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右美托咪定对高危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9

  本文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对高危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手术种类逐渐增多,术中监测的精细程度也逐步提高,在一些常规监测之外,关于术中氧合状态的监测也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的应用使得及早发现大脑的氧供和氧耗平衡状态,有助于麻醉管理,指导临床用药,及时发现围术期脑功能变化,提高患者的预后。一、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脑氧饱和度(S_(ct)O_2)的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及直肠腹腔镜手术年龄≥60岁患者40例,ASA分级Ⅱ-Ⅲ级,体质指数18~25 kg/m2,随机分为两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腹前10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并按0.3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FORE-SIGHT近红外光仪监测S_(ct)O_2,收集入室时(T0)、面罩吸氧后(T1)、气腹前(T2)和气腹30 min(T3)的S_(ct)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平均动脉压(MAP)。术前1天及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评分,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_(ct)O_2、PaCO_2及MAP在T3时较T2时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C组患者术后24 h MMSE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S_(ct)O_2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率。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及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年龄46~71岁,体质指数18~24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D2组);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D1组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并按0.5μg·kg~(-1)·h~(-1)持续泵注;D2组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并按0.3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间断追加罗库溴铵。于麻醉诱导前(T0)、双肺通气15min(T1)、单肺通气5min(T2)、单肺通气30min(T3)时采集动脉血,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S_(ct)O_2。结果:Qs/Qt在T2时D1组低于C组、D2组,在T3时D1组和D2组均低于C组,且D1组低于D2组(P0.05)。与T0、T1时比较,C组和D1组患者S_(ct)O_2在T2、T3时均降低(P0.05);D2组S_(ct)O_2在T2、T3时较C组、D1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减少S_(ct)O_2下降。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气腹 脑氧饱和度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10-11
  • 前言11-13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3
  • 一、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13-22
  • 1.1 对象和方法13-15
  • 1.1.1 麻醉设备及药品13
  • 1.1.2 研究对象13-14
  • 1.1.3 病例分组方法14
  • 1.1.4 麻醉方法14
  • 1.1.5 监测记录14-15
  • 1.1.6 特殊情况处理15
  • 1.1.7 统计学处理15
  • 1.2 结果15-18
  • 1.2.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15
  • 1.2.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15-16
  • 1.2.3 两组患者常规监测指标及血气分析的比较16
  • 1.2.4 两组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比较16-17
  • 1.2.5 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 24h MMSE测试的比较17-18
  • 1.2.6 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的比较18
  • 1.3 讨论18-21
  • 1.4 小结21-22
  • 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22-31
  • 1.1 对象和方法22-25
  • 1.1.1 麻醉设备及药品22
  • 1.1.2 研究对象22-23
  • 1.1.3 病例分组方法23
  • 1.1.4 麻醉方法23-24
  • 1.1.5 监测记录24
  • 1.1.6 术中特殊情况处理24
  • 1.1.7 统计学处理24-25
  • 1.2 结果25-28
  • 1.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25
  • 1.2.2 三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25
  • 1.2.3 三组患者常规监测指标比较25-26
  • 1.2.4 三组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比较26-27
  • 1.2.5 三组患者血气分析的比较27-28
  • 1.2.6 三组患者肺内分流的比较28
  • 1.3 讨论28-30
  • 1.4 小结30-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7-38
  • 附录38-40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中的应用40-54
  • 综述参考文献48-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剑;叶大田;彭诚;钱翔;朱子俨;史小军;腾轶超;;高海拔列车上列车员脑组织氧饱和度的无创检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马国东;罗冬梅;徐飞;胡扬;姚天聪;鲍丹;赵星;李岳;;模拟海拔4800m急性低氧运动对肌氧饱和度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林派冲,田可耘,何威;脑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年01期

4 刘珊珊;李恩有;;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24期

5 贾宝森,张宏;脑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武警医学;2004年10期

6 毛青;脑氧饱和度监测与脑氧供需失衡的早期发现[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年05期

7 王玉梅;无创脉率氧饱和度仪监测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6年03期

8 唐羚珊;石翊飒;;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大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期

9 ;1500m高原运动训练对动脉氧饱和度和脉率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10 王虹 ,宋晓波;脉冲氧饱和度监护仪引起的新生儿灼伤[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小红;孔海莹;;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意义[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孔海莹;温小红;;非转流原位肝移植中监测脑氧饱和度的意义[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樊贵升;赛华胜;周红;;ARDS氧饱和度的连续动态观察[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腾轶超;近红外空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脑氧无损检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2 黄岚;近红外组织氧绝对量检测的研究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前鑫;肌氧饱和度评定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孟昀;右美托咪定对高危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罗赛;无创测量静脉氧饱和度方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4 张宁;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梁隽;无创血氧饱和度综合仪系统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峰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对高危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60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