骨折模型,大鼠因饲养条件简单,投入成本低,养殖周期短,其基因明确并可通过基因修饰来确定某些基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且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大鼠,相比大动物投入的实验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限制大鼠用于动物骨折模型研究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稳定的固定装置。目前,实验用于大鼠骨折固定的器械有髓内针、髓内加压螺钉、带锁髓内钉、微型钢板系统、外固定架等。其对大鼠骨折的固定方式各有优劣。髓内针虽操作简单,但其固定稳定性差,无抗旋转稳定性与抗轴向稳定性。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虽然克服了旋转和轴向不稳定的缺点,但其破坏髓内外血运系统,可能影响骨折愈合机制的研究,微型钢板系统通过骨折表面两断端固定,对局部骨折断端愈合可能会产生影响,以至增加实验偏倚。外固定架是本实验研究较理想的骨折固定器械,通过四根克氏针固定骨折两断端,骨折端完全不受植入物的影响,且固定稳定,抗旋转稳定性与抗轴向稳定性好。因此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制作大鼠股骨骨折模型,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大鼠股骨两断端,并观察其骨折愈合情况,通过X线、Micro-CT、组织学染色检测相关成骨指标评价大鼠骨折模型的重复性及可靠性,骨折模型标准统一、稳定并且重复可靠后大量制作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骨折愈合过程各时间点取材,用Q-pcr、免疫组化检测神经肽SP、NPY及其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观察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时间点表达情况。本实验为神经肽相关动物实验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及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应用治疗骨折以及骨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研究目的1.建立一种可靠的,可重复的大鼠股骨骨折模型2.初步探讨神经肽S P、NPY及其受体NK1、NPYR1与骨折愈合各时间点的关系第一部分大鼠股骨骨折模型的建立实验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可靠的,可重复的大鼠骨折模型.实验方法:1.外固定架的设计与制作:外固定架参照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单边外固定架而进行设计。外固定架由钛合金材料的主架、外侧夹针块、四根不锈钢自攻螺纹克氏针组成(由天津新中器械公司制作提供)。外固定架可通过调节中心螺纹杆进行外固定架的延长与短缩。自攻螺纹克氏针直径为1.2mm。2.大鼠股骨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在480~550 g之间,所有动物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手术过程:充分麻醉后,肌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野区剃毛,采用左侧卧位,酒精纱布消毒,铺单,沿右下肢外侧切开皮肤,分离前外侧和后侧肌间隔,充分暴露股骨,在股骨两端分别拧入两颗螺纹克氏针,在克氏针上安装主架固定股骨,用带锯片的微型小电锯于股骨中段缓慢截骨,生理盐水冲洗截骨端,截骨完成后冲洗创面,彻底止血后逐层关闭切口。手术过程均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再次肌注抗生素,酒精纱布包绕外固定架,将动物放回笼中自由进食喂养。3.术后大体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步态、活动能力、饮食状况、有无针道感染、以及外固定架有无松动。4.术后拍摄大腿侧位X片观察骨折断端的对位及骨痂生长情况,micro-CT扫描和定量评估骨折区域的BV/TV值,组织学染色观察成骨情况。实验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实验选用12只SD大鼠全部存活,并进入实验结果分析。大体观察:所有动物术后切口全部愈合,无感染,术后外固定架固定良好,无松动及退针等现象。动物健康状态良好,外固定架未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X线显示术后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骨痂逐渐增多。Micro-CT结果:四周BV/TV为(49±4)%,八周BV/TV为(61±6)%(p0.05)。2.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骨折端有部分骨痂相连,Masson染色示可见新骨生成;8周骨折断端已桥接,骨髓腔开始相通,外周骨痂减少,Masson染色示新生骨渐趋向成熟。结论:自制微型外固定架能提供大鼠股骨骨折良好的稳定性,本实验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可重复的骨折模型。第二部分初步探讨神经肽SP、NPY及其受体在大鼠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情况实验目的:初步探讨神经肽SP、NPY及其受体NK1、NPYR1与骨折愈合各时间点的关系实验方法:1.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5只,体重在480-550g之间。骨折模型建立过程同第一部分。2.分别于术后2、4、6、8、12周各处死8只大鼠和3只正常大鼠,取右侧股骨中段,行HE、Masson染色,X线、Micro-CT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折断端SP、NPY、NK1及NPYR1的表达分布情况,并提取骨折断端组织总RNA行Real-time PCR检测SP、NPY、NK1及NPYR1的转录情况。实验结果:1.X线:术后2周骨折端模糊,4周骨折端已有连续骨痂通过,但仍可见骨折线,6周骨折基本愈合,8周骨髓腔基本已相通,12周骨折愈合并完成重塑。2.HE染色和Masson染色:2周时切片上可见骨折断端;4周骨折端成软骨痂相连;6周骨折基本愈合,Masson染色示断端新生骨较多;8周骨折端骨髓腔开始相通,外周骨痂减少,Masson染色示新生骨质呈蓝红相间,表明新生骨折正逐渐成熟;12周骨髓腔完全相通,骨折基本愈合。3.免疫组化染色: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示SP、NK1、NPY在骨折断端的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周围,新生血管、新生骨周围及骨膜下均有表达,术后4周、6周阳性表达量多,随时间推移8周和12周阳性表达量逐渐减少。NPYR1免疫组化染色示术后2、4周在骨折断端的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骨膜下均有少量表达,术后6周在成骨细胞周围,骨膜下,新生血管和新生骨周围有大量表达,随着时间推移8周和12周表达量逐渐减少。4. Real-time PCR检测SP、NPY、NK1及NPYR1转录情况:术后2周Real-time PCR检测SP、NPY、NK1呈高转录,4周达到高峰,于6、8、12周表达量逐渐下降,在12周表达最低。NPYR1转录在术后2周及4周稍有升高,在6周达到高峰,于8周、12周转录水平逐渐下降,但都高于术后2周、4周的转录及正常骨组织的基因转录。结论:神经肽S P、NP Y及其各自受体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均高于正常骨组织,SP、NK1在骨折炎症反应期及骨痂形成期表达量显著增多,并且两者的表达趋势大致相同,提示SP可能通过NK1神经肽在骨折早中期促进骨折愈合,而在骨折愈合晚期神经肽SP、NK1的mRNA转录和表达高于正常骨组织,提示SP和NK1在骨痂的重塑阶段可能也发挥作用;NPY在骨折愈合早中期表达量升高,提示其可能通过相应受体促进骨折愈合,而NPYR1在早期转录和表达均不明显,提示NPY在骨折愈合早期可能不通过NPYR1受体调节骨的生成;NPYR1在骨折早期呈低表达,而在骨折中晚期表达升高,提示NPYR1可能与骨折愈合中晚期骨痂重塑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周;调控摄食的神经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3期
