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ⅠB期老年高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切除术后生存及预后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21:06

  本文关键词: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ⅠB期老年高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切除术后生存及预后因素的研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胸部手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高危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背景肺癌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长最为迅速的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0万的人口死于肺癌,在目前的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于首位。同时,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各种致癌行为的日益盛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吸烟行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支气管肺癌已成为最主要的高发病率的癌症,其占各种新发癌症病例的17%,占各种癌症总死亡病例的23%。而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的肺癌死亡率也已经达到同官颈癌相似的水平[18]。在我国,随着各种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烟草暴露情况日益严重,肺癌发病率在我国城镇中同样增长迅猛,同样为我国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1位。另外,肺部也是各种转移癌的好发部位,发生在该部位的肿瘤同样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外科手术切除(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中期肺癌的常规方法,[1、2]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年化的加剧,癌症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肺癌更是老年人癌症致死的最主要因素[114]。根据美国的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主要发病率发生在75岁和79岁之间,而死亡率的高峰年龄在75岁和84岁之间,均为老年人,而且和性别密切相关[3]。老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为各系统的器官功能均会有所减退,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生理特点,多为常合并各种的并发症:呼吸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加上麻醉的时间及方式、手术的方式、时间都会对该类患者术后的恢复影响较大,加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本身术后的复发率就较高等因素[115],故对这类老年高危的肺癌患者进行相关的肺部手术治疗时,我们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去保护其正常的肺组织及肺功能,这对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和长远的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此类的老年肺癌患者,创伤性更小的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亚肺叶切除术)应该是更适合的手术方法。而2010年的美国癌症治疗中心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提出的临床实践指南也给出了具体的适应证:(1)术前发现有肺功能不全或者较差,或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的合并症,不能耐受标准的肺叶切除术;(2)肺叶周围结节,肿瘤直径≤2cm,并出现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病理学确诊为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BAC。 2B类);影像学的CT或者PET-CT检查,显示结节体积≥50%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2B类);通过影像学的随诊,证实肿瘤瘤体的倍增时间长(≥400 d,2B类)。但对于该部分老年高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种尽量多地保留正常肺组织的亚肺叶手术切除方法能否达到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目前仍然存在争议[17]。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肺部结节的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并在1993年完成了第一例的肺叶切除术。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1992年就开始被应用,[9-12],并在2006年发布的美国NCCN (national cancer comprehensivenetwork, NCCN)2006版肺癌诊疗指引中,胸腔镜手术被正式列入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30年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早期的肺部肿瘤疾病已广泛被医学界所接受,而国内目前也有众多的医院已经开展了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随着影像学的技术及设备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排螺旋CT在各层医院的普遍使用,越来越多的早期肺部结节疾病(SPNS)在常规的健康检查中被发现。对于早期的肺部肿瘤及体积较小的肺部结节而言,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了:肺叶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我们知道,手术的切除范围,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及术后的恢复均影响重大。所以对错构瘤、炎性假瘤等一些肺部良性疾病、或者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等癌前病变、又或者微浸润腺癌等一些早期低度恶性的肿瘤,和一些原发其他部位而转移至肺部的结节的患者,实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不但会过多的切除了正常肺组织,还会影响了这类患者术后的肺功能及术后的恢复;另外,还有一些既往已经接受过肺部手术,而需再次行二次的肺部手术、并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的疾病、术前肺功能水平差的高龄患者,更是不能耐受标准的肺叶切除术,因为其术后心肺的并发症会明显增多,患者不能耐受。亚肺叶切除术虽然切除范围较为局限,但由于手术过程是非解剖性切除,且其切除的范围有限,对于恶性的肺部结节而言,可能会由于术后肺段间淋巴结残留或手术切缘阳性而导致肿瘤复发;另外,盲目的肺楔形切除,其造成的损伤可能更大:手术后残余的肺组织会因不恰当的血管、细支气管的损伤或扭曲而引起通气血流比例严重的失调,严重影响了术后的肺功能情况,甚至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目前的亚肺叶切除手术包括了: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虽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和胸腔镜肺段切除的相关的病例报道仍然较少。1889年Ewart首次在解剖学上定义了肺段,1939年Churehill 和 Belsey报道了首例的肺段切除术,对左上肺舌段的支气管扩张症进行治疗。1993年意大利米兰大学Istitute Clinica ChirurgicaI医院的R.viaro等,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的胸部辅助小切口下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美国及日本两个国家分别于2008年、2009年进行了两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性的三期临床研究(cALGB140503HJ、 JCOG0802/wJOG460r7),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或者肺段切除术来治疗早期、肿瘤直径≤2cm(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但临床的统计结果目前还没有出来。