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双红秦榆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1β及NF-KB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2-19 05:34
【摘要】: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目前其研究的病因尚不是非常清楚。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运用双红秦榆汤进行治疗,并观察UC大鼠在用药前后的各方面情况和状态、各阶段结肠粘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结肠粘膜组织中核因子-KB的表达水平,以此来研究双红秦榆汤在治疗UC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将来UC的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更充分的实验依据。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选购60只清洁级雄性大鼠,其体重在180g-250g之间,并将它们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K)、模型组(M)、美沙拉嗪西药组(MSG)、双红秦榆汤高剂量组(HG)、中剂量组(MG)、低剂量组(LG),各组10只。适应性豢养1周后,NK组继续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大鼠以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esulfonic acid,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制造UC大鼠模型。造模后,观察4天,随机抽取5只大鼠(正常组除外),观察其精神状态萎靡,给于适当刺激,观察其大便带有脓血,说明造模成功。开始进行药物治疗,MSG组用美沙拉嗪混悬液进行灌胃治疗,HG、MG和LG组分别用高、中、低浓度的双红秦榆汤进行灌胃治疗,而NK组及M组持续进行常规豢养,不给于任何治疗措施。持续灌胃1周,观察每个时间段中大鼠的饮食饮水状态、体重、毛发光彩及色泽、精力状态、大便性状等一般情况的变化,并给以DAI评分。灌胃给药一周后,每组大鼠禁食不禁水一天,采用麻醉取血法检测每组大鼠血液中IL-1β的含量,采血后及时快速剖腹,截取大鼠结肠中肉眼观察溃疡病变明显部位作为标本,检测粘膜组织中核因子-KB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及DAI评分NK组大鼠精力状态良好,毛色亮泽,摄食摄水活跃,大小便正常且规律,体重逐渐增长。而其余5组大鼠造模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精神萎靡,摄食摄水减少,毛发疏松,色泽暗哑无光泽,活动量减少,反应迟缓,不同程度的消瘦,大便质稀,甚至有粘液脓血便。M组随着天数的增长一般情况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大鼠肛周可见肉眼血便,体重等均有不同水平的下降。而其余4组灌胃给药后,UC大鼠的精神状态、皮毛色泽、活动状态、体重、大便情况等均有所改善。DAI评分结果显示:HG组(0.410±0.283)、MG组(0.889±0.367)、LG组(1.323±0.251)和MSG组(0.908±0.290)均比M组(2.479±0.2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和MSG组、MG组、L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和L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G组与M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粘膜组织病理学观察CG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粘膜表面光滑,腺体构造规整。M组大鼠粘膜组织出现退变坏死,大量的炎细胞浸润,腺体构造紊乱,环形皱襞消失,腺体破坏严重,充血、水肿明显,溃疡数目多。HG组粘膜表面可见大量的新生腺体,偶有愈合期小溃疡;MG组、MSG组、LG组粘膜溃疡较多,有被破坏的腺体结构,偶见新生腺体,粘膜充血、水肿,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3 IL-1β含量及核因子-KB含量的测定IL-1β含量比较:NK组(0.109±0.005)、HG组(0.139±0.006)、MG组(0.171±0.007)、LG组(0.172±0.009)和MSG组(0.152±0.007)含量均低于M组(0.226±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G组和HG组、MG组、LG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组与MSG组、HG组、MG组、LG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和L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和LG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因子-KB含量比较:NK组(0.030±0.011)、HG组(0.052±0.010)、MG组(0.117±0.007)、LG组(0.140±0.007)、MSG组(0.080±0.011)均低于M组(0.179±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组、MG组、LG组和MS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G组、HG组、MG组、LG组和NK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组、MG组和L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红秦榆汤能够有效地改善UC大鼠的精神状态、毛发色泽、活动状态、体重、大便等一般情况;能有效地修复受损结肠粘膜,减轻充血水肿,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可以降低DAI评分,其效果与该方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双红秦榆汤有效地改善了UC大鼠的一般情况,促进受损结肠粘膜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促炎因子IL-1β水平,降低核因子-KB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地抑制炎性细胞,起到修复受损结肠粘膜的作用,更好地减轻炎症、促进结肠溃疡面的愈合。
【图文】:

双红秦榆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1β及NF-KB的影响


HG组的结肠粘膜组织

双红秦榆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1β及NF-KB的影响


NK组的结肠粘膜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安政;林志健;张冰;;秦皮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年18期

2 李翌萌;阎超;白长川;;白长川教授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辨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3 黄艳平;;艾灸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中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21期

4 王怡薇;张会会;王彦礼;郭姗姗;李涛;陈立;庄帅星;周钟鸣;杨伟鹏;;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F-κBp65调控作用研究[J];药学学报;2015年01期

5 陆燕芬;张玉梅;张财;;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10期

6 左茹;曹雪滨;张文生;;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4年07期

7 侯天舒;韩晓霞;杨阳;赵纪岚;任亚东;余曙光;吴巧凤;;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作用[J];针刺研究;2014年01期

8 王众;;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年34期

9 解春静;庄彦华;栾雨茏;;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免疫因素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年08期

10 陆Z,

本文编号:2580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580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