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方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本文关键词: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方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方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研发新的复方麻醉制剂提供循证参考。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EBSCO中检索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对比单用利多卡因或单用罗哌卡因进行手术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RCT,合计2 4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vs.利多卡因:起效时间6.77min vs.7.11 min[MD=-0.29,95%CI(-0.43,-0.16),P0.001],维持时间5.11 h vs.2.11 h[MD=3.13,95%CI(3.02,3.25),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28.6%vs.44.6%[MD=0.43,95%CI(0.31,0.62),P0.001];利多卡因+罗哌卡因vs.罗哌卡因:起效时间9.49 min vs.15.85 min[MD=-4.43,95%CI(-4.63,-4.22),P0.001],维持时间4.84 h vs.6.79 h[MD=-0.61,95%CI(-0.71,-0.51),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44.8%vs.48.1%[MD=0.82,95%CI(0.56,1.19),P=0.30]。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均呈稳定性。结论: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手术麻醉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可减少两者单用的不良反应,发挥各自的优点。
【作者单位】: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科大学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系;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safety,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edox-aban,an oral factor Xainhibitor,following a switch fromwarfarin[J].Br J Clin Pharmacol,2013,75(4):966.[21]Parasrampuria DA,Weilert D,Maa JF,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nonvitam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露;;利多卡因静注抑制耳鸣的研究:疗效与血清利多卡因水平的关系[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6年06期
2 刘学德;来庆阁;;利多卡因局麻中毒一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3 冯有章;;利多卡因不同浓度的两种简易快速换算法[J];临床麻醉学杂志;1986年02期
4 倪守池;沈施仁;曹苏;沈佩玉;;利多卡因抑制琥珀胆硷引起的血钾增高[J];临床麻醉学杂志;1988年03期
5 张志强,保建基,刘献志,龙江,李勇;利多卡因降颅压作用的初步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1年01期
6 代春清;;利多卡因局麻引起心律失常1例[J];河北医药;1993年01期
7 陈华;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疗效验证[J];临床荟萃;1994年15期
8 刘桂英,刘振葵;利多卡因粘膜麻醉致严重精神失常1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何雁冰,高崇荣,谭洁芳;利多卡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陈江琴;;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单次硬膜外腔注射在小儿术中的可行性[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友;屠伟峰;;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影响[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2 马云;邱晓东;景亮;;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钱宗云;徐康康;陈建兵;;利多卡因和镇静剂在婴幼儿外伤的麻醉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健;郑跃英;冯智英;李玉红;祝胜美;;成年人硬膜外芬太尼对利多卡因最低局部镇痛浓度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熊友三;;利多卡因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冯胜利;葛小军;刘萌萌;李元珍;;直流电利多卡因,氢化考地松离子导入综合治痛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项芳;吴蓓茸;吴祥娜;庄黛娜;;利多卡因联合留置气泡技术对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痛的临床观察[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章明;;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上肢手术40例观察[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吕凯敏;谭宪湖;;腰硬联合麻醉脑脊液中利多卡因浓度分布[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跃军;吕晓星;李靖;李金清;蒋立;李学拥;李望舟;;双侧大腿环形吸脂术148例肿胀麻醉利多卡因用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东淄博市川区商家医院 王占学;同息通+利多卡因联合针刀综合疗法治疗末端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糜菁熠;颈7不同方式切断对神经元影响及利多卡因对其保护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希革;右美托咪啶预注对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康芳;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与脊柱手术脊髓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景华;利多卡因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扬子;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复方凝胶研制及其经皮渗透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周期;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诱发咳嗽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4 侯莹;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5 台艳蕾;利多卡因对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6 陈文进;利多卡因对非体外循环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血清炎性介质和心肌酶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7 熊祥生;利多卡因混合葡萄糖对大鼠脊神经毒性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8 毛晶晶;大鼠脑脊髓利多卡因浓度对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奎;围术期利多卡因输注对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袁阳阳;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对比观察[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7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16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