2 苏伟青;余泽琪;沈如晖;李树裕;宁晓明;黄德良;;丹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及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徐国涛;白俊伟;曹桂霞;;神经肽Y的记忆调节作用与运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6期
4 崔风华;;神经肽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J];齐鲁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5 许光兰;;肺心病患者神经降压素、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意义[J];广西医学;2006年10期
6 Coiro V.;Chiodera P;Melani A. ;党慧敏;;女性运动员血浆中神经肽Y浓度与月经周期[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9期
7 陈立刚;迟宝荣;孙艳;;神经肽Y的临床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8 范艳萍;石建华;项平;;神经肽Y结构和作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6期
9 廖晓琴;;神经肽B的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3期
10 王晋;李晨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神经肽的相关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珊珊;曲丹;何芳;林宁;;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对神经肽Y及瘦素的作用研究[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朱丽萍;黄萃;徐丽珍;徐玉萍;吕莉君;;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A];浙江省第十届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维英;余勤;张佳宾;岳红梅;;神经肽Y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侯玉晶;雷治海;苏娟;李月勤;姚远;杨桂红;;兔神经肽S及其受体的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维莉;史海水;陆林;;神经肽三叶因子3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路长林;崔瑞跃;祝元祥;刘真;林葆城;朱年;;三种神经肽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余玉林;周德里;查塔基;简荣村;;瘦素舆神经肽Y对大鼠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基因转录之调控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耿珊珊;蔡东联;曲丹;冯晓慧;金迪;郑慧;林宁;;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对神经肽Y及瘦素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黄俊生;傅小霞;;神经肽AST1基因串联体的构建与表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姚远;雷治海;苏娟;杨桂红;;神经肽S对猪免疫调节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建秋;癫痫疾病通过神经肽修复可获新生[N];科技日报;2013年
2 编译 王金元;神奇生物开关控制人体胖瘦[N];北京科技报;2007年
3 ;红亮瘦素源[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张田勘;找出恐惧的生物根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张超群 范晓莉;神经肽P物质可辅助移植肌蒂生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胥晓琦;两位科学家的跨世纪之争[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记者 任海军;一种特殊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早期冠心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陈立希;“压力激素”分泌越少,越能抗压“无畏”[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曾凡新 董志 傅洁民;新靶点研究促进减肥新药开发[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开鹏;胰岛素通过下丘脑IKKβ/NF-κB-P0MC神经肽通路调节脓毒症机体高分解代谢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廖原;人神经肽S受体结构功能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邓晓燕;家蚕神经肽受体NPFR信号转导和内吞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韩仁文;神经肽S对记忆、结肠运动和摄食的调节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5 甘玲;家蚕脑组织基因表达谱和神经肽及肽样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邵玉峰;神经肽S对小鼠嗅觉的调控[D];兰州大学;2014年
7 赵正卿;神经肽S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对睡眠/觉醒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明;中枢微量注射神经肽W对下丘脑室旁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2 房蕊;猪神经肽W及其受体的基因克隆、分布定位以及在母猪发情周期中生殖轴的表达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寇振媛;情志因素对不同年龄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神经肽Y与心钠素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婧;神经肽S通过其受体抗alarm pheromones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D];兰州大学;2014年
5 董朝玉;神经肽S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焦虑样行为[D];兰州大学;2014年
6 蔺洋春;多肠目涡虫神经肽Myomodulin和FMRFamide的免疫组化定位及对肌细胞电位活动影响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7 何丰;基于J2EE的神经肽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皮迪;基于PubMed摘要的神经肽信息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松;神经肽Y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效应及其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0 唐强;神经肽数据库构建及其前体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3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15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