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21:08
本文关键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该课题筛选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胸腰椎骨折于我院行经皮椎弓根固定术治疗患者12例,并与同期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5例对照。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1)围手术期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2)影像学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的Cobb,s角;(3)术后半年疼痛评分(VAS)等方面对本课题手术方法进行评判,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并对胸腰椎骨折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做出探讨。方法:该课题所有研究对象均筛选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7例,所有患者都是新鲜闭合性骨折,且无明显神经症状。骨折按骨折线分类:单纯楔形压缩性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5例,Chance骨折2例。经皮椎弓根固定组患者12例,均采用经皮椎弓根固定微创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楔形压缩性骨折9例,爆裂性骨折2例,Chance骨折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15例,采用脊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楔形压缩性骨折11例,爆裂性骨折3例,Chance骨折1例。手术方法:①经皮椎弓根固定组:患者取俯卧位,一助手提起患者下肢与地面成交约45°,向后上方牵引;另一助手在患者头侧,双手从腋下做对抗牵引;术者按压患者病变椎体的棘突,直到术者感觉病变椎体棘突与其他椎体棘突在同一水平线。C型臂透视可见复位情况。在C型臂下用20ml注射器针头在伤椎临近椎体定位后,局部浸润麻醉。于椎旁4cm处开一长约2cm小口,透视引导下穿刺针穿刺至椎弓根定位点,即“C”型臂正位投影下“眼睛”的中心外侧缘,通过穿刺定位针穿过切口逐一置入导管扩张器,并用埋头钻进行磨骨后,用空心攻丝扩大钉道,将空心椎弓根钉通过穿刺定位针拧入。同样的方法将另外3根空心椎弓根钉依次拧入伤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内。在C型臂透视下确认椎弓根钉的位置是否良好。用专门上棒器将相应长度的固定棒通过上下切口经深部肌肉隧道穿入相应椎弓根钉连接处,撑开伤椎,C型臂透视下见撑开效果良好,椎体高度恢复后,脊柱后凸的Cobb,s角恢复后,将之固定,冲洗缝合伤口。②切开复位固定组: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满意后,采用传统入路,以伤椎为中心做一长约10cm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剥离伤椎及相邻上下两侧椎体的椎旁肌肉,显露相邻上下两侧椎体的关节突和横突。根据伤椎的骨折位置选择合适的进钉点及倾角,依次拧入4枚椎弓根钉后,安装两根预弯的连接棒,撑开后固定,在C型臂透视下见椎体高度满意及脊柱后凸的Cobb,s角恢复后,冲洗缝合伤口。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1)围手术期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2)影像学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的Cobb,s角;(3)术后半年疼痛评分(VAS)等方面。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为有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与缺点。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经皮椎弓根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固定组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术在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半年疼痛评分(VAS)方面,经皮椎弓根固定组要明显低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如椎体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的Cobb,s角指数有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减少了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且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胸腰段 脊柱骨折 微创 经皮椎弓根钉 内固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14
- 结果14-15
- 附图15-20
- 附表20-22
- 讨论22-26
- 结论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近况29-41
- 参考文献36-41
- 致谢41-42
- 个人简历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志成;孙天胜;李放;刘智;关凯;任大江;;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的初步评估[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1期
2 张锋;张文志;李旭;段丽群;贺瑞;;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年02期
3 王四清,张成阳,李相花,杨淮海,孙志銮,李景杨,郑闽前,朱如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附32例报告)[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8期
4 谭明生;;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与治疗选择[J];中国骨伤;2008年01期
5 李想;王以朋;邱贵兴;赵宇;;后路融合与不融合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国骨伤;2011年01期
6 侯树勋,史亚民;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1期
7 陈前芬;肖增明;李世德;黄成彬;劳山;詹新立;罗高斌;;胸腰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分析和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07期
8 徐海涛;王文己;;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02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