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联合氢化可的松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疗效
本文关键词:帕瑞昔布钠联合氢化可的松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疗效
更多相关文章: 帕瑞昔布钠 氢化可的松 双腔支气管导管 术后咽喉痛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氢化可的松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氢化可的松40 mg组(H组)、帕瑞昔布钠40 mg组(P组)、帕瑞昔布钠40 mg+氢化可的松20 mg组(H+P组)。每组40例。诱导后经口明视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定位。P组和H+P组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H组和H+P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40和20 mg。记录3组患者双腔管定位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输入的晶体量和胶体量。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48 h咽喉部疼痛程度。术后6 h观察3组患者咳嗽、声嘶、吞咽困难、言语困难的发生率。术后6 h间接喉镜检查患者声门,记录声带充血和声门水肿病例数。于术前、术毕、术后2 h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TNF-α浓度。结果术后6 h H组咽喉部VAS评分高于P组和H+P组,术后12、24 h H组和P组高于H+P组(P0.05)。术后6 h咳嗽发生率H+P组低于H组和P组(P0.05)。H组和P组声嘶发生率高于H+P组(P0.05)。3组患者吞咽困难和言语困难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h间接喉镜检查发现H+P组声门充血水肿发生率低于H组和P组。术毕、术后2 h 3组患者血浆TNF-α、IL-6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组和P组升高程度高于H+P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氢化可的松通过减轻声带充血水肿和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来明显降低POST的程度,且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基金】: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S0410)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was examined by indirect laryngoscopy 6 h after surgery.The cases of vocal congestion and vocal edema were recorded.Venous blood of patients was extracted before surgery and the end of surgery and 2 h after surgery individually to test theconcertration 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青;;光索引导盲探双腔支气管插管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年11期
2 鲁小民;郭三明;巫水生;陈杏媛;王晓红;康美和;;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大咯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29期
3 吐尼沙·艾合买提;;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4期
4 黄美清;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肺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范成,张建华,王玉,罗江波;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定位100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03年04期
6 姜晓芬,金烈烈;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2期
7 俞洁璐,姜雪梅,梁伟民;术中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监测方法的评估[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06期
8 纪承;谷淼;张磊;;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06期
9 陈荣;周纲;;纤维支气管镜复合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在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22期
10 王希颖;刘玖昀;;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内镜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树彪;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4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18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