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06 06:30

  本文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进展 出处:《中外医疗》2008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近似熵


【摘要】: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医生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研究较多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近似熵等。本文将对目前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加以综述。
[Abstract]: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 is a problem that clinical anesthesiologists have been concerned. Currently, many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mainly include bispectral index,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nd approximate entrop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monitoring methods of anesthetic depth.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正文快照】: 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医生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肌肉松弛药的出现,全身麻醉趋于偏浅。现今的临床麻醉在要求做到患者意识消失、无痛、肌松、避免术中知晓的同时,还要求能精确地给予适量的麻醉药物,避免麻醉药品的浪费,缩短麻醉后恢复时间,从而控制医疗成本。所以,麻醉深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米卫东,刘靖,曹江北,张宏;脑电双频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诱导期麻醉深度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康芳;方才;;BIS、AEP用于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临床价值评估[J];安徽医学;2007年03期

2 王庭国;张珍妮;吕建瑞;薛荣亮;;硬膜外麻醉期间镇静方法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10期

3 史东平;杨跃武;封卫征;杭燕南;;脑电双频指数指导气管拔管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02期

4 甘静雯;邱绍扬;许忠能;林小涛;;麻醉剂MS-222对斑马鱼行为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6年03期

5 吕建瑞;杜中义;张珍妮;王庭国;薛荣亮;;不同镇静方法在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晓萍;开胸手术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常留辉;BIS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合理配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艾洁;猪复合麻醉剂-ZFM麻醉效果及监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姚军;脑电双频指数在儿科ICU镇静监测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玮;麻醉监测的EEG谱分析[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李军,,杨晋祥;脑电功率谱分析在静吸复合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6年03期

3 何静,王若松,林日辉;七氟醚、异氟醚与笑气吸入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和边缘频率的变化[J];广东医学;1998年09期

4 李继昌;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进展及评价[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年01期

5 唐永泉,盛卓人;定量脑电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年06期

6 李军,金志强,王定力;硬膜外麻醉中脑电功率谱监测[J];海军总医院学报;1998年01期

7 侯立仁,梁效安,王剑新;神经安定镇疼麻醉经验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王艳青,郭曲练,谭秀娟,傅希文,刘运生;地氟醚对数量化脑电图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米卫东!100853北京市,张宏!100853北京市;意识与睫毛反射消失所需麻醉水平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米卫东!100853北京市,张宏!100853北京市;芬太尼血浆浓度对麻醉清醒时异丙酚浓度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钧;钟泰迪;严春燕;;BIS监测下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丛珊;在ESD丙泊酚镇静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使镇静更可控[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年

2 记者 仇逸;麻醉深浅有了“尺子”,相关机构成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东宇;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功能研究和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2 林雪;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刘靖;脑功能监测与全麻深度判断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芳;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2 项燕;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3 田阿勇;BIS反馈下咪达唑仑TCI用于SICU病人镇静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何亚军;氯胺酮麻醉对脑电双频指数、环磷酸腺苷及应激指标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3年

5 王瑞婷;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6 魏青;国产与进口丙泊酚对意识水平的药效学比较[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刘华琴;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全麻诱导时心血管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聂丽霞;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恒速输注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9 杨华凌;数量化脑电指数反馈调控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10 康荣;额肌自发肌电的临床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6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386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