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05 10:08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早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七氟醚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1实验分组与动物模型制备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鼠龄8~12周,体重200~24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观察15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冠脉血流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Sevo组),在缺血前30min吸入七氟醚,使呼出气末七氟醚浓度达到2.5%,维持15min,洗脱15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冠脉血流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 大鼠禁食水8h后称重,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仰卧位固定,在其躯干下放置自制暖水袋,躯干上方放置60w白炽灯,通过调节白炽灯到大鼠躯干的距离及更换暖水袋来维持大鼠的肛温在37.0~37.5℃,四肢连接针形电极,通过连接监护仪持续监测Ⅱ导联心电图。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啮齿类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并连接多参数麻醉气体监护仪检测呼吸。于颈部正中切口剥离颈前肌肉,暴露主支气管,用3-0丝线在主支气管下穿线结扎气管导管和主支气管避免漏气,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穿刺置管检测动脉压。胸前剪毛并消毒,于胸骨中线左旁开0.5cm处切开皮肤,断开3、4肋,,打开心包,暴露心脏,于左心房置入套管针,轻推入左心室,测量左室发展压。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间可见与左冠状动脉伴行的心大静脉,以心大静脉为标志在左心耳根部1~2mm处用6-0prolene带针线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冠脉血流30min后剪开结扎线再灌注120min,实验过程中间断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Sham组穿线不结扎观察150min;I/R组和Sevo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冠状动脉血流30min后剪开结扎线再灌注120min,其中Sevo组在结扎前30min进行七氟醚预处理。缺血成功的标志:肉眼观察结扎部位远端心肌外膜发绀,心肌收缩运动减弱;MAP下降,心率由慢转快又迅速转慢,心电图出现QRS波宽度及高度增加,ST段抬高,T波增高。再灌注成功的标志:肉眼观察缺血心肌颜色、左心室收缩运动较缺血期末好转;MAP较缺血期末升高, ST段、T波和QRS波宽及波高均显著下降,但仍高于缺血前水平。 2检测指标与标本采集 2.1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并记录房室导管穿刺成功后稳定10min(T0)、冠脉结扎成功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10min(T3)、再灌注30min(T4)、再灌注1h(T5)和再灌注2h(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舒张末压(LVDEP),计算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左室发展压(LVDP=LVSP-LVDEP)。 2.2生化指标:再灌注120min末经颈动脉置管处抽取动脉血3ml,离心取其上清液,测定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 2.3梗死面积测量及心肌细胞自噬检测:取血后重新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每组随机抽取5只,Evensblue-TTC(伊文氏蓝-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双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每组中随机抽取5只,取心肌标本用于电镜观察:取血后快速取下心脏在冠脉结扎线下约0.5cm处取一小块心肌修剪成3块13

本文编号:2165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165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