而根据现有的文献报导,常用的肺段切除术主要包括了保留舌段的左肺上叶切除、舌段切除、尖段切除和下叶背段切除、基底段切除,其他肺段如后段和前段切除虽可行但开展得较少。1993年Kirby和Rice [110]首次报告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早期NSCLC及肺部良性结节疾病的治疗。其安全、微创、有效等特点已得到临床上的充分肯定。Roviaro等[133]于1993年首次报告了胸腔镜下的肺段切除手术,美国和日本的多个肺癌临床研究中心,同样鼓励具备手术条件的单位参与应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来治疗早期的肺癌。更有国外的学者发现:应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来治疗Ⅰ A期的NSCLC,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效果相比较:两者不但在清除淋巴结的组数及个数上相似,而且在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和远期的生存率的对比上也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134]。而在肺楔形切除术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相比较中: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不但在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上优于肺楔形切除术,而且在淋巴结清扫干净程度、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比较上均优于肺楔形切除术[135]。美国匹兹堡实验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病理为Ⅰ A期的NSCLC,分别进行了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术,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发现两者并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004年Keenan等[136]对NSCLC患者进行肺叶及肺段切除后肺功能变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发现:肺段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了:出血、漏气、咯血、肺不张、心律失常等,与肺叶切除术一样。而在术后1年的检查中,肺叶切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降低,而肺段切除组的患者只是存在DLCO有所降低,这充分证明了: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较,既能完整地切除肺部的病灶,又最大程度保存正常的肺组织、肺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和提高长期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报道的多数临床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而非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且缺乏远期生存率、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随访和统计学分析。1995年,美国肺癌研究组的Ginsberg和RubinsteinH报道了:在他们进行的一项对早期T1N0M0 (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通过比较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的治疗结果,他们发现,亚肺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NSCLC中远期生存率相近,但亚肺叶切除术的局部肿瘤复发率较高,而肺楔形切除术的复发率更高。因此,他们认为:亚肺叶切只能作为一种妥协性术式,应用于高龄且肺功能不全的特殊类型的肺癌患者,而不能作为一种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4]然而,近年来,多项来自日本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却发现相反的结果,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应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I A期,肿瘤直径≤2cm) NSCLC,其临床治疗结果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同。自1993年Raviaro等首次报道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以来,不断有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I A期(肿瘤直径≤2cm) 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相比较:淋巴结切除组数及个数,肿瘤总体、局部复发率,远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都相似;而在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的比较中,其优势更明显:因为肺段切除术不但能够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有效地防止肿瘤复发,在对淋巴结进行清扫上,更加彻底,其清扫的个数和组数均优于楔形切除术,而在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同样占明显的优势。美国的匹兹堡大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同样表明:术后病理分期为I A期的NSCLC患者,分别进行了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他们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在进行了相互比较后,同样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以上的大量临床证据表明,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 A期的NSCLC患者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相似,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在I 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比较,存在着以下的明显优势:1.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个数、组数、站数、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术后远期生存率均相似;2.肺段切除术比肺楔形切除术更能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保证更加完整的淋巴结清扫,减少了肿瘤的复发几率,远期生存率更优:3.对于I A期(肿瘤直径≤2cm) 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相比较:淋巴结切除组数及个数,肿瘤总体、局部复发率,远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都相似;4.美国外科医生协会肿瘤协作组(ACOSOG)Z4032的Ⅲ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位的FEV1百分比和DLCO百分比分别为50%和46%的肺癌患者中,亚肺叶切除术组患者30 d和90 d的死亡率分别为1.4%和2.7%。5.近期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心肺功能差、高龄、早期(I A期)的NSCLC患者接受亚肺叶切除术,创伤少、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远期效果理想。6.根据一项针对美国流行病监测结果登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在对14555例病理确诊I A期NSCLC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分别进行了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两者间的总体生存率并没有显著差异。7.Smith CB等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IA期的NSCLC患者,进行了肺叶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相当,但肺叶切除术在≤70岁的人群中存在着生存率的优势。以上的大量临床证据强而有力的证明了: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对患者的肺功能保存好等优点,特别是在心肺功能差的高龄早期NSCLC患者治疗中,优势明显。在我国,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70-74岁间,由于老年肺癌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及各种合并症的存在[159],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我们临床医师最重要的探讨问题。