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不同麻醉时点的微生物感染风险情况
本文关键词: 麻醉 微生物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麻醉不同时点(期间)手术环境致病微生物的检出情况,从而评估不同麻醉时点的微生物感染风险,为今后控制因麻醉过程导致的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全院手术室每日第一例全麻手术的相关器材进行采样,规定预计手术时间≥2 h以上者可以进行采样,采样对象有静脉三通旋转阀、氧气流量调节钮、减压阀门、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共采集了84例手术的504个采样点(84例手术,每例手术均采集上述6个采样点,共504个采样点),并在麻醉操作前(时点0)、麻醉操作后5 min(时点1麻醉操作后5min)、麻醉操作后2 h(时点2麻醉操作后2 h)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静脉三通旋转阀在时点0的标本未培养出细菌,合格率为100.0%,但时点1检出阳性61例,合格率为27.4%,时点2检出阳性84例,合格率为0.0%;氧气流量调节钮、减压阀门、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以及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的细菌数均在允许范围内,各时点的合格率均为100.0%。静脉三通旋转阀及螺纹管接口时点0时无细菌检出,其余检测点在各时点均有细菌检出。在检出的细菌中,3个时点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棒状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棒状杆菌在静脉三通旋转阀、螺纹管接口及麻醉机呼出气入口时点1时未检出,但在麻醉操作后5 min及麻醉操作后2 h各采样点均被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在静脉三通旋转阀时点1及时点2及减压阀门各时点均被检出。结论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静脉三通旋转阀污染比例较高,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在麻醉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控制因麻醉过程引起的医院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of microbial infection during anesthesia at different anesthesia time point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the risk of microbial infection at different anesthesia time points .
【作者单位】: 郑州市儿童医院麻醉科;郑州市儿童医院手术室;
【分类号】:R197.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启敏;金文香;何少璋;;麻醉机通气系统的细菌培养与院内感染[J];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玮;万福红;梁宁;;不同干预方法对麻醉机通气系统病原微生物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年12期
2 杨碧虹;王传光;雷李培;吴炜;潘昌玲;;麻醉机定期拆卸清洗消毒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年03期
3 宛瑛;刘素芳;;麻醉机通气系统回路内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的对比[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6期
4 王晓凑;高明;茆尤尤;刘红艳;马莉;;麻醉机通气系统患者端细菌学检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同俏静;致病微生物在麻醉操作中传播风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吕金凤;妇科静吸复合麻醉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拔管后口腔微生态的变化与护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杨凡;麻醉机内部呼吸回路消毒有效时间研究及污染危险因素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4 方海燕;麻醉通气系统病原菌污染情况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凤丽,阚清,王保国,徐华,王恩真;国产与进口钠石灰的临床时效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年01期
2 林一雄,柯丽军,蔡建荣,方舒东;麻醉机回路内细菌过滤器检测报告[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年12期
3 杨娟英;678例放疗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6期
4 于昕,韩松;现代麻醉机的基本原理及新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玉柱;李东;尹晓锋;张明海;洛阳;司清海;;麻醉机的快速检测方法简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年07期
2 刘斌;;麻醉机的维护保养及消毒[J];医疗装备;2010年09期
3 陈革;;麻醉机气源升级实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年04期
4 颜学松;;麻醉机的安全使用与常见故障[J];医疗装备;2011年05期
5 曹阳;;麻醉机的应用与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8期
6 陈杰;龚家明;;野战麻醉机的研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2年02期
7 陈晓斌;;浅谈麻醉机的安全使用[J];医疗装备;2013年03期
8 苏建奎;;麻醉机的日常检修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4年04期
9 李幼琴,吴文辉;国产麻醉机做单肺机械通气期间的血气分析研究[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10 王立,常力兮,郭曲练,申建初;《麻醉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任洁;;麻醉机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A];新疆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郑得宁;;麻醉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A];新疆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余雷霆;郭建荣;;现代麻醉机必备知识浅析[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朱耀郧;;Drager公司Fabius CE麻醉机常见故障浅析[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庆双;;德尔格Julian麻醉机维修一例故障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郑直;王志申;宋恩来;王玉华;;大型精密进口医疗设备的技术特征和质量控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邓益锋;;麻醉呼吸机的类型与临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20次学术研讨会暨第5次奶牛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广西 翁守浩;麻醉机“花屏”故障的排除[N];电子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沈玮;GE整改:麻醉机存安全隐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记者 王蔚佳;GE暂不召回“被点名”麻醉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凡;麻醉机内部呼吸回路消毒有效时间研究及污染危险因素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2 王沛沛;基于嵌入式linux的麻醉机软件设计与实现[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海洋;无创式麻醉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磊;采用DSP技术设计国产麻醉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孟庆华;GEH麻醉机控制仪重新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方海燕;麻醉通气系统病原菌污染情况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7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54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