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重复剖宫产合并盆腹腔粘连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针灸学 切入点:胃肠功能障碍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胃肠功能障碍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不是一组独立的疾病,而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一部分,常见于外科疾病中。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产妇不断增多,尤其因"疤痕子宫"行重复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而重复剖宫产术中常发现因既往剖宫产术发生的盆腹腔粘连。盆腹腔粘连使得重复剖宫产手术难度大,手术及麻醉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由此导致产妇术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常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一般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关键,在重复剖宫产术后能够促进产妇尽早进食以改善产妇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产妇围手术期的不良情绪,并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切口愈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这类术后易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重复剖宫产产妇,术后应采取更为主动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西医缺乏主动干预措施,中医方面则有较多的相关报道,但目前尚无针对此类产妇的研究及报道。中医治疗方法在这方面的主动干预优势明显,应成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的方向。研究目的:本临床研究试验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在对照组采用院内剖宫产术后西医临床路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腹痛分级、胃肠反应分级等证候评分表评估普通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普通针刺对于疤痕子宫行重复剖宫产术中合并盆腹腔粘连产妇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临床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产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共80例。80例产妇按照完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按照院内择期剖宫产临床路径术后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术后6小时由同一医师开始加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腹痛分级、胃肠反应分级等证候评分并评估普通针刺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首先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孕周、大便习惯、既往剖宫产次数、术前血常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钾水平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对两组产妇的术中盆腹腔粘连评分(mAFS评分)、出血量(术中+术后24小时总出血量)、重复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产妇资料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妇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产妇在术后72小时内的腹胀分级及胃肠反应分级经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及Fisher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产妇术后腹痛评分经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及Fisher卡方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组及对照组产妇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分布优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Fisher卡方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针刺对于重复剖宫产术中合并盆腹腔粘连的产妇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良好疗效。通过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可以促进其尽早进食,改善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同时促进母乳喂养、子宫复旧,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并由此促进重复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快速整体抗体。因此,采用普通针刺主动对这类产妇进行干预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1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洋,王贵芳;重复剖宫产4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2期
2 高霞;付琴;;重复剖宫产有关问题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8期
3 赵龙梅;选择性重复剖宫产与实验分娩——1989~1999年文献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年03期
4 王俊如;汤芳梅;;重复剖宫产有关问题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卢术芳;;减少重复剖宫产出血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3期
6 徐建平;管运英;;重复剖宫产39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15期
7 徐建平;管运英;;重复剖宫产391例临床分析[J];兵团医学;2012年01期
8 迪丽胡马·吐尔逊;美丽班;姑丽娜·艾买提;;重复剖宫产术后相关问题的分析[J];北京医学;2013年07期
9 陈欣;陈慧;刘玉昆;谭剑平;刘颖琳;张睿;王蕴慧;张建平;;生物补片促进重复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10 宋育先;孙力;;重复剖宫产119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先韶;针刺对重复剖宫产合并盆腹腔粘连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许洁;重复剖宫产术138例临床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68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