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7 19:13

  本文选题:右美托咪定 切入点:心脏瓣膜置换术 出处:《中国药房》2015年35期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1~2 mg/kg+芬太尼0.05 m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常规麻醉诱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静脉泵入,然后以0.4μg/(k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给药后5 min(T_1)、麻醉诱导后2 min(T_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_3)、气管插管成功后3 min(T_4)、气管插管成功后5 min(T_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水平及T_0、T_1时镇静评分(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0~T5时SBP、DBP、MAP、HR、CO、CI、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0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能有效降低对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tomidine on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valvular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dazolam 1 mg/kg fentanyl 0.05 mg/kg propofol 12 mg/kg cis atracurium 0.15 mg/kg routine anesthetic induction regim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metomidine 0.5 渭 g / kg / kg 10 min intravenous inf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anesthesia induction regimen. The anesthesia was maintained at 0. 4 渭 g/(kg / h until the end of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 intravenous inf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anesthetic induction scheme.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 befor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befor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5 min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5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2 min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2 min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1 min after successful tracheal intubation, 1 min after successful intubation, 1 min after successful intubation, and 5 min after successful intubat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P), heart rate (HRT), cardiac output (COG), cardiac index (CI), variability per stroke (SVV) and sedative score at T0 T1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SVV in T0~T5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0~T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nd the levels of SBP / DBP MAPHRCOI / OA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OA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0, a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A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bradycardia and hypotension in the two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dexmetomidine used in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emodynamics of patients during anesthesia induction period, and the safety is good.
【作者单位】: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麻醉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耿丽华;;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1期

2 包娜仁;傅丽东;王俊科;;老年患者静吸复合全麻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2期

3 万永灵;陈学钧;林涛;李祥奎;;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剖胸手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镇痛镇静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年3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振月;;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病人与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年14期

2 郑小珍;敖艳凤;韦翠英;王菊廷;朱丽锦;廖文凤;黄燕丹;;冠心病介入围术期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年31期

3 徐西通;;右美托咪定及地佐辛或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年12期

4 李玉玲;胡杏娟;温馨;;坐式太极运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23期

5 孙建国;;不同麻醉药物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09期

6 陈杏秀;;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降低人工流产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16期

7 佘勇军;胡娟;严美新;邢春花;;为行全麻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麻醉对其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3期

8 代雅琪;陈芳;裴大军;周纪宁;刘娟;刘炜;;音乐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年09期

9 吴林雁;陈璇;顾国龙;;音乐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28期

10 李敏捷;;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气管拔管期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元卿;八段锦和五行音乐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熠;心理护理对我国PCI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3期

2 卢银兰 ,赖文;近20年来音乐疗法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3 范臻,蒋雪妹,王一尘;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年07期

4 高贤伟;何焱;陈东升;;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5 黄国志,卓大宏;音乐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6 蹇在金;老年人循环系统解剖生理改变与心血管系统疾病[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引泉,陈瑞霞;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拔牙42例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6期

2 徐勇,张伟民,郭继革,王永清,何正富,陈如坤;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3 李重红,刘晓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指导体会[J];护理研究;2003年S1期

4 孙丰娥,吴绍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钾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02期

5 袁贵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特殊情况时的抗凝治疗[J];山东医药;2004年33期

6 曹峻,杨志疆,王金中,张金辉,温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报告[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徐云英,李爱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08期

8 卢磊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抗凝药物的指导[J];职业与健康;2005年11期

9 彭丽霞;;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分娩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6期

10 王红丽;;健康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自护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明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焦虑状况调查[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袁顺达;崔健;周军庆;王时晓;喻光懋;何斌军;魏德胜;周伟军;王海勇;王彬;张楚;;心脏瓣膜置换术215例分析[A];2008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胸腔镜学组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胜利;胡型锑;扬美高;黄宪平;赵曙光;赵琦峰;赵子牛;杜杰;章岳峰;;心脏瓣膜置换术158例[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吴荣;石丽;徐薇;;252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蓉;叶庆新;;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及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月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继相;佘凯;王波;熊伟;胥焰;;高龄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会[A];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袁顺达;崔健;周军庆;王时晓;喻光懋;何斌军;魏德胜;周伟军;王海勇;王彬;张楚;;心脏瓣膜置换术215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9 边策;李涛;刘兴会;;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围手术期抗凝方案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产科会场(产科学组、妊高症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季敏;;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胸外科 主任医师 臧旺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注意什么[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江少菁 讯员 陈珍珠;把爱心献给患者[N];闽南日报;2006年

3 詹建 刘亚民;瓣膜置换术后两注意[N];健康报;2003年

4 永和;换瓣后不可忽视抗凝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白进 肖鑫 胥金章;当“文化牵引”成为“立医”之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波;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脑氧合状况监测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2 陈文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永久性房颤的电除颤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罗万俊;远隔肢体缺血时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器官保护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刘寅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化抗凝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蓓蓓;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桂龙;KIM-1的早期检测在前列地尔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中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武素红;美托洛尔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一步改善心功能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马超;严格血糖控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张积广;肥胖对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预后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6 胡章龙;唯捷流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7 颜建华;下肢缺血时处理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肾保护[D];中南大学;2013年

8 侯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改善心功能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曾德亮;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10 蔡利佳;204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67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