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与脑状态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gital photoelectric volume pulse wave (PPG) and the cerebral state index (CSI) in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Methods: 93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or breast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anesthetized by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TCI) propofol befor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The target concentration began with 0.5mg/L and increased by 0.5mg/L every 3 min. Until the improved sobriety sedation score (MOAAS) is 0, continue to pump with the original target concentration. Continuous fingertip PPG, was used to record the MOAAS score of CSI, every 30 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se wave parameters and MOAAS and the prediction probability (competition) of each index to predict MOAAS scor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PPGA val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grade 4 to grade 3 of MOAAS and from stage 3 to grade 2 of anesthesia induction before tracheal intubation (P0.0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SI, PBI,CSI and MOAAS were-0.55, 0.30 and 0.93, respectively. The PK values of different MOAAS scores were 0.64, 0.54 and 0.93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PPGA, PGA and MOAAS were-0.55, 0.30, 0.93, 0.64, 0.54, 0.93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PPGA and PGA were-0.55, 0.30 and 0.9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PGA, PBI before and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skin incision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epth monitoring of anesthesia, CSI can monitor the depth of sedation well, and PPGA,PBI can well reflect the nociceptive respons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refore, PPGA combined with CSI can perfect the monitoring of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群林;张兴安;;静脉麻醉深度的控制策略[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0期
2 钟涛;郭曲练;潘韫丹;;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患者镇静时镇静深度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郑一;王谦;雷燕妮;王国年;周建新;;脑状态指数监测用于开颅术后持续意识障碍的预测[J];北京医学;2009年04期
2 刘靖;张宏;;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1年08期
3 赵晓虹;李金宝;邓小明;熊源长;;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可行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俞增贵;吴晓丹;陈彦青;刘荣国;;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纤维胃镜检查[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赵玉洁;岳云;吴安石;高建东;;熵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判断意识上的比较[J];北京医学;2013年08期
6 张雪贞;余革;温晓晖;孟冬梅;;Narcotrend监测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对耳鼻喉科微创手术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时机判断的研究[J];广东医学;2014年02期
7 夏伟鹏;邓晓明;;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麻醉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余志阳;郑大东;刘清珍;徐苗苗;李伟彦;刘健;朱四海;;Narcotrend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意识恢复预测的评价[J];东南国防医药;2014年06期
9 杨阳;李思思;郁葱;;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在门诊老年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年22期
10 王红英;朱琳;张学莲;;地佐辛与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少华;杨昌明;向龙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靖;脑功能监测与全麻深度判断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银周;异丙酚麻醉下不同年龄患者瑞芬太尼药效动力学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谢亚明;异丙酚和七氟醚全麻对经皮肾镜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刘纪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徐斌彬;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的应用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5 张素晶;熵与BIS监测在老年人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焦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7 程向阳;BIS监测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身麻醉的比较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孙虎;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脑电双频谱指数和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钱江;利多卡因硬膜外不同平面阻滞对丙泊酚TCI全麻诱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邓育富;不同麻醉深度在动脉瘤夹闭术中脑保护作用的比较[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高峰,张兴安,施冲,吴群林,徐波;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J];广东医学;2004年07期
2 吴群林,张兴安,何静;丙泊酚预期血药浓度和效应室浓度用于判断镇静深度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年01期
3 何静,王若松,吴群林,魏涧琦,林日辉;血浆异丙酚浓度与脑电指标的相关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年03期
4 吴群林,张兴安;咪唑安定预期血药浓度、脑电双频指数和边缘频率对镇静深度预测概率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5 张兴安,王若松,吴群林,聂煌;麻醉诱导期间异丙酚与利多卡因的相互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焱;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06期
2 陈晓平,和卫星,温军玲;基于脑电波复杂度的麻醉深度监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夏江燕,景亮;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4 徐进,郑崇勋,和卫星;基于脑电复杂度分析的麻醉深度监测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5 于布为;;麻醉深度监测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年06期
6 王涛;孟尽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世端;;麻醉深度监测与全麻管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8 余海;刘斌;;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05期
9 金文香;黄焕森;高崇荣;;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新进展[J];广东医学;2007年06期
10 张连毅;郑崇勋;;基于α波自相关特性的麻醉深度监测[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布为;;麻醉深度监测及临床意义[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杨伟琴;潘燕;;麻醉深度监测与质量控制[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3 周美艳;戴体俊;;定量药物脑电图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马加海;;熵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A];山东省第十六次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江东;麻醉深度监测及其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敏;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飞飞;基于脑电图的BIS指数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冯璐;儿童心脏手术期间脑电双频指数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5 李茜;意识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3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3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