Churchill和Belsey [126]于1939年报告了首例肺段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1973年Jensik等[127]报告应用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15年经验,其研究结果表明,肺段切除术与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远期生存率相近,且当肿瘤最直径2 cm时优势更明显。意见相反的是,1995年Ginsberg报告了一项应用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 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尽管亚肺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术后远期生存率相近,但其局部肿瘤复发率要高于肺叶切除术,因此,亚肺叶切除术仅适用于那些肺功能不全、高龄的早期肺癌患者,也只能作为一种妥协性手术方式[128]。但针对Ginsberg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其他学者认为,LCSG的研究结果中,选择病例的入组条件欠准确,没有明确肿瘤大小的标准,同时研究方法也不完善,没有定义解剖性的肺段切除术,这些偏倚极有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129-130]。近年,多项来自日本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亚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肿瘤的最大直径≤2cm的早期(I A期)NSCLC,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131-132]因此,在我们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时,确定肺段切除术的适应证对于手术成功及患者术后的疗效至关重要。目前,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IA期、心肺功能差或有不适合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或特殊组织学类型如原位腺癌和微侵袭腺癌的NSCLC患者[137],其相关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描述:1.根据肿瘤的大小进行选择:多项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在应用亚肺叶切除术治疗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时(最大径以2 cm为界限),预后不同。2005年Okada等[142]对1272例NSCLC患者进行了一项的回顾性研究,他们发现对I A期的周围型肺癌,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术后,两者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84.6%比87.4%);近期Nomori等[138]也对179例I A期和I B期的周围型NSCL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肺段切除组术后的5年DFS为94%,整体5年生存率为91%,与肺叶切除术组相似(P=0.006); Mohiuddin等[139-140]研究发现:对于IA期的NSCLC患者,当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缘增加到10 mm时,相比5 mm的手术切缘,能降低45%的肿瘤局部复发率;距肿瘤边缘15 mm应该是最佳的手术切缘距离,当切缘的继续增加时,局部复发率并不会继续降低。但根据目前的文献报导,目前尚无获得广泛认可的最佳的合适的手术切缘距离,原则上应大于肿瘤边缘2 cm或大于肿瘤最大径。2.根据年龄和合并症选择的条件:最初肺段切除术只用于心肺功能差或高龄早期肺癌患者,高龄肺癌患者进行肺部切除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都会升高,因此该部分的患者不适合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一项来源于SEER数据库的14555例NSCL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显示,7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或亚肺叶切除术后的总体生存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Smith等[147]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同样显示,I A期NSCLC行肺叶切除与行解剖性肺段切除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相当,但行肺叶切除术在≤70岁的患者中具有生存率方面的优势。ACOSOG Z4032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143]表明:中位状态的FEV,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和DLCO分别为50%和46%的肺癌患者中,肺段切除术后30 d和90 d的病死率分别为1.4%和2.7%[144,145],比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要明显降低。其他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心肺功能差的高龄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肺段切除术安全、有效,与标准的肺叶切除术相比,其远期复发率、DFS和总体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且围手术期的病死率相似[146]。美国的Ahorki等[148]总结了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nternational Eady LungCancer Action Program, I-ELCAP)研究中347例肿瘤最大直径≤3 cm实性肺结节患者的治疗结果,其中有294例患者接受了肺叶切除,53例患者接受了亚肺叶切除,他们术后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86%,进一步对肿瘤最大直径≤2cm的肺癌进行分析,他们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和84%,两者均无明显差异。3.根据特殊的病理类型进行选择:磨玻璃样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 GGO)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早期肺癌病变,大多经胸部CT筛查发现,多为原位腺癌或微侵袭腺癌。根据临床研究,原位腺癌或微侵袭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术,5年DFS可达到100%[149,150]。因此,GGO患者接受创伤性更小的亚肺叶切除术,临床获益更大。Sugi等[151]对I A期的GGO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结节1.5 cm或GGO成分75%的I A期周围型NSCLC患者,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后,5年DFS达100%;结节大小为1.5~2.0 cm、以GGO成分为主的I A期周围型NSCLC患者,行解剖性肺段切除并联合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其5年DFS同样达到90.5%,两者均和实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相当。所以,在这种特殊的病理类型的肺部疾病(GGO)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GGO的成分构成、保持足够的手术切缘这三个条件来进行。近期Nakao等[152]报告了一项26例患者,随访10年,T1NOM0, IA期的周围型GGO的研究结果,26例患者均接受了亚肺叶切除术,5年的复发率为0,5年后有4例肺腺癌患者出现了复发。该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1.5年生存率,作为早期肺癌行肺段切除术后的一个疗效评估的终点随访指标,是否适合?2.对于早期的肺癌,如原位癌和GGO的患者,是否有必要延长观察总体的生存期?4.常见的解剖性肺段切除:左上叶的固有段切除、舌段切除、双肺下叶背段、基底段、尖段切除术,这些肺段的解剖辨认比较明确,可操作性高;上叶前段、后段切除术,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肺段定位的准确性低,较少采用;另外,双肺上叶S1-3段的早期肺癌,行肺段切除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可高达23%,合适采用联合的肺段切除[153]。5.采取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式的先决条件:分别对肺门(N2)、肺段支气管旁、纵膈淋巴结(N1)进行取样、送快速冰冻病理检验。结果回报为阴性,可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如结果为阳性,应改为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或联合肺段切除术[154]。