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9:37

  本文选题:运动疲劳 + 即刻 ; 参考:《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实验目的一:运动疲劳直都是以来都是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等研宄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正确地认识运动疲劳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而且还可以预防由于疲劳引起的各种疾病和损伤。竞技体育离开疲劳就失去了意义,当今的竞技体育赛场上,竞争日趋额激烈,运动员们都在试图超越人类极限,创造一个优异的成绩载入史册。因此,运动员们只能依托“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手段来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强度越高,机体就越容易产生疲劳;负荷越高,疲劳持续的时间就会越久。因此运动疲劳机制成为现阶段竞技体育领域研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宄采用Bedofrd疲劳模型建立方案(稍作改动),利用多级负荷跑台运动方案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实验模型。观察运动疲劳即刻大鼠血糖、肌糖原、血清胰岛素、肌乳酸发生的变化,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宄方法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基因表达及其周围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并探讨葡萄糖转运在运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的研宄运动疲劳对葡萄糖转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资料。 实验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30只(生产许可证号:SCXK(甘)2011-0001),体重173.2±7.9g,所有大鼠在进行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淘汰体重过轻、过重和精神状况太差不适应跑台运动的,保留20只按要求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疲劳组(10只)。本研宄采用Bedford方案疲劳模型建立(稍作改动),利用多级负荷跑台运动方案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实验模型。按以下程序运动,运动周期为7天。负荷等级分为三级:I级负荷:0、15m/min,30min; II级负荷:0、20m/min,30min; III级负荷:0、25m/min,60min,持续6天。第7天按照以上程序进行到第III级负荷时运动至力竭。力竭后即刻麻醉处死,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力竭时间、血清胰岛素、血糖、肌糖原、骨骼肌乳酸(LD)、GLUT4蛋白含量、GLUT4基因表达指标的不同变化。力竭判断标准为:大鼠跑姿由蹬地式变为伏地式,滞留在跑道末端不能继续跑动,且声波和光刺激均不能驱使动物继续维持跑动。对照组大鼠正常笼内生活,不予运动。大鼠跑台训练时间均采用电子秒表测定⑴。 实验结果:(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精神状况良好,未发现掉毛、大便形态改变、死伤等不良状况。各组大鼠体重有所变化但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2)采用Bedford方案疲劳模型建立(稍作改动)结果显示:运动疲劳组大鼠BU (血尿素氮)值增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大鼠行为的观察综合生理指标我们认为大鼠已经达到了实验预期的疲劳程度。利用多级负荷跑台运动方案成功的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实验模型,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3)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疲劳组大鼠血糖(GLU)、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显著性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疲劳组大鼠肌糖原、骨骼肌乳酸(LD)明显下降。(P0.01)。(4)与对照组相比,疲劳组大鼠骨骼肌-股四头肌GLUT4蛋白含量升高。(5)与对照组相比较,疲劳组大鼠骨骼肌肌节长度明显收缩变短(P0.01)。(6)与对照组相比,疲劳组大鼠骨骼肌-股四头肌细胞膜上GLUT4基因表达上调。 实验结论: (1)本研宄采用Bedford方案疲劳模型建立(稍作改动),利用多级负荷跑台运动方案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实验模型是成功的。 (2)疲劳组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体重下降。 (3)运动疲劳状态下大鼠血糖、胰岛素升高;大鼠骨骼肌糖原、骨骼肌乳酸显著下降。 (4)通过形态学观察,运动疲劳可以提高大鼠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使骨骼肌肌节收缩变短,,降低运动能力。 (5)运动疲劳可以使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上调,提高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0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可;;论运动疲劳生理学机制与身体恢复的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方翠华;;消除运动疲劳手段综述[J];体育科技;1983年02期

3 王锡敏;运动疲劳性骨折的治疗[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4 沈定珠;关于运动疲劳机因的初步探讨[J];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宋杰,杨刚;钙与运动疲劳[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3期

6 谢冬梅;运动疲劳“堵塞”学说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宋惠娟;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2期

8 何全玲,焦卫宾;对近5年国内运动疲劳中有关机能监控研究方法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立春;浅谈运动疲劳与营养的关系[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韩亚明;;论一般性运动疲劳恢复的措施与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危小焰;吴云鹏;陆爱云;;运动疲劳恢复中的机械波按摩的基础理论研究[A];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2 陈佩杰;段子才;蔡斌;王人卫;高勇;郭仕达;;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对过度运动疲劳形成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刘晓莉;孙量;乔德才;;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乔德才;侯莉娟;刘晓莉;;运动疲劳后纹状体核磁共振1H谱特征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张日辉;韩忠媛;王忠梅;刘宇;;运动疲劳对不同脑区分泌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6 陆阿明;;800米跑运动疲劳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日辉;韩忠媛;王忠梅;刘宇;;运动疲劳对脑组织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刘鸿宇;刘定一;曹电康;王琳;耿少伟;;运动疲劳应激大鼠杏仁体核簇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表达[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田振军;张志琪;唐量;米春娟;孙国欣;;骨骼肌运动疲劳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谱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屈萍;任建生;;绿茶活性提取物对有氧性运动疲劳恢复的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朝;为消除运动疲劳学上几招[N];保健时报;2008年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刘向农 吴志整理;运动 出汗 要有度[N];健康报;2009年

3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研究员 方子龙;运动后应该怎么吃[N];光明日报;2010年

4 张家勇;运动腹痛原因多[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主任医师 赵湘;运动过量小心伤肾[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梁仁政;巧用呼吸除疲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瑶瑶;轻松PK运动疲劳[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傅坚;药膳消除运动疲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经穴疗效筛选在运动疲劳恢复方面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大契;速消运动疲劳的方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春燕;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的调节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广宁;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运动疲劳基础领域发展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任志强;运动疲劳下语音参数变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姜竹文;运动疲劳对人体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邹辈辈;湿热环境长时间运动后人体的脑电活动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杨海涛;现代中医手段治疗运动疲劳与运动损伤的效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程轶伦;运动疲劳通过调节胞内ROS影响心肌细胞自噬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赛;运动疲劳对大鼠纹状体神经元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超;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鲍九枝;不同氧环境对运动疲劳后恢复期脑电变化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曹艳华;基于节奏策略中枢控制器模型对运动强力手段的再认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75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