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合并脑损伤对骨愈合和骨代谢的影响
[Abstract]:Background: fracture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osteoclast activity and promote early fracture healing.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imb fracture combined with brain injury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microstructure, bon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one metabolism in rats. Methods: 63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simple fracture group and brain injury combined with fracture group. At 3 weeks, 6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imals were killed in batches of anesthesia to preserve bone and serum sample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microstructur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erum levels of amino terminal peptide and osteocalcin of type I collagen were measur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fracture group,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proximal tibia, the volume fraction of cancellous bone microstructure, the thickness of trabecular bone, the total cross-section area of tibia cortex and the area of bone marrow cavity in the brain injury combined with fracture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imple fracture group after 3 and 6 weeks. The levels of serum amino terminal peptide and osteocalc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index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3 month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3 month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rain injury could increas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mprove the bone micro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rac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local bone healing and bone metabolism of the fract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
【分类号】:R683;R65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西华;赵蕾;吴燕;吴洁;何大可;刘晓青;;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对临床疑似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2 贾考田;;神经生长因子对84例骨折患者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3年05期
3 粟谋;徐威;蒋林彬;贝朝涌;;影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因素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06期
4 李东海;周安宁;;周围神经损伤后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22期
5 曾凡瑞;谭文甫;;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折愈合加速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13期
6 于立明;张伟;陈坤;吴亚东;;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7 赵金平;;大鼠脑外伤合并骨折时低氧诱导因子-1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年08期
8 张贵春;张永先;;神经生长因子对合并神经损伤胫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1期
9 沈红雷;周悦;;脑外伤合并骨折愈合加速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1期
10 刘丽君;罗湘杭;廖二元;伍贤平;谢辉;曹行之;贺佩祥;;男性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涵;张词;曾剑玉;;神经生长因子在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4期
2 施燕蓉;刘晓青;戴红;陆殿元;倪俊毅;李西华;;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杜氏型肌营养不良中的辅助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7期
3 邓伟民;刘坚;叶竹;王应立;张金赫;韩炜;宋骤;杨健;韩丽萍;;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及骨密度相关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年03期
4 路晓淼;张凯;高廷益;刘亮;杨东昆;;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分化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粟谋;徐威;蒋林彬;贝朝涌;;影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因素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06期
6 董孟政;张甲铠;孟宪亮;张奇;;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年04期
7 郑雪峰;聂焱;黄枢;林燕萍;;电针督脉穴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5年04期
8 黄永军;王兵;王军;;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年12期
9 罗乐;李瑛;;脑外伤合并腰椎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4年02期
10 陈静;张念志;陈炜;;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NGF、S100B蛋白水平的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剑聪;推拿通过影响NT-3、TrkC表达促进SNI大鼠恢复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徐澄;电针“百会穴”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邓超男;Hedgehog信号在慢性氟中毒大鼠骨骼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骨髓微环境变化的关系[D];贵阳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宪春;中医活血化瘀法影响骨折愈合的基础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关瑜;功能矫治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后磨牙区骨改建的动态定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叶竹;补肾壮骨冲剂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鸣;NGF结合HA对糖尿病大鼠骨缺损愈合影响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5 沈媛;神经生长因子复合锶磷灰石在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尹传蓉;骨髓浓缩物(BMAC)对牙种植体周成骨结构影响的显微影像学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晓燕;应用显微CT与Macro Cutting & Banding System颌骨微细结构评价[D];滨州医学院;2012年
8 粟谋;pcDNA3-NGF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D];桂林医学院;2014年
9 王海龙;SD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实验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10 邱晶;镉和γ射线对骨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李建民;;HIF-1α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李占魁;沈凌;柯华;李飞;倪黎明;李清红;;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芳香化酶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英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4期
