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不同麻醉状态下Wistar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5 09:59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麻醉状态对Wistar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40只8~10周龄Wistar大鼠,麻醉后于初级视皮层对应位置硬脑膜表面埋置记录电极,于鼻骨处埋置参考电极。对麻醉状态下的大鼠采用时间频率为2 Hz和空间频率为0.04 c·d~(-1)的黑白翻转棋盘格刺激,记录相同时间段内的PVEP及基线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根据EEG功率频谱分析将麻醉分为多个阶段,比较不同阶段大鼠PVEP振幅及峰值期的稳定性。结果麻醉状态下大鼠的EEG可以根据功率频谱图分为delta波为主的慢波睡眠期(0.1~3.0 Hz)、过渡期(3.1~4.4Hz)、theta波为主的浅睡眠期(4.5~6.0 Hz)。三个阶段的PVEP振幅分别为(20.55±8.32)μV、(32.25±4.86)μV、(28.12±4.79)μV,振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49%、15.08%、17.04%。结论不同的麻醉状态下记录到的PVEP的振幅及峰值期稳定性不同。记录麻醉动物的PVEP时,应当同时监测实验动物的EEG活动情况,并且建议在EEG活动表现为浅麻醉状态时进行。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esthetic states on the stability of graphic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 in Wistar rats. Methods 40 8-week-old Wistar rats were anesthetized. The recording electrodes were impla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ura mater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and the reference electrodes were placed at the nasal bone. In anesthetized rats, PVEP and baseline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were recorded by black-and-white flip checkerboard stimulation with time frequency of 2 Hz and spatial frequency of 0.04 c d-1. According to EEG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anesthesia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and the stability of PVEP amplitude and peak period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EG of anesthetized ra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low wave sleep period (0.1 ~ 3.0 Hz), transition period) and light sleep period (4.5 ~ 6.0 Hz).) based on power spectrum. The amplitudes of PVEP in the three stages were (20.55 卤8.32) 渭 V, (32.25 卤4.86) 渭 V, (28.12 卤4.79) 渭 V,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amplitudes were 40.49 and 15.08 渭 V,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amplitude and peak period stability of PVEP recorded under different anesthetic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When recording the PVEP of anesthetized animals, the EEG activity of laboratory animals should be monitored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EG activities should be performed when the EEG activities show superficial anaesthesia.
【作者单位】: 天津市人民医院眼科;天津市眼科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81100694,81371049)~~
【分类号】:R33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纯列,肖育华,李新春,杨传红,赖晃文,王捷;普通级、SPF级SD、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常值的测定与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满青青;何丽;;高糖高脂饲料对Wistar大鼠生长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9年06期

3 左琴,岳秉飞,刘双环,王洪,贺争鸣;Wistar大鼠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年S1期

4 赵建文,刘芬兰,银欢,刘远峰;神经生长因子对Wistar大鼠皮瓣成活的影响[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5 魏建军,周义英,王敬;S.D和Wistar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J];四川动物;1999年01期

6 李善如,王冬平;不同日龄Wistar大鼠器脏器重量测定[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4年02期

7 邵旭建,辛晓林,吕雯清,万军利,大谷修;Wistar大鼠不同生理时期乳腺淋巴管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1年01期

8 李根平,李学勇,赵金鹏,郝淑荣,鹿菊仙,王荣祖;北京地区Wistar大鼠种群繁殖与生长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年03期

9 姚立,程志清,龚文波,唐烨霞,吴玉芙;强迫跑步等复合因素对Wistar大鼠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3年02期

10 田伟,柏树令;Wistar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初步研究[J];解剖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纯列;肖育华;李新春;杨传红;赖晃文;王捷;;普通级、SPF级SD、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常值的测定与比较[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詹纯列;肖育华;李建军;熊美华;杨传红;赖晃文;李新春;;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崔玉忠;;腹部x线大分割照射对wistar大鼠小肠的生物学效应[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4 周鹏;张心男;倪庆节;徐智慧;龚秀青;诸靖宇;黄邦高;;Wistar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周鹏;张心男;倪庆杰;徐智慧;龚秀青;诸靖宇;黄邦高;;Wistar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飞松;赵子厚;刘晋生;李春梅;张锁雅;梁代英;任蜀兵;郭培元;;幽门螺杆菌感染沙土鼠、新生Wistar大鼠模型的建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褚倩;张苏明;许康;王亚平;邵剑波;;Wistar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改进与磁共振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史大卓;刘剑刚;董国菊;汪晓芳;;愈心梗液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后wistar大鼠心室重构的机理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侯艳;肖蓉;邵宛芳;徐昆龙;田洋;杨兰兰;龚江;;普洱茶对Wistar大鼠骨密度的影响[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邵旭建;辛晓林;谭玉珍;吕雯清;张峰;李燕;王海杰;;Wistar大鼠小肠系膜淋巴管的发育[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毕振宇;Wistar大鼠咬合创伤模型牙周与颞下颌关节毛细血管铸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徐亚辉;Wistar大鼠酒依赖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对子代酒依赖易感性和表观遗传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刘仕昌;纳米二氧化钛对Wistar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斌;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建立及载脂蛋白J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静;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丽;Wistar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学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鑫;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Wistar大鼠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吴剑平;不同常规实验操作和饲育环境对Wistar大鼠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6 谷昭艳;增龄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梁翠宏;Wistar大鼠后肢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宋纪强;胃转流和胃袖状切除术对正常Wistar大鼠血糖及GIP、ghrelin影响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年

9 贵有军;清洁级Wistar大鼠生长繁殖性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袁水玲;沙利度胺对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93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293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