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无痛医疗理念与技术的考量

发布时间:2019-02-26 19:53
【摘要】:在中国现行"无痛医疗"流行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对无痛理念内涵的错误解读,无痛医疗的开展也缺乏足够的人员和技术支撑。在麻醉医生为主体参与的"无痛医院"的建设中,需要充分认识到:理念的更新依赖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入,理念的实施依靠规范化体制建设和人员技术培训。随着医学转型和舒适医疗服务理念的深化,无痛医疗工作范围必将更加扩大,因此,务必要重视无痛理念的构建和技术安全的考量,发挥麻醉学科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Behind the popularity of "painless medicine" in China, there may be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inless medic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inless medicine also lacks sufficient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sup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ainless hospital" in which anesthesiologists participate as the main body,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realize that the renewal of concepts depends on the deepening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cepts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system and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Along with the med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comfortable medical service, the scope of painless medical work will be expanded. Therefo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ainless concept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echnical safet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anaesthesia in modern medical care.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灵群;李韵平;夏云;陶为科;赵培山;;从“无痛分娩中国行”看中国的分娩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年02期

2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12期

3 刘进;;中国麻醉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趋势[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铭军;;分娩镇痛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年03期

2 乔引劳;尹美琴;;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年35期

3 王学清;;无痛分娩的实施及现状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4年05期

4 冉淑华;邹庆华;张会平;黎海涛;方勇飞;;类风湿关节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5年01期

5 王丽敏;燕美琴;;分娩镇痛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年25期

6 周斌;徐国海;罗振中;;miRNA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年09期

7 徐玲娣;陈廷美;;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4年04期

8 张侠;赵建华;;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摘除术的镇痛效果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9 董道松;万成福;刘妍;于雪;赵林;奚奇;宋涛;;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年03期

10 叶红;张云安;崔敏;吴进荣;刘德胜;;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3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建宁;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自发放电产生机制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海霞;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microRNAs在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中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杜璐;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HCN通道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薛照静;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及干预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刘岳鹏;脊髓ephrinB-EphB信号通路在慢性疼痛和吗啡耐受/戒断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向穷;生长抑素ⅡA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的表达及镇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娟;RNA干扰下调胫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Protocadherin20表达及其镇痛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海真;罗哌卡因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对大鼠切口痛模型坐骨神经阻滞的时效[D];山东大学;2014年

3 张斌斌;Ⅲ型前列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研究分析[D];延安大学;2014年

4 李玲;足月妊娠晚期选择性引产安全性的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5 梁喜平;NR2B酪氨酸磷酸化调节CGRP参与反复发作性偏头痛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益;MIA诱导的大鼠腰椎小关节退变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陈旦;HDAC1和HDAC2在罗哌卡因缓解CCI大鼠慢性疼痛机制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4年

8 李晓慧;P2X7受体参与炎性刺激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中NALP3炎性小体的激活[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9 王天笑;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4年

10 熊成;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175例经验总结[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曲元,吴新民,赵国立,王薇,张峥,刘源,陈小云;规模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04期

2 宁光,邹大进,刘伟,刑惠莉,张炜,赵咏桔,鲁瑾,徐华,金杰;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21期

3 于晓彤;樊碧发;;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4 赵华,温海鹰 ,王喜钟,李恒进;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5 刘延青;丁晓宁;王应德;;草乌甲素片治疗常见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6 ;针灸对无痛分娩的初步观察[J];中医杂志;195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方;王献华;宋旭东;赵静;;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杨柳;;科学研究在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学理论;2013年15期

3 农乐颁;王华生;;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科学研究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6期

4 王玉蓉;论科学研究在中医院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医教育;1996年04期

5 王亚丽;;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年02期

6 张伟光;张荣国;余建华;;临床医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意义及途径[J];才智;2014年03期

7 张小年;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8 郑玉玲;;女性在科学探索与实践中的成就、优势、问题及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年12期

9 史新元;张燕玲;王耘;乔延江;;科学研究在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医教育;2013年01期

10 李平;刘保延;王映辉;周雪忠;郭玉峰;张润顺;陈世波;;中医个体诊疗科学研究模式的构想与实践[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静;刘友学;魏光辉;;我国科学研究的现状浅析[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筱兰;;跳高科学研究现状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严建新;王续琨;;论科学研究的微观动力[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4 唐丽;;科学研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5 李勇;陈玉林;;V.布什报告与美国战后科学研究信念的建构——从科学研究信念史的视角解读《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潘际銮;;二十一世纪焊接科学研究的展望[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7 张一枝;;《新工具》:探索的典范——培根科学研究思想管窥[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2 于洋;关于科学研究禁区的哲学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31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31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