3 李西华;赵蕾;吴燕;吴洁;何大可;刘晓青;;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对临床疑似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4 王子明,杨恒文,李芳,曾琳;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的作用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周海斌,郑祖根,董启榕,周晓中,谢宗刚;骨折合并中枢神经损伤后其愈合加速的原因[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年04期
6 崔林江;张磊;高韧;邹云雯;;骨折合并脑外伤时IGF-Ⅱ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01期
7 孙晓新;张柳;姜小华;刘志奎;穆树林;;脑外伤对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OPG/RANKL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年04期
8 夏胜利,戴\戎;神经生长因子在骨再生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9 刘勇;裴国献;;周围神经因素与骨和组织工程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郭贵高;石长贵;苏佳灿;;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海浪;骨代谢指标在抗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刘诚;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D];长江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颖,彭茜,母发光,李茂军,张玲英;惊厥儿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脑损伤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年06期
2 吕刚,石祥恩;镁在脑损伤脑水肿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3 李香迎,张丙杰,徐桂娟,刘生华;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3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年02期
4 谭竞华,曾宇东,徐莎,刘燕,夏婵,李星星;婴幼儿脑损伤早期医学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2年01期
5 李丹,许志强,任海;脑损伤恢复期的认知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6 郑晓宁,麦汉超;人体头部受撞击脑损伤界限的研究[J];强度与环境;2003年03期
7 于勇;轻度脑损伤后头痛的一般规律与精神心理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8期
8 梁金萍,饶玲;117例婴儿脑损伤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12期
9 刘玲,陈燕惠,陈达光;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年09期
10 贾丛林,王运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损伤[J];浙江实用医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舟;;脑损伤与代谢性谷氨酸受体[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潘立东;盛佩池;;麻醉相关性脑保护在重度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宁华;;脑损伤康复摔倒及平衡控制训练[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谢庭鸿;黄晓元;刘卫平;龙剑虹;任利成;杨兴华;;电击伤后脑损伤的临床分析[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宏智;袁隆建;;266例婴儿脑损伤早期医学干预效果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鸥;郭知学;;脑损伤康复的基础——脑的可塑性[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蓝雁怀;朱小妹;邱甜;张峗健;邱鹏玲;陈天兰;孙道开;陆国平;王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重症脑损伤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价值[A];第三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李晓捷;吴琼;王立苹;;早期丰富环境影响脑损伤仔鼠内源性NSCs增殖能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丁平;王敬群;;早期干预促进脑损伤康复,减少脑瘫的发生[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吴毅;;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松明;脑损伤儿一定会残疾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王小龙;新型头盔可减少爆炸造成的脑损伤[N];科技日报;2010年
3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费舟;控制二次脑损伤 脑损伤救治的关键[N];健康报;2012年
4 赵会中;脑损伤孩子的家庭训练[N];健康报;2006年
5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蒋莎;宝宝“睡不好” 警惕脑损伤[N];健康报;2010年
6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华妍;脑损伤后须早期评定注意力[N];健康报;2013年
7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张丽君 王科英 整理 衣晓峰 李华妍;脑损伤后要早期评定注意力[N];健康报;2013年
8 王娅妮;别把孩子脑损伤误当缺钙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杨秋兰;谨防小儿脑损伤诊治扩大化[N];健康报;2008年
10 王有佳;脑损伤可“干细胞”修复[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波;HIF-1α在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廷富;脑损伤基因差异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王公平;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D];郑州大学;2009年
4 张永和;外伤性脑损伤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5 赵亚娟;谷氨酰胺在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脑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刘开东;神经机械性损伤中脑红蛋白表达及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高进喜;老龄和幼龄大鼠液压脑损伤后NGF、Bcl-2、Bax基因表达差异[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于建云;轻中型脑损伤鼠分类标准、认知行为障碍的病理学与中枢胆碱能神经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陈世文;高渗盐复合液治疗大鼠冷冻性脑损伤及合并休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殷保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伟;中脑损伤急性期影像学诊断与功能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曲奕;脑损伤体感诱发电位应用价值的法医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白红民;弥漫性脑损伤及合并二次脑损伤第Ⅲ组mGluRs表达与意义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江智霞;西维来司钠对大鼠重度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5 李建;大鼠液压脑损伤后脑血管损害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6 董宇为;外伤性脑损伤引起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7 马迎辉;液压脑损伤后大鼠脑血管钝性损伤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8 王蕴坤;脑损伤昏迷后丘脑连接结构变化与意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王常伟;脑损伤后局部脑代谢变化的微透析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10 韶峰;小鼠开放性脑损伤后MAP-2、SDF-1、SSeCKS的表达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实验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1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46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