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肌松药对全麻喉罩通气术后咽喉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24 11:53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对于四肢短小手术的喉罩通气全麻的患者,麻醉中使用肌松药与不使用肌松药对患者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0例择期行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术喉罩通气全麻患者。手术预计时间约为1-2小时。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70岁。体重45~80kg。 排除标准:原有咽喉炎、咽喉痛的患者;喉罩应用禁忌证患者,如颈部活动及张口度受限,口咽部解剖畸形,呼吸功能异常,心、肝、肺、肾功能异常,过度肥胖、有增加反流误吸危险因素及潜在通气困难等。应用随机表格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肌松组(A组)以及非肌松组(B组)。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禁食6h,禁水4h,术前不给予任何镇静、镇痛药物。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喉罩置入前,在背面涂抹润滑剂,并且于喉罩套囊内留有约10ml的气体。麻醉诱导:两组以相同方式给与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3.0mg/kg,同时A组静注0.15mg/kg的顺阿曲库铵,B组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待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满足插管条件时,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喉罩置入应用标准盲探徒手法,将喉罩插入,并向套囊内注入适量气体,同时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定套囊内压,使囊内压维持在60cmH2O,对喉罩的位置及通气情况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机械通气时在口咽部是否可闻及漏气声,也可通过听诊及观察麻醉机的压力波形来判断喉罩的对位,在喉罩插入后,如果出现漏气严重,几种检查喉罩对位的试验均失败,此时可将已置入的喉罩拔出,润滑后重新插入,如果行三次试插失败,则改行气管插管。在成功插入喉罩,达到满意的通气效果后,将喉罩固定,行机械通气,设置麻醉机,容量控制模式,氧流量2L/min,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min,吸呼比为Ⅰ:E=1:2。麻醉维持选择持续泵入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肌松组(A组)每间隔30min给与诱导剂量的一半(距离手术结束小于30min时除外),非肌松组术中不追加肌松药,在手术结束前10mmin停止泵入丙泊酚,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泵入瑞芬太尼。 观测指标:记录两组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时(T1)、麻醉诱导后30min (T2)、麻醉诱导后60min (T3)及手术结束时(T4) MAP、职、气道压力的变化。患者的喉罩拔除时间(即手术结束至喉罩拔出的时间)及患者的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随访手术结束喉罩拔出即刻、术后1h、6h以及24h病人POS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min~90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肌松组与肌松组相比,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咽 喉痛患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肌松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肌松组与肌松组相比,可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结论:对于一些对肌松要求不高的短小手术,进行喉罩通气的全身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的麻醉维持虽然能够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但会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患者的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鹏举;程静林;李静;杨现会;王志涛;董铁立;;喉罩复合无肌松技术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J];广东医学;2011年03期

2 何绍旋;周懿之;芮昌松;朱海峰;;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置入喉罩时芬太尼的合适剂量[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年12期

3 郎宇;王天龙;张雁华;张敏;;利多卡因凝胶作为喉罩润滑剂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年09期

4 黄韶鹏;林雪;李迪;张瑞芹;;无肌松药诱导插入经典喉罩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年04期

5 卢静;兰志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喉罩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9年07期

6 程浩;张媛;斯妍娜;张勇;韩流;鲍红光;;不同润滑剂对喉罩置入后咽喉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7期

7 吴晓明;李伟;张秀娟;张华平;;喉罩通气下乳癌手术应用肌松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13期

8 王桂荣;;无肌松全静脉麻醉用于四肢短小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7期



本文编号:2518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518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