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电针内关穴抗家兔PPI诱导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3:47
本文选题:正中神经传导速度 切入点:电针 出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本课题以测定支配内关穴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作为内关穴针刺信号的量化指标,并基于此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观察探索电针内关穴抗家兔PPI诱导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通过规范实验动物的穴位的量化指标来对动物穴位进行准确定位,使针灸实验动物取得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本实验选择1.5~2.5kg健康成年家兔,用BL-4205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其Ⅱ导联心电图,将心电图异常者剔除,将正常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针刺组、62.5m/s组,41.67m/s组,31.25m/s组,25m/s共7组,每组10只。使用20%的氨基甲酸乙酯5m1/kg经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分离正中神经主干,使用BL-4205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急性缺血造模方法选用耳缘静脉注射结合持续滴注PPI的方法。使用BL-4205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同步记录了家兔Ⅱ导联心电图HR.P-R间期、ST段、T波和左室内TLVSP.LVEDP和士dp/dtmax的变化。记录心电时记录电极为针形电极刺入家兔四肢皮下,系统参数设置为:时间常数为0.1s,放大器范围为1mV,扫描速度为125ms/div,滤波为50Hz。记录左心室内压时将与PT-100生物血压传感器相连的自制内径为1.5mm聚乙烯心导管插入左心室,系统参数设置为:实验项目→循环实验→血流动力学。使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仪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360min时CK-MB.LDH的活力变化。 结果:实验结果为正常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的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 LVEDP. dp/dtmax.-dp/dtmax,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CK-MB的活力变化与模型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LVEDP.+dp/dtmax.-dp/dtmax,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CK-MB的活力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用耳缘静脉注射结合持续滴注PPI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针刺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LVEDP.+dp/dtmax.-dp/dtmax,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的LDH、CK-MB的活力变化与模型组10s、1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 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LVEDP、十dp/dtmax.-dp/dtmax,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CK-MB活力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假针刺对心肌缺血无保护作用。治疗组中62.50m/s组、31.25m/s组和25.00m/s组10s、I 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LVEDP、+dp/dtmax、-dp/dtmax, 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CK-MB的活力变化与模型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 LVEDP、+dp/dtmax、-dp/dtmax, 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 CK-MB的活力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内关穴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62.50m/s、31.25m/s、25.00m/s的三类神经纤维兴奋对心肌缺血并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治疗组中41.67m/s组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LVEDP、+dp/dtmax、-dp/dtmax, 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CK-MB的活力变化与模型组10s、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间点HR、P-R间期、ST段、T波波幅、LVSP、 LVEDP、+dp/dtmax、-dp/dtmax, PPI注射后360min时血清中LDH、 CK-MB的活力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内关穴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41.67m/s的神经纤维兴奋对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结论: 1.耳缘静脉注射结合持续滴注PPI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2.电针内关穴,当正中神经记录到41.67m/s的纤维传导速度时,对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3.电针内关穴,当正中神经记录到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分别为62.50m/s、31.25m/s、25.00m/s时,对心肌缺血并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刘婧;汪克明;;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刁利红,严洁;针灸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林亚平;严洁;王超;田岳凤;易受乡;常小荣;;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TnT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王华,张红星,吴绪平,王亚文,刘又香,涂乾;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β-EP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刁利红;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6 马铁明;任路;杨旭;岳志军;白增华;韩红;;电针特定穴“大陵”“内关”“郄门”对缺血心肌细胞VEGF基因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1期
7 唐相森;腕踝针治疗冠心病588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07期
8 胡乃珂,于桂娥,霍金平;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液流变学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97年03期
9 于礼,王天佑;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98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9年07期
10 王维庭,孟世荣,李新治,赵福祥;穴位介入法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06期
本文编号:1666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6662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