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小剂量氯胺酮对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3 20:07

  本文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小剂量氯胺酮对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小剂量氯胺酮 慢性术后疼痛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慢性术后疼痛 腹股沟疝 发生率 危险因素


【摘要】:第一部分小剂量氯胺酮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防治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K组于诱导时静注氯胺酮0.5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疼痛情况,电话随访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获得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情况,同时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1天的焦虑状态,记录术前及术后C-反应蛋白(CRP)浓度,入室及切皮前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恶心呕吐,谵妄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返回病房,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1周K组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P0.05),K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间的焦虑评分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间CRP浓度变化,术后恶心呕吐,谵妄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C组,诱导时K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更平稳(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静脉单次予以小剂量氯胺酮不仅能缓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急性疼痛也能降低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且安全性高。第二部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观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并且筛选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36例腹股沟疝患者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疼痛将患者分为慢性术后疼痛组(CPOP)组和非慢性术后疼痛组(Non-CPOP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了CPOP,发生率为14.4%。CPOP组存在术前疼痛的比例(16/34)显著高于Non-CPOP组(55/202);CPOP组行双侧无张力修补术的比例高于Non-CPOP组(90.6%VS 76.5%);Non-CPOP组术前状态焦虑评分(41.3±9.2)低于CPOP组(45.3±9.8);Non-CPOP组患者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的比例高于CPOP组(54.5%VS 34.2%);Non-CPOP组患者术后24小时以及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CPO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侧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OR,4.44; 95%CI, 1.62~12.17; P=0.004),术前术区疼痛(OR,2.57; 95%CI,1.14~5.79; P=0.023),术前焦虑(OR,1.05; 95%CI,1.01~1.09; P=0.018),术后1周较高疼痛评分(OR,1.40; 95%CI,1.03~1.91; P=0.031)是影响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的高危因素。然而诱导时使用小剂量氯胺酮(OR,0.42; 95%CI,0.18-0.98; P~0.044)能够降低CPOP的发生率。结论本研究发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为14.4%,同时证实双侧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术前术区疼痛、术前焦虑、术后1周较高疼痛评分是发生CPOP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诱导时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是保护因素,这些因素贯穿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红,范建华,付金维;慢性疼痛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2年06期

2 Gregory Johnson MD ,梁万年,耿荣;慢性疼痛[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9期

3 赵英;我对慢性疼痛康复的认识[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4期

4 王贺波;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测定慢性疼痛程度的临床意义[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5 赵英;慢性疼痛的产生机制(3)[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4期

6 陆建华,丁振华;慢性疼痛的评估和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17期

7 Konijnenberg A.Y.;Uiterwaal C.S.P.M.;Kimpen J.L.L.;E.R. De Graeff-Meeder;郭战宏;;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对儿童患者日常生活的实质性影响[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10期

8 ;关于慢性疼痛(2)[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2期

9 Forss N.;Kirveskari E.;Gockel M.;黄媛;;慢性疼痛的镜样扩布[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1期

10 田玉科;;慢性疼痛的治疗现状[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慢性疼痛康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詹淑琴;;慢性疼痛与睡眠[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3 吕凯敏;;分娩后慢性疼痛的前瞻性研究[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戴红;;慢性疼痛的机制和处理原则[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赵艳鸿;高长明;赵玉姝;谢志浩;贾锐;贾振富;潘德金;王军;;慢性疼痛的心理学研究现状[A];全国软组织疼痛微创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陆建华;;慢性疼痛的综合评估和处理[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蒋宗滨;;慢性疼痛的“绿色治疗”[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8 乐嘉正;;警觉、治愈慢性疼痛(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9 崔庆凌;;运动系统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对策[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俞卫锋;;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我们研究现状[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处理[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2 陈玉芳;对付慢性疼痛十条建议[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项铮;治疗慢性疼痛有新招[N];科技日报;2007年

4 白毅;首个亚太区慢性疼痛缓解宣言发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朱本浩;慢性疼痛 心灵的呻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主任医师 何农;慢性疼痛为何用抗郁药[N];健康报;2008年

7 北京 王保国 (主任医师) 苏晗;慢性疼痛也是一种疾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记者 郑晓春;以发现与慢性疼痛有关基因[N];科技日报;2010年

9 谢晓敏;慢性疼痛让人“衰老”[N];大众卫生报;2009年

10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护师 李国宏 整理 程守勤;慢性疼痛巧护理[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齐立卿;髂骨移植术供骨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啸天;老年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菊英;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李乐之;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敏娜;慢性疼痛对神经系统microRNA表达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6 李响;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的慢性疼痛致病基因分析与表达验证[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岳鹏;脊髓ephrinB-EphB信号通路在慢性疼痛和吗啡耐受/戒断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阳;慢性疼痛对决策影响的脑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阳;中文版阿片药物滥用状况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渝俊;慢性疼痛与microRNA-206关系的机制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晓;医务社工介入慢性疼痛患者的探索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陈平;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6 周铭钦;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小剂量氯胺酮对其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7 成晓洁;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魏萌;社区老年人慢性疼痛体验及其对日常生活影响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辛程;中文版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在老年患者中的评价与应用[D];辽宁医学院;2014年

10 朱宇;杭州市小营街道居民急慢性疼痛情况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82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182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