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探讨
本文选题:急性颅脑损伤 + 临床麻醉处理 ; 参考:《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8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并发肺部感染5例,其余44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全面的诊断和评估,使颅内高压得到积极的控制,迅速做好充发的术前准备,加强麻醉管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clinical anesthesi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death cases during the operation. 8 cases died after operation because of severe or severe injury.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3.30.There were 3 cases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5 cases of complicated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44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diagnosed and evaluated in a timely and comprehensive manner, so that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ould be actively controlled,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filling up should be made quickly, and the management of anesthesi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patients, choosing appropriate anesthetic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reduce the risk of anesthesi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作者单位】: 怀化市中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绍洋,王强,熊利泽,黄开安,曾毅,胡胜,张玉勤;甘露醇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年06期
2 陈小兰;重度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02期
3 杨天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立;徐美清;范军;马冬春;魏大中;朱晓枫;郭明发;戎保林;;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7例分析)[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2 胡丽敏;钱振华;章文珠;林惠娣;;咪唑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有创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07期
3 郑建武;李乐春;戴琳君;程冰湖;;全身麻醉苏醒延迟13例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2期
4 吴敏;;小儿鼾症术后全麻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9年07期
5 刘德智;周霞;;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ICU计划镇静中的临床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袁红;;针刺内关穴治疗手术中呕吐221例报告[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6期
7 李泳;;老年急诊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J];当代医学;2009年30期
8 陈沛华;;70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年09期
9 李海英;刘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J];当代医学;2011年04期
10 李利琼;彭清雄;唐方;崔晶;邓建东;;地塞米松对麻醉穿刺时神经根损伤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柳常玉;;气管外通气道-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英;不同性别全麻病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玲芝;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音樱;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谭红保;老年人术前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10年
5 姬乐婷;罗库溴铵应用于婴儿手术的临床药效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商丽梅;瑞芬太尼用于控制性降压对兔鼻粘膜血流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慧;术前心理干预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8 吴桂生;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梁京霞;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张恒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整形手术麻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绍洋,曾祥龙,胡胜,胡文能,董海龙,刘恩渝;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2 巫培康;四肢辗轧离断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J];广东医学;2000年12期
3 刘贵明;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年03期
4 陈绍洋,王强,曾祥龙,董海龙,胡文能,曾毅,张玉勤;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2期
5 陈绍洋,王强,曾祥龙,黄杰,胡文能,熊利泽;静脉滴注胰岛素对颅脑手术患者脑内糖代谢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3期
6 陈绍洋,胡胜,曾祥龙,王强,董海龙,王光明;三种麻醉方法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林士郎 ,李厚泽;经时的CT扫描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意义[J];日本医学介绍;1984年07期
2 丁世钦;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救治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1994年03期
3 冯斌,李春坡,谭振美,闫锋;测定神经降压素含量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价[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4 常忠利!062552任丘,赵焕乔!062552任丘,雷学!062552任丘,王润辉!062552任丘,毕艳华!062552任丘,檀巨宁!062552任丘,刘汝佩!062552任丘;老年急性颅脑损伤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4期
5 杨光却端智;王臣;;基层医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J];重庆医学;2009年14期
6 田俊明;;煤炭系统颅脑损伤6988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1981年03期
7 韦宝奎;;急性颅脑损伤治疗的若干问题[J];广西医学;1985年05期
8 张平,蒋先惠;5岁以下小儿意识障碍的分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9 王忠群;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的监测与麻醉处理[J];重庆医学;1998年02期
10 刘力;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永进;;急性颅脑损伤506例手术治疗分析[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侯慧敏;葛志霞;;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配合[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高永平;;374例急性颅脑损伤中躁动病人的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五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姚娟;石志红;;同麻醉方式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比较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贾珍辉;喻峰;;急性颅脑损伤的CT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刘云松;苏磊;秦伟毅;卢勇;唐柚青;;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附159例报告)[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刘金明;贾克东;;不同麻醉方式下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效果的比较[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夏丹;;7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马丽华;;急性颅脑损伤的抢救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10 金涌;沈宏;刘池波;余捷凯;;脑脊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先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 过伟华;麻醉告知 医患须很好沟通[N];健康报;2007年
4 康荐;对全身麻醉的认识要走出三大误区[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供稿;规范人才培养 稳步走向世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王雪飞;麻醉: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N];健康报;2007年
7 王锦蓉;局部麻醉药不会伤大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记者 李栋邋通讯员 陈立雄 张毅涛 毛军;广州刑案8年首次跌破8万宗[N];广州日报;2008年
9 省农垦团委供稿;她用爱心谱写青春赞歌[N];海南农垦报;2006年
10 唐骏涛;全麻对儿童智力发育有影响吗[N];伊犁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真姬;督脉电针对不同时段急性颅脑损伤大鼠差异蛋白组学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徐妙;醒脑静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梅奎;活血利水法在创伤性脑水肿治疗中的运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4 陈新春;全身麻醉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崔向宁;活血利水法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刘胜春;血红素氧合酶-1对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何亚军;广西壮族自治区64家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调查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任军;异氟醚对人口腔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成佳;急性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实验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陈华轩;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3 宁俊平;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1年
4 李盛来;牙科焦虑症和不同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两种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腾;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镁离子含量变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扬;不同麻醉方式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朱晓梦;急性颅脑损伤后心肌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鸿光;尼膜同影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的临床观察[D];青岛大学;2003年
10 金涌;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蛋白质指纹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3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04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