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不同配伍复合麻醉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
本文关键词: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不同配伍复合麻醉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
更多相关文章: 麻醉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麻醉 经阴道穿刺取卵术
【摘要】: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不同配伍复合麻醉应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入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0 mg/kg组(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瑞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 mg/kg组(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 mg/kg组(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 mg/kg组(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和自诉疼痛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和(或)丙泊酚。根据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低氧血症和不良反应(咳嗽、舌后坠)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评价其麻醉质量,记录心率(HR)基础值和术中最低值。于麻醉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和定向力恢复后记录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患者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常规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各组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的术中初次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多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P值均0.05),瑞芬太尼1.0+丙泊酚1.5组和瑞芬太尼1.0+丙泊酚1.0组的术中初次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瑞芬太尼1.5+丙泊酚1.0组和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P值均0.05),但各组间术中追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HR术中最低值较基础值均有减慢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均无患者发生心动过缓。瑞芬太尼1.5+丙泊酚1.5组睫毛反射消失和定向力恢复后的MAP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各组中术后OAA/S评分≤3分的患者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各种配伍复合麻醉均具有麻醉起效和苏醒迅速的特点;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合用,麻醉起效和麻醉后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取决于丙泊酚用量;无论何种配伍,均须严密关注不良反应(咳嗽、舌后坠)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中国已婚夫妇中的不孕症发生率为10%~15%,辅助生殖(IVF)助孕者日益增多。IVF助孕治疗需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取卵操作时会产生疼痛,同时患者有畏惧、焦虑心理,为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手术通常需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取卵操作的手术创伤小,无需肌肉松弛,故适合选择静脉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光伟,卢义坤,方晓珊;氯东利合剂-咪唑安定在304例婴幼儿复合麻醉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普通外科;2000年04期
2 吴根诚,陈正秋,秦必光;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针刺研究;2001年03期
3 张培红,田斌斌;复合麻醉临床应用体会[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5期
4 乌宇彤,曹宇芳,王进香,乌新兰;静脉复合麻醉在宫外孕休克手术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5 崔云峰,张慧文,林楠,吴莉;靶控静脉复合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4年11期
6 张寒冰;吴纯西;包梅芳;刘俊;张芬芬;;老年患者复合麻醉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调控的可行性[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12期
7 王丰好;王伟涛;;小动物复合麻醉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08期
8 吴远鹏;杨拯;张晓;;全麻维持中复合麻醉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09期
9 王丽春;;静脉复合麻醉药物对手术患者生理学参数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10 罗沁英;金瑛;;复合麻醉在颌面外科的应用[J];武汉新医药;197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培梁;王元占;朱玉峰;刘秋菊;刘谋荣;刘华盛;吴湘慧;曾俊岭;;全身复合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根诚;王彦青;曹小定;;针药复合麻醉的回顾与思考[A];第九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钱娟;Tommy Scheonfeld;王莹;殷勇;肖洁;;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0例临床观察[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钱娟;王莹;殷勇;肖洁;Tommy Scheonfeld;;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0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淑静;康熙雄;;针药复合麻醉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彭昌永;;中西医结合救治静脉复合麻醉呼吸停止1例[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晓强;江澄川;钟平;高翔;吴劲松;;针药复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士辉;史星梅;罗t熻,
本文编号:1212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21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