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加上人口老年化的加剧,癌症已成为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肺癌更是老年人(好发于60-75岁患者)癌症致死的第一因素。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点主要为合并有多种其他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这些合并症和大大的影响了这类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恢复。更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生理功能均有所减退,肺呼吸功能较差,常规的胸部手术治疗往往会对老年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对于老年的肺癌患者应根据其全身情况及病情做出全面评估,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式。虽然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手术治疗法仍然为治疗早期肺癌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116-120]。接受肺部手术的老年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通常会因为伴有严重的心、肺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异常,而无法耐受正常的肺叶完整切除。因而,对这类高危的老年肺癌患者更适合应用一些创伤性更小的手术操作来对待[5-7]。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比较,解剖性的肺段切除术,既能更好保护肺功能,同时达到去除了病灶的目的[15]。所以,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被认为是治疗心肺功能差的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最佳选择,特别是I A期NSCLC患者[8]。另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常规的胸外科手术的风险也会逐步上升[13],只有更加简化的手术操作,才能降低手术对该类患者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肺叶的局部切除,和简化的淋巴结清扫,不但减少了手术的损伤,也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往往能够为这类患者带来获益。[14]但这也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思考,简化的淋巴结清扫对肿瘤的转移,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IB期的NSCLC患者,这样的手术切除范围是否足够?对肿瘤的远期疗效是否存在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去探讨。另一方面,胸腔镜下老年病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风险会随着胸腔镜肺叶切除和淋巴结切除技术的不断成熟度而大大降低,年龄也不再是该类病人的胸腔镜手术的障碍了[16]。但根据目前的临床报道,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大样本临床资料的证据来支持,应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IB期NSCLC(肿瘤直径2,≤3厘米)的肺癌患者,在长期疗效和生存率有明确的临床统计学意义。解剖性的肺段切除手术治疗该类老年肺癌患者时,能否延长患者的远期的生存率,如何通过手术操作技巧的提高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何能促使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如何能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尚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由于老年肺癌患者机体的生理及代谢功能会有所降低,加上老女人的肿瘤组织的活性较低,发展较慢,如若对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命。因此,我们设计了该项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估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的淋巴清扫术,在老年,高危,IB期(pT状态:2cm,≤3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长期的疗效。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在治疗老年高危IB期(pT状态: 2cm,≤3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远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8月到2010年12月间,242老年人(≥65岁)被随机分为高危组和常规风险组。所有病人均术前均通过穿刺活检或者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诊断为IB期,(pT状态:2cm,≤3cm),所有的病人均由相同的手术团队完成手术。我们将高危组患者定义为:伴有严重心、肺功能患者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对高位组的病人,我们采用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和系统性淋巴清扫术。传统组的患者,我们定义为患者有足够的心肺功能储备,没有合并其他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对传统风险组的患者,我们采用了传统的胸腔镜下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清扫术进行治疗。病人所有的临床数据和病理数据都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临床的结果均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统计。我们对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总生存,无瘤生存率,复发时间和复发率进行了严格的随访、记录,分析。统计学分析包括χ2测试和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在spss21软件下完成。结果从2008年8月到2010年12月间,242名接受了手术治疗的老年人(≥65岁)纳入了该项研究,被划分为高危组和常规风险组。其中,接受了解剖性肺段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有116例,接受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26例。在两组的数据比较中: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78.0±35.0分钟,78.0±35.0毫升)明显低于传统的肺叶切除组(108.0±25.0分钟,108.0±25.0毫升)。两组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解剖性肺段切除组的整体生存率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07%和29.31%,传统的肺叶切除组的整体生存率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49%和33.33%,两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解剖性肺段切除组和传统的肺叶切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79%和12.70%,两者同样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结论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老年,高危,IB期(pT状态:2cm,≤3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伤少,安全,长期疗效明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庆;原发性支气管癌肺段切除患者治疗中的手术选择[J];重庆医药;1979年06期

2 陈夏丰,高尚志,黄唐,章奰裳;切肺治疗肺}P核86例的临床报告[J];武汉医学院学报;1957年03期

3 何长清;;关于人工气胸的使用价值问题[J];中国防痨;1958年01期

4 刘荣幸;兰锦文;邱耿峰;;胸腔镜肺段切除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4期

5 张萌;张力克;杨金良;;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1例[J];河北医药;2010年21期

6 晢昱;陈健略;曲健;;110例两肺上叶肺动脉分布}q,

本文编号:143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43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