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1 17:44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87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根据给予瑞芬太尼浓度的不同分为4、6、8μg/L组,每组29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麻醉时间、意识丧失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同时间段[T0(进入手术室后平卧10 min)、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时)、T3(插管后3 min)、T4(手术切皮后)、T5(开胸探查时)、T6(手术结束)、T7(拔管)]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结果三组麻醉时间、意识丧失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μg/L组在T2、T4、T5时间点的SBP、MAP、HR水平高于T0时间点,而6μg/L组和8μg/L组SBP、MAP、HR水平相对较好;8μg/L组在T1时间点的SBP、MAP、HR水平较T0时降低较为显著;6μg/L组的SBP、MAP、HR水平较其他两组较为良好。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胸科手术中,使用6μg/L浓度的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增加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mifentanil with different target concentr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Eighty-seve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ic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6 渭 g / L remifentanil and 2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ime of anesthesia, loss of consciousness, recovery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and time of eye openin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ree groups. The time of extubation and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SBP), (HR) level in T _ 0 (supine 10 min) T _ 1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T _ 2 (3 min after intubation) T _ 4 (after incision) and T _ 5 (after thoracotomy) T _ 6 (after operation) and T _ 7 (extub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esthesia time, consciousness loss tim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time of opening eyes and time of extub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SBPnMAPHR level in the 6 渭 g / L group and 8 渭 g / 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8 渭 g / L group at T1 time. The SBPnMAPHR level in the 6 渭 g / 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0 group, and that in the 6 渭 g / 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Conclusion Induction anesthesia with 6 渭 g / L remifentanil during thoracic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耳根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药科技资料;1972年02期

2 梅林英;胸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探讨[J];江西医药;2000年05期

3 郭丹青;婴幼儿胸科手术麻醉处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4 杨建国,杜波;胸科手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七例报道[J];中国厂矿医学;2000年02期

5 孙勤,成军,邵波;为胸科手术病人服务的热线电话[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06期

6 陈尚华,刘小彬;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03年06期

7 齐宏,陶忠良,刘君山;胸科手术后胸内出血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8 邱树彬,黄选刁;可塞风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胸科手术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1期

9 陈伟坚;胸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治疗[J];广西医学;2005年10期

10 展文彪;;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思燕;张秦华;李柳英;许小菊;梁国群;;胸科手术相关决策的配合与护理管理[A];全国第四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杜金满;郭建荣;;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及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韩建阁;耳建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袁立新;任金婵;佟新建;吴延宁;;胸科手术麻醉方法比较分析之浅见[A];山东省第十六次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孙莉;;胸科手术麻醉的管理[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晓伟;;自控镇痛应用于胸科手术病人的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符雅君;;冷冻治疗仪在胸科手术止痛的应用[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何枝生;匡裕康;;医用OB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附52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荣珠;董明;李成太;张妍;张丽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绍翔 通讯员 应晓燕;台医微创胸科手术走在全国前列[N];台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靖;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在胸科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倩;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2 但嵩山;胸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流程管理的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田红;欧洲心血管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改进[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肖东;胸科手术麻醉临床资料回顾及荟萃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喜波;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科手术后镇痛的观察[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6 冀会娟;选择性肺叶隔离对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氧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光顺;高渗晶胶液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张加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系统性能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刘伟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58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158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