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皮质醇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皮质醇基因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电针 海马 脑缺血再灌注 皮质醇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中内分泌的相关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皮质醇(CORT)]的变化探讨电针经穴早期干预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0只大鼠分5批购进,5批所做实验的时间点分别为6h、12h、1d、3d、7d。每批大鼠48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每批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电针经穴组。其中,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电针经穴组予以造模,假手术组造模过程同模型组只是不插入线栓。电针经穴组取穴为双侧“曲池”(桡骨近端的关节外侧前方凹陷中)、双侧“足三里”(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 mm)、“百会”(顶骨正中)、“风府”穴(枕骨顶嵴后枕寰关节背凹陷处)。电针刺激参数:疏密波,频率2/30 Hz,电流强度1 mA,以大鼠触须、耳朵微动为度,30 min/次。电针非经穴组大鼠腹部消毒后,选取腹部的6个非经穴点进行针刺,其他同电针经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只固定不针刺。各个时间点的电针经穴组和非经穴组分别于未次针刺2h后随机抽取6只大鼠,按照Zea-Longa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评分结束后开始取材。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断头处死,取出脑组织,冰皿上快速分离海马组织,以锡纸包裹放入试剂管中,最后存放入液氮中暂时保存,后转入-80℃冰箱保存待测。PCR检测:用超纯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以每种总RNA样品2μg为模板,随机引物0.5 u g为引物,42℃进行反转录反应2 h,70℃5 min终止反应进行cDNA反转录。目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库获得,引物采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最后采用2-ΔΔCt法对实时荧光PCR结果数据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以每组样品β-actin表达为内参。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RF mRNA和CORT mRNA表达含量明显增高。2)模型组和电针非经穴组中海马CRF mRNA的表达在最初的十二个小时内持续增高而达到峰值,从1d后起不论是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其海马中CRF mRNA的表达含量均开始下降。电针干预治疗在1d后能显著降低海马CRF mRNA的表达的含量。3)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电针经穴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h后,海马内CORT mRNA都呈高表达状态。电针经穴组较模型组和电针非经穴组,6h的CORT mRNA表达含量明显降低。电针经穴组和电针非经穴组在1d以后都能显著的降低大鼠海马CORT mRNA的表达含量,1d至3d时电针经穴较电针非经穴下降更显著,7d后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经穴都能发挥降低海马CORT mRNA表达含量的作用,但电针经穴较非经穴能更早更显著的发挥作用。4)电针经穴组与电针非经穴组比较,能显著的改善神经功能评分。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内分泌相关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皮质醇(CORT)]表达升高,可能加重脑组织和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本实验中电针经穴可降低CRF和CORT mRNA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有良好的恢复作用以及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因而,认为电针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中CRF和CORT mRNA的表达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喜;杨瑞芳;王海东;;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2年03期
2 刘忠纯,罗小年,王高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年02期
3 常敏;方秀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肠易激综合征[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白小欣;李铁林;黄胜平;黄燕;蔡业峰;黄培新;;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05期
5 李民兰;刘建玉;;穴位针刺加敷药治疗中风后遗肢体拘挛关节僵直156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04期
6 黎健;张永树;;张永树运用手阳明大肠经穴经验[J];中国针灸;2006年05期
7 周金芝;;针灸治疗中风优势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8 仇洪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4期
9 王树;张力;;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评价[J];神经药理学报;2011年03期
10 关东升;李迎霞;孟毅;常学辉;;超早期针药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和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冬梅;探讨刺激量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志圃;